“烏克蘭和巴勒斯坦有什么區別嗎?”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9月在聯合國大會這樣說到。
巴以10月7日爆發的新一輪衝突致中東局勢驟然緊張,佩特羅當天再次要求就巴以問題舉行和平對話,他還特別提及了上月在聯合國發表的一段講話,呼籲西方大國不要用雙重標准區別對待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帶再次爆發战爭。在聯合國的演講中,我曾展示了世界大國如何以一種方式對待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佔領,但又以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佔領。 ”佩特羅在社交媒體X發文說,“我支持建立和平對話,巴勒斯坦國將得到全面承認。”
10月8日,佩特羅還發布了一張據稱是遭以色列殺害的巴勒斯坦少年兒童的照片。
“這些照片是巴勒斯坦兒童因(以色列)非法佔領其領土而被殺害的照片。”佩特羅說,“只有讓以色列兒童安然入睡,巴勒斯坦兒童才能安然入睡,反之亦然。但战爭永遠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只有通過尊重國際法和兩國民衆自由生存權利的和平協議來實現。”
據哥倫比亞總統府網站消息,9月19日,佩特羅在聯合國大會期間發表講話說,“捍衛烏克蘭與捍衛巴勒斯坦的理由應當是一致的”。“烏克蘭和巴勒斯坦有什么區別嗎?難道現在不是結束這兩場战爭的時候嗎?”他在演講中說,聯合國應當分別就烏克蘭和巴勒斯坦問題召开和平會議。
9月15日,佩特羅在另一場講話中提出了同樣的問題。“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有什么區別?如果是一樣的話,爲什么要採取雙重標准,在俄烏衝突中建立一個所謂‘人類團結的偉大战线’,但在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問題上又排除了這種可能性呢?”
佩特羅9月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視頻截圖
針對佩特羅7日就巴以衝突的最新表態,以色列駐哥倫比亞大使加利·達甘(Gali Dagan)很快作出回應。他要求哥倫比亞政府堅決反對恐怖主義。達甘聲稱,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之間“很難找到共同點”,以色列希望友好國家能夠“強烈且明確地譴責針對以色列無辜平民的恐怖襲擊”。
美國合衆國際社(UPI)報道注意到,有很多媒體專欄作者和社交媒體用戶都指出了西方在俄烏衝突等問題上的“虛僞行爲”,佩特羅並不是唯一一位。例如一名認證爲“作家”的社交媒體用戶寫道:“如果你支持烏克蘭而不支持巴勒斯坦,如果你譴責俄羅斯卻不譴責以色列或美國,那么你就已經達到了虛僞的頂峰。”
UPI還援引聯合國提供的數據指出,在此次哈馬斯發動突然襲擊之前,以色列軍隊今年以來已殺害了227名巴勒斯坦人,而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殺害了29名以色列人。
巴以衝突緊張局勢驟然升級引發多國高度關注。美國總統拜登7日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重申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稱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支持“堅如磐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以及包括法國、德國、英國、波蘭、荷蘭、拉脫維亞等歐洲國家,均對哈馬斯針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予以譴責。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0月7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的 “恐怖襲擊”。他還表示,以色列自衛的權利“不容置疑”。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呼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立即停火,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問題。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則表示,哈馬斯當天發動的的襲擊行動證明,巴勒斯坦人面對以色列的信心增強。“今天的行動標志着抵抗和針對佔領者的武裝行動翻开新篇章。”
與西方大國的雙標、虛僞截然不同,我國在主權問題、和平問題、歷史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既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爲基礎、享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對兩地衝突,都主張基於復雜的歷史經緯,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
10月8日,我外交部發言人就巴以衝突升級表示,中方對當前巴以緊張局勢加劇和暴力升級深表關切,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立即停火,保護平民,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巴以衝突反復上演,充分說明和平進程長期停滯不可持續。平息巴以衝突的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國際社會應當增強緊迫感,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投入,推動巴以雙方早日恢復和談,尋求持久和平之道。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爲此作出不懈努力。
在烏克蘭問題上,我外交部也曾多次指出,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始終認爲烏克蘭危機的最終解決關鍵在於摒棄冷战思維,重視和尊重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通過對話談判尋找政治解決方案。中方將繼續致力於勸和促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
目前,巴以新一輪衝突已造成雙方逾500人死亡。根據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10月7日的數據,以色列軍隊當天襲擊加沙地帶,已造成232人死亡,另有1697人送醫治療。以色列醫療部門表示,新一輪衝突已造成3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1790人受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巴以爆發新衝突後,他再指西方“雙標”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