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諾獎不過癮?讓我們來品讀近年來諾獎的優秀書籍|思維品書
1年前

百年來,諾貝爾文學獎被視爲文學領域的頂尖獎項,此獎項以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爲標准而設立,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

在今年有用技術推動疫苗產業革命性創新、使物理學研究進入“阿秒時代”、通過量子點創造彩色光、借文學爲不可言說的事發聲、探究女性勞動力市場……做出種種成就的諾獎得主,在這之前更是有着無數的先驅們。

現今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包括和平獎在內的2023年諾貝爾獎全部揭曉。獲獎者們的成果、思想、認知和精神,將引領人們從“無人知曉”的角度和“無人能及”的深度來認識這個世界。

今天《思維品書》整理了五本關於諾貝爾文學獎項相關的書籍,希望和讀者們一起去體認世界級的科學與人文的鋒芒交織,喚醒對當下的新思考。

《科學的勝利》

作者:[希]  艾伯樂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決定命運的,不是機遇,而是選擇。

全球知名生物制藥公司輝瑞董事長兼CEO艾伯樂,這樣描述輝瑞創造奇跡的旅程:

這是我生命中蕞具挑战也蕞有價值的一段時光,對我的個人生活以及領/導者生涯而言都是如此。我們的成功並不是靠運氣,而是因爲我們做好了准備。我們的成功故事由三大因素共同促成:科學的力量、生機勃勃的企業對社會的意義以及人類智慧的巨大潛能。

如今,每個人都面臨着巨大的挑战。每個群體都面臨着五花八門的難題。在此分享我們的奇跡之旅,也就是我們面臨的挑战、積累的經驗以及所秉持的核心價值觀,希望能夠給你激勵和啓迪,助你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奇跡。

2019年12月31日,一種引發了類似肺炎症狀的神祕病毒开始在少數人身上出現。不久後,這種新型病毒被命名爲“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2”(SARS CoV-2)。2020年12月8日,年近91歲的瑪格麗特·基南(Margaret Keenan)在英國考文垂大學醫院(Coventry University Hospital)接種了由輝瑞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研制的信使核糖核酸(簡稱mRNA)新冠疫苗。她是該疫苗的全球首位接種者。該疫苗能夠預防這種近百年來致病性極強的病毒。當身穿喜慶聖誕針織衫的她坐着輪椅被推着經過走廊時,護士和工作人員集體起身爲她鼓掌歡呼。與此同時,英國各地的民衆也正在舉國歡慶,仿佛他們慶祝的是一場战爭的結束,而不是一款新疫苗的面世。

主動創造,奇跡之旅开始的地方。

這輝煌的產生,離不开2020年的那場奇跡之旅,那長達9個月令人焦灼的日日夜夜。但是,這段故事要從至少兩年半以前說起。2018年1月1日,我被任命爲輝瑞首席運營官,這個職位給了我一年的時間,爲終升任負責人做准備。我的關注點是增長,將“增長絕非機緣巧合,而需主動創造”奉爲座右銘。在制藥行業,推動增長的方法,就是對患者的生活做出積極的改變。

爲此,我們必須將輝瑞轉型爲一家以患者爲本的公司,一家堅持科學與創新的公司。我是樂觀主義者,這或許是受我母親的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殺期間,我的母親在即將被納粹行刑隊執行槍決之前,表現得非常勇敢和鎮定,幾分鐘後她非常幸運地死裏逃生。這讓我相信,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對即將由我領軍的輝瑞持樂觀態度。對此,我有充分的理由。在我之前擔任輝瑞首席執行官的伊恩·裏德(Ian Read)信念堅定,令我獲益良多,在我上任前的9年中,他將輝瑞這台“研發引擎”從一家生產力平平的公司轉型爲行業翹楚。這爲我注入了信心,讓我能夠“心懷遠大”地思考輝瑞的轉型舉措,並雷厲風行地執行我的計劃。

《月光的合金》

作者:[美]  格麗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作品。諾獎授獎詞:她精准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沉默的經典”詩歌譯叢一輯,裝幀升級,詩歌愛好者收藏佳品。

露易絲·格麗克是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衆多文學大獎得主,享譽詩壇已久,作品首度引進。  本書包含的四本詩集均爲格麗克成熟期的作品,不乏大獎之作。

《月光的合金》收錄了格麗克的四本詩集,《野鳶尾》(普利策詩歌獎)、《草場》、《新生》(《紐約客》詩歌圖書獎)、《七個時期》(普利策詩歌獎短名單),均爲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露易絲·格麗克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詩作大多是關於死、生、愛、性,而死亡居於核心。經常像是宣言或論斷,不容置疑。在本詩集中,她即宣告:“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棉口蛇之國》)

從本詩集开始,死亡反復出現,到 1990 年第五本詩集《阿勒山》,則幾乎是一本死亡之書。第六本詩集《野鳶尾》轉向抽象和存在意義上的有死性問題。此後的詩集,死亡相對減少,但仍然不絕如縷。與死亡相伴的,是對死亡的恐懼。當人們战勝死亡、遠離了死亡的現實威脅,就真能擺脫對死亡的恐懼、獲得安全和幸福嗎?格麗克的詩歌給了否定的回答。在《對死亡的恐懼》(詩集《新生》)一詩裏,詩人寫幼年時的一個噩夢,“當那個夢結束 / 恐懼依舊。”在《愛之詩》裏,媽媽雖然一次次結婚,但一直含辛茹苦地把兒子帶在身邊,給兒子“織出各種色調的紅圍巾”,希望兒子有一個溫暖、幸福的童年。但結果呢?詩中不露面的“我”對那個已經長大的兒子說:“並不奇怪你是現在這個樣子,/ 害怕血,你的女人們 / 像一面又一面磚牆。”或許只有深諳心理分析的詩人才會寫出這樣的詩作。

《黑暗中的格萊特》是又一個例子。在這**似格萊特獨白的詩作中,格麗克對格林童話《漢賽爾與格萊特》皆大歡喜的結局深表懷疑:雖然他們過上了渴望的生活,但所有的威脅仍不絕如縷,可憐的格萊特始終無法擺脫被拋棄的感覺和精神上的恐懼——心理創傷。甚至她的哥哥也無法理解她、安慰她。而這則童話中一次次對飢餓的指涉,也讓我們想到格麗克青春時期爲之深受折磨的厭食症。

終於,在《花園》這個組詩裏,她給出了“對出生的恐懼”、“對愛的恐懼”、“對埋葬的恐懼”,儼然是一而三、三而一。由此而言,逃避出生、逃避愛情也就變得自然而然了。如《聖母憐子像》一詩中,格麗克對這一傳統題材進行了改寫,猜測基督:“他想待在 / 她的身體裏,遠離 / 這個世界 / 和它的哭聲,它的 / 喧囂。”又如《寫給媽媽》:“當我們一起 / 在一個身體裏,還好些。”

《悠悠歲月》

作者:[法] 安妮·埃爾諾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安妮·埃爾諾是爲數不多的在小說中言及寫作目的和思路的作家。在《悠悠歲月》中明明白白地寫到,她“想用一種敘事的連貫性,即從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生直到今天的生活的連貫性,把她的這些各種各樣分开的、不協調的畫面集中起來。這就是一種獨特的、但也是融合在一代人的活動之中的生活”,像是在幫助讀者進一步理順小說的主題和思想。即便如此,《悠悠歲月》也並不像作者一言以蔽之的那樣容易理解,在文學史和文學閱讀史的傳統結構中,這都是一部特別的小說,歷史、回憶、偶然、必然、個體、集體在文本之間雜糅交錯,既呈現出法國文學向前推進的未來樣態,又彰顯出埃爾諾思考文學和社會問題的別樣性。

小說以14張從1941年到2006年各個歷史時期關於主人公的照片起興,強調拍攝時間的意義,以此衍生出看似並不尋常時間之後小說作者對個體、人生、社會、歷史的深度思考。比如,攝於1959年的魯昂聖女貞德中學的畢業照關聯的是19歲少女對現實的關注,包括發生在阿爾及利亞的战爭、英格瑪·伯格曼和意大利的電影、冷战、流行小說,以及對世紀末生活的想象。當然,其間也關涉那個若有若無的主人公關於自身成長並老去的人生歷程,從黎明到黃昏,從豆蔻年華到花甲之年,不知道是歲月見證了她,還是她見證了歲月。之所以說“若有若無”,是因爲小說並不存在一個准確的人稱,時而是“她”,時而是“我們”,時而是作爲第三人稱的作者,時而是作爲第一人稱的作者,因此,《悠悠歲月》被吳岳添先生稱爲“無人稱自傳”小說。

在《悠悠歲月》中,安妮·埃爾諾講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1940年,她生於法國諾曼底的一個小城,自幼過着貧寒的生活。她所居住的地方,到處都是低矮的茅屋,家家戶戶的家具都發黑、散架。因爲生存環境惡劣,那裏每年都不斷有孩子死於難以治愈的傳染病。她的父親曾是一家農場的僱工,後來又去工廠當了工人。母親同樣出身低微,早早輟學、嫁人,开着一家簡陋的雜貨店。經濟上的拮據,身體上的勞累,將父母心中的溫情消耗殆盡。

在安妮的記憶裏,父親有酗酒的惡習,言談舉止也很粗魯。母親則把對未來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身上,總是嚴厲地督促她好好讀書。可中學時期,她離家去寄宿學校就讀,被眼花繚亂的誘惑奪去了專注力,將母親的教導拋之腦後。她時常羨慕那些家境富有的同學,渴望像她們一樣穿着時髦,得到男孩的關注和愛慕。

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安妮終於徹底醒悟。她明白了好好讀書的重要性,後悔把時間浪費在玩樂上。

如果她繼續墮落下去,只會重復父輩的貧窮;只有先努力保住學業,才能爭取自由自主的人生。爲此,她鼓起勇氣偷偷墮了胎,並重新換回樸素的裝束,再次心無旁騖地埋頭於書海中。

最終,她通過刻苦學習,順利考上大學,畢業後當上了教師。

滿腹的學識和體面的工作,讓她得以在大城市立足,徹底擺脫了貧民窟的噩夢。

年少時,讀書這個看似簡單的選擇,卻能影響我們整個人生的走向。

在該讀書的年紀耐不住寂寞,隨心所欲地揮霍時光,遲早會在現實的泥潭裏打滾,於無盡的苦海中掙扎。

《贊美沉默》

作者:[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一邊是再也回不去的家鄉,一邊是努力融入的都市生活,進退兩難間成了格格不入的異鄉人,一切希望終成了“失望的愛”。

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去另一座城市,另一個國家生活或者旅遊,總會有小心翼翼之感,生怕不懂當地的規矩或習俗,而遭人鄙視或者笑話。就像《贊美沉默》的主人公,他這20多年一直在融入英國的生活,想要討得所有人的歡心,卻活得身心疲憊,每時每刻都不得松懈。但他還是必須堅持下去,因爲英國是他向往的更好的地方,比起自己的家鄉那個落後的小島,雖然可以過得安心自在,但家鄉終究無法揮灑自己的才能,是片太過有限的天地。生活終究是在別處。

很多作家終其一生都是在書寫自己,包括他的私人歷史和個人命運、他的“附近”和“遠方”,古爾納也是其中的一員。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詞形容古爾納“毫不妥協並充滿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義的影響,關切着那些夾雜在文化和地緣裂隙間難民的命運”,揭示了他的殖民地成長經歷和移民身份對他的文學創作所帶來的深遠影響,這既爲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創作資源,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文學靈感。

在他鄉和故鄉之間徘徊,在殖民與後殖民之間掙扎,就成了《贊美沉默》的核心主題。小說中的“我”雖然在英國娶妻生子,卻始終沒有落地生根的“安全感”和穩定感。他的心髒出了問題,更爲嚴重的是,婚姻、生活和工作逐漸顯現出了一系列難以把控的危機。母親的一封來信提供了一個放空的機會,他決定回到桑巴給爾,看望家人的同時,也希望尋找出父親遺棄他們母子的原因。但這一切並沒有爲所有的危機提供切題的答案,他的生活還是沿着既定的軌道走向了無可挽回的分崩離析。

面臨婚姻家庭、身份認同、家族隱祕等問題,主人公企圖用沉默作爲盔甲,保護自己那脆弱的、易碎的生活和尊嚴。在無效的嘗試之後,他也試圖打破這份沉默,去面對多年不見的家人,去挖掘念念不放的真相。

但這一切終究是徒勞的努力,他還是回歸了沉默。或許,沉默才是他最好的保護色。面對伴侶,他選擇編織一個華麗的謊言;面對家人,他選擇閉口不言他在英國的家庭。不言不語是沉默,編造故事也是另一種沉默。他最終還是穿上了沉默的盔甲,去拼貼破碎的生活,去抵御所有的風暴。魯迅先生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开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贊美沉默!

《罵觀衆》

作者:[奧地利]  彼得·漢德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罵觀衆》爲劇本集,由三部劇作組成,包括《自我控訴》《罵觀衆》和《卡斯帕》。

《自我控訴》只有兩個自我控訴者,而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戲劇角色 。兩個站在空空如也的舞台上的人物從頭到尾訴說着自己的冒犯行爲,沒有情景,沒有對話,只有聲音的交替變化。《罵觀衆》全劇沒有傳統戲劇的故事情節和場次,沒有戲劇性的人物、事件和對話,只有四個無名無姓的說話者在沒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裏地“謾罵”觀衆,從頭到尾演示着對傳統戲劇的否定。讀來令人如入刑室,如坐針氈,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卡斯帕》對傳統戲劇的顛覆性堪比《等待戈多》,它表現的是一個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學習說話。漢德克表達的是人學會了說話後,人如何爲語言所折磨,人如何成了語言的奴隸,如何爲語言所控制,而這“語言”又常常僅僅表達了傳統的意識或統治者的意識而已,如今,正是這種語言已經馴化了人本身。 你們會挨罵,因爲罵也是一種與你們交談的方式。我們通過罵而變得直接。我們可以讓火花迸去。我們可以摧毀這個劇場。我們可以拆掉一面牆。我們可以關注你們。

由於我們罵你們,所以你們將不會再傾聽我們。你們細聽我們。我們之間的距離將不再是無限大。由於你們挨罵,所以你們的靜止與呆滯狀態將終於顯得很合時宜。但是我們並不會罵你們,我們現在會使用你們所使用的罵人話。我們會在罵人話裏自相矛盾。我們將不會專門針對任何人。我們只是制造一個音響形象。你們不需要感到震驚和屈辱。因爲你們事先得到了警告,所以你們可以很超脫地面對罵詈。因爲用“你”這個詞就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罵詈含義,所以我們將可以相互稱呼“你”。你們是我們罵詈的主題。你們將細聽我們,你們這些。

你們已經讓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你們是這出戲的英雄。你們的動作很簡潔。你們把你們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很鮮活立體。你們奉獻了令人難忘的場面。你們並沒有扮演你們的角色,你們就是它們。你們非比尋常。你們是今晚的發現。你們在生活中實踐了你們的角色。你們是成功的功臣。你們挽救了這部戲。你們很具觀賞性。人們一定要來觀看你們,你們這些只配舔鼻涕的飯桶。

你們一直都在場。在這出戲裏,你們就是盡的努力也於事無補。你們只是提詞的人。在你們身上,的作用是通過省略你們而產生的。通過沉默你們說出了一切,你們這些自以爲是的家夥。你們是純種的演員。你們的开始孕育着希望。你們很逼真。你們很貼近現實。你們吸引了所有的人。你們的表演勝過了所有的人。你們表現出了高度的表演技巧,你們這些騙子,你們這些矮子,你們這些不要臉的家夥。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2023年諾獎不過癮?讓我們來品讀近年來諾獎的優秀書籍|思維品書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