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0日以及4月25日分別寫過一篇長期战勝市場核心要素(逆勢均衡)以及後續市場觀點文章,時隔近半年的這篇算是補充,換個角度講講公募基金這幾年的體驗感困境以及當前時間點對後市的一些想法。
近年來,我們觀察到一些長期資金組合的管理優勢。我前期寫過長期战勝市場的核心要素總結爲逆勢、均衡,其實也是他們所提倡的,且從制度層面盡量避免基金押注單一行業。回頭看確實長期的收益率或者持有人的獲得感要好得多,其實就是真正做到了逆勢均衡。
近三年,客觀來說,公募基金的表現不算好,虧損的核心來源主要來自部分基金押注單一賽道,醫藥消費、新能源、TMT都是如此,人性往往也很難做到逆勢,都是大漲後“追進去”,跌的時候“剁出去”。即使是部分專業性更強的機構,也不免受到短期考核的影響,追漲殺跌。2020年四季度和今年三季度,市場下跌過程中經歷了嚴重的贖回潮,導致組合管理負循環,組合管理影響比較大。
以三年周期去看,基金經理總會有一段時間屬於風格不適,業績考驗期遭遇贖回,所以公募基金真正需要的是逆勢、均衡的基金經理,並且更需要逆勢的長期客戶,基金獲得感的提升需要公募基金、渠道以及媒體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任重道遠,道阻且長,但是我相信行則將至。我一直堅信,堅持以客戶爲中心,長期無論業績和規模都不會差,中國資本市場空間巨大。
接下來講講市場,對於長期我是個堅定的樂觀主義者,相信國運在中國。當前市場對於長期過度悲觀,股債比歷史高位,現階段堅定看多市場,而且堅定看多有全球競爭優勢的制造業,我們大膽預測四季度开始,優質成長或許會大幅跑贏防御資產比如高股息資產,相信均值回歸。
之前文章寫過股市漲跌三因素,分子層面盈利、分母層面的流動性和風險溢價,年初我自己是非常看好市場分子分母雙擊,也就是疫情後經濟復蘇分子層面肯定提升,流動性相對寬松,加上長期問題擔憂情緒減少。實際情況是經濟層面低於年初預期,長期問題更加擔憂,當然分母定买賣,核心是風險溢價的問題,所以看到無論國內國外悲觀情緒居多。回顧過往,對國運的擔憂其實似乎每十年都會發酵一次,而回頭來看,極度的擔憂都是巨大的機會。
我這幾年對歷史很感興趣,讀了非常多的歷朝歷代的歷史,中華民族的傳承我總結有兩點:第一制度優勢帶來的中華民族勤勞的優秀傳統,第二,有很強的糾錯能力。
無論古羅馬文明還是古印度文明其實都沒傳承好,只有中華文明是真正傳承下來,背後的核心是什么,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度勤奮,有上進心的民族,這個可能大家覺得很虛,但是事實確實如此,2400年前左右的商鞅變法就告訴你只要你種田強、你打仗殺敵多,你就能獲得封賞,底層人民有上升通道;隋朝發明了偉大的科舉考試到武則天時期利用科舉大力提拔寒門讀書人一直至今,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盛世,本質只要你努力其實就有上升通道。我在本科期間,聽過一次人文講座,核心思想就是印度受到制度限制,底層缺乏上升路徑,發展上會遇到瓶頸(市場似乎喜歡說的中國制造業要轉移到印度,五年過去了,蘋果產業鏈、汽車產業鏈其實中國更強了)。
第二個問題,關於糾錯,歷史就太多了,哪怕是最爲黑暗的三國兩晉南北朝的400年間,我們回過頭看,今天的民族大融合那個時代是主要功勞;兩次鴉片战爭把中國民族農業文明的自尊摧毀,但是回頭看卻加速了中華民族融入世界的腳步。再看近50年歷史更是如此。每一次所謂的擔憂國運其實回頭看都是大的機會酝釀。
現在市場過度擔憂中國經濟的前景,擔憂國際形勢,其實歸根到底無非就是在換經濟引擎而已,地產下行,但是並沒有發生中國經濟大幅下滑,或者引發金融危機,我們依然可以做到5%以上增長,有人看到了地產失速就覺得經濟前景悲觀,但是同時應該看到以新能源爲代表的制造業真的登頂全球了,中國生產了全球65%以上的電動車,無論是電池還是四大材料電解液甚至整車,我們形成閉環,真是所謂遙遙領先,貿易摩擦的本質是強者之間的競爭,這些制造業我們已經完全形成閉環,海外如果不用我們的產品就發展慢或者失去競爭力,因爲商業的本質是你要造成產品好同時有成本優勢的產品。
所以我個人總結,現在不應該對經濟悲觀,更不應該對國運悲觀。當下的調整,本質是一個結構轉型期以及自身發展到動了別人蛋糕階段,所有經濟問題都可以歸到最終這層面,從更大的歷史時空角度,跟歷史的幾大盛世比,中國目前某種程度來說也可以稱之爲盛世。
總之,目前股債比歷史高位,我們看多市場,尤其堅定看多以新能源制造爲代表的優秀制造業 ,中國的核心資產除了大家認同的消費行業,其實很多制造環節已經也是全球核心資產。
注: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國泰基金徐治彪:相信國運在中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