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政策推動下鋼結構加工行業需求持續擴容,而高度非標屬性使得企業做大做強面臨管理水平、勞動力短缺雙重制約。過去幾年,頭部企業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正逐步突破管理瓶頸,但仍面臨焊工等勞動力短缺帶來的第二重約束。需求提升+焊工短缺催生對焊接機器人的迫切需求,本輪焊接機器人的智能化升級由國產產業鏈主導,國產機器人本體廠商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智能焊接解決方案提供商逐步推出免試教智能焊接系統,不斷打开鋼結構等行業的智能焊接市場空間。對於加工企業而言,智能焊接機器人的介入將帶來企業生產能力提升及降本增效,推動企業新一輪成長。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鋼結構:政策驅動需求擴容,非標屬性致分散競爭。
鋼結構主要應用於工業、公共建築領域,測算2021年其在非住宅領域滲透率接近20%,住宅領域不到1%。政策引導下,全國及地方出台的相關裝配式推廣政策逐步向鋼結構模式傾斜,並在學校、醫院以及住宅領域加大了推廣力度,預計鋼結構未來滲透率將不斷提升,到2035年行業需求CAGR將達到5.4%。
但由於鋼結構下遊需求節奏的不確定性以及產品本身的非標屬性,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面臨管理水平、勞動力短缺雙重制約:1)一方面,鋼結構要實現大規模生產首先對企業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考驗;2)另一方面,鋼結構產業難以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主要依賴焊工等人工實現,面臨焊工等勞動力短缺的第二重制約。正是由於這兩重約束,鋼結構行業集中度高度分散,2022年排名第一的龍頭市佔率不到5%。
焊接機器人:智能焊接契合非標、小批量需求,國產廠商紛紛入局。
焊工數量減少疊加焊接需求提升,催生對焊接機器人的迫切需求。目前焊接已成爲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第二大應用場景。鑑於鋼結構行業非標、小批量的焊接需求,同時得益於3D視覺等技術日益成熟,焊接機器人开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測,2026年我國焊接機器人銷量有望突破10萬台,2027年搭載3D視覺的焊接機器人將超過8000套。
在競爭格局方面,埃斯頓等國產品牌主要聚焦於弧焊機器人領域,並在與日、歐系品牌的競爭中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同時,隨着柏楚電子等企業逐步推出免試教智能焊接解決方案,國產廠商有望共同推動鋼結構行業向智能化焊接邁進。
加工企業:信息化+智能化助力企業突破成長瓶頸,實現降本增效。
信息化推行下,頭部鋼結構企業近年正逐步突破管理瓶頸,實現“柔性”制造,但仍面臨焊工等勞動力短缺帶來的第二重約束;智能化推行下,焊接機器人的介入將帶來企業生產能力提升及降本增效:
1)生產能力方面,理論上焊接機器人可24小時不間斷焊接作業,可實現“兩班倒”甚至“三班倒”,因此在企業廠房面積、其他配套設施不變的情況下,其生產能力或實現翻倍及以上增長;
2)經濟效益方面,測算年產1萬噸鋼結構產线實行智能焊接機器人替代每年可節省213.6萬元焊接成本开支,增量投資回收周期約爲兩年。
風險因素:
智能焊接機器人使用效果不及預期,智能焊接機器人推廣不及預期,智能焊接機器人技術發展不及預期,裝配式建築相關政策執行進度不及預期,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信證券:智能焊接引領鋼結構升級 看好加工龍頭及國產廠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