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於公开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入手小鵬P5有一陣子了。這輛車給我的新鮮感還沒有過去。期間也被很多朋友問到,爲什么不买小鵬P7。其實,關於消費的決策,無論有多少說辭,最核心的就一點——預算。
入手新能源車,其實有點忐忑的,因爲基本上關於新能源的評價,都很兩極分化。尤其是對於造車新勢力,媒體的過分關注,可能放大了很多情緒和擔心。燃油車出事,就是汽車出事,只有創業型的造車新勢力出事,才會有品牌的露出。
其實,一开始,我的首選是特斯拉model 3,年前就准備下單了,但各種波折,尤其是沒有車牌,遭遇各種臨時變卦和查戶口,一怒之下就取消了訂單,但沒多久,就趕上了漲價,超出了自己的預算範圍。
預算之外,考慮最多的,還是硬件。按照日常的經驗,一部安卓手機,最多也就能打三年,三年之後,不管是依據摩爾定律嚴重貶值,還是實際的體驗都會變得很糟糕。
所以,基於這些考慮,索性就決定,降低對於自動駕駛功能的需求,來選擇一款性價比合適的車輛。可以負責任地說,小鵬P5在20萬左右價位的車中,算是頂流。
當然了,這個車,乍一看,真的喜歡不起來。怎么說,就是每個局部线條,似乎都不錯,但拼接在一起,就顯得呆頭呆腦的。完全配不上小鵬對於P5是新物種的定義。至於車評人已經說爛的那些細節,我就不說了。空間大,尤其是後排空間大,這個優點,對於預算不高的車主來說,我個人覺得很好。
但還是有不少困惑和意見。想在這裏一一羅列一下。
01 座椅:匪夷所思的產品價格策略
我很不理解,爲什么550G,前排座椅必須要做成一體化呢?因爲不能拆卸頭枕,導致座位放平後和後排座位的銜接很差。在我看來,這個已經不是正常的產品思維了——不能爲了強推睡眠模式,故意在硬件上挖這種人爲的坑。只有當用戶體驗到了低配版的睡眠模式,他才有可能爲高配版埋單。而P5 550G的做法,直接pass了這種可能性。
往深裏說,我覺得產品要有善意,不能刻意欺負預算少的用戶。
座椅
02 行車記錄儀:停留在口號上的用戶體驗
小鵬居然需要車主單獨安裝行車記錄儀,這是讓我最不理解的。爲什么呢,我理解的造車新勢力,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考慮用戶體驗。用戶體驗當然就包括軟件和硬件。行車記錄儀,相比於整車的價格,才幾個錢。但是這很考驗用戶體驗的設計和集成性。
在我看來,好的用戶體驗,就應該是,這輛車從4S店裏开出來之後,車主幾乎不用再操心其他的任何事情。
行車記錄儀
但小鵬P5居然需要車主自己安裝行車記錄儀,甚至連P7也一樣。雖然第三方也有看上去整體性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是在諸多評論中,都對這個方案會不會因爲發熱影響車頂的其他元件表達了擔憂。
這些配件雖然很微小,但對於體驗的升級,卻非常有必要。不過在逛論壇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種論調,那就是陰謀論者在呼籲,給特斯拉也裝行車記錄儀,說出了問題,可以double check,跟特斯拉自帶的行車記錄儀相互對照,理由是,害怕特斯拉篡改數據。
這種說法,顯然是無稽之談。但不確定,小鵬的產品經理是不是考慮到這個情況,特意把這個需求留給了第三方,以規避自己陷入口水战的風險。
03 軟件:不要放棄本土方法論
特斯拉定義了新能源和自動駕駛,不單單體現在產品思路上,還在於整個產品的售賣策略上——特斯拉的軟件要單獨收費。這個做法,被後續的一衆跟隨者不假思索的學習。仿佛這其中的意思是,既然行業頭部企業都這么做,大家跟隨也就是合理的,應該的。
但我覺得這是短視的。特斯拉作爲自動駕駛的頭部車企,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這個領域深耕了十多年的結果。其他各家是看到這種可能性被落地,才入場的。對於自動駕駛而言,硬件部分,拋开生產效率,對於成品而言,差別可能不是很大了。但在軟件部分,被特斯拉甩开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
小鵬P5系統
我覺得,小鵬要有決心,就應該在軟件部分釋放更多的功能,甚至應該學習360當年把殺毒軟件免費开放的勇氣和決心。這么做,至少有兩個战略意義——
只有有足夠多的數據和數據處理能力,才能優化和提升小鵬的自動駕駛系統;
小鵬可以迅速的卡位國產自動駕駛的頭把交椅;雖然算力和算法不及特斯拉,但小鵬有高精地圖的加持;
現在,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會有關於新能源車銷售的數據被統計和公布,但我覺得這其中缺一個重要的維度和區隔——在新能源的前提下,到底有多少車是具備自動駕駛基礎和功能的,又有多少車是被激活了自動駕駛功能的,對應的自己的算力又進步和提升了多少,這才是自動駕駛車企應該PK的數據指標。而不是像傳統車企一樣,只是注重車輛的銷售數據。
換個說法,不管是哪家,尤其是造車新勢力,雖然銷量有進步,但整體的體量都很有限。你不开放軟件功能,你也要養着軟件研發團隊。這東西不开放,如果消費者沒有足夠的動力花錢升級,你自己留着過年嗎?你還是要給軟件研發團隊开工資。除非,你打定主意認爲這個部分,只是爲了有一個標配,爲了營銷和融資。
既然標榜自己是自動駕駛公司,那么自動駕駛就應該成爲一個標配,而不是奇貨自居的擺設。
04 現有的車機系統: 功能還沒超越優秀的電動兩輪車
好了,說說車機系統。確實體驗比傳統燃油車好了很多。但這部分,也沒必要被過分誇大。比如車輛啓動方式,優秀的電動兩輪車也有,還支持NFC功能,甚至也有車輛尋找功能。這些功能被放置到汽車裏之後,確實便利性有了很好的提升,但並不是說這些實現起來有多難。
借着上面第三部分的繼續討論,如果不能釋放軟件的功能,包括芯片這些部件的優勢,很快也會失去。車機系統的硬件能力,冗余的部分有多少,三五年後,還是先進的嗎?
簡單點說,就是我認爲,小鵬鼓吹了那么久的自動駕駛,但是車機系統能體現自動駕駛的部分其實非常有限,能給自動駕駛帶去正反饋的部分也很有限。只是交互和視角上的進化,實質的變化和進步,還很少。
個人是希望小鵬不要學習其他幾家,遇到問題就呼籲對自動駕駛改口,稱輔助駕駛。人們之所以看好新勢力,是因爲它們都有互聯網的基因,希望他們能快速迭代,帶來新的用戶體驗和感受,讓开車越來越簡單和享受。所以,不希望車技系統,最後給用戶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塊華而不實的大屏幕。
未來,如果有足夠強大的外設,可能是iPhone,通過 Car Play,來實現自動駕駛的快速迭代,也未必沒有可能,因爲手機的更新換代可以比固定的車機系統更快更輕。如果從這個維度思考,小鵬更應該加強自己的軟件能力。
05 電動車沒有虛標, 更多的是電池管理系統能力的高下
電動車被詬病最多的,就是電池和公裏數的虛標。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被過分誇大了。車子啓動是多少公裏,就應該跑多少公裏,這是一種妄念。因爲這個想法忽略了車輛實際運行過程中的能量消耗,比如空調、風阻、地面摩擦力(路況)等等,這些都會影響電量的消耗情況。
我覺得可以類比的原理和邏輯,就是Mac電腦和其他品牌的電腦的續航能力之間的差異。一個是Mac強大的電池管理系統,一個是Mac的軟件系統,這兩者共同作用下,讓Mac擁有了出色的續航。看電動車的表現,除了看總的續航裏程,還有一個重要的維度,那就是看單位電量貢獻的裏程數,這其中,特斯拉的表現是最好的。
比亞迪 海豹(長續航後驅版)電池儲電量82.56kWh,續航700公裏;
特斯拉 model 3(2022後輪驅動版)電池儲電量60kWh,續航556公裏;
也就是說,比亞迪海豹(長續航後驅版)的電池表現是8.47公裏/kWh,而特斯拉model 3(2022後輪驅動版)能做到10.1公裏/kWh。
而且這兩款車型都是裝配的磷酸鐵鋰電池,從這個維度,理解特斯拉在BMS上的技術優勢,以及技術的重要性,就很輕松。即使是同樣電池容量的電動汽車,由於BMS的不同,其續航裏程、充電時間、啓動加速時間和電池壽命將大不相同。
06 運營能力: 也是有效的本土經驗和方法論
也許是因爲我只是P5車主,所以對於小鵬的運營能力基本沒有感知。但基於新勢力的互聯網基因的考量,我覺得運營應該成爲他們的強項。在互聯網方法論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於種子用戶的重視和維護,他們是帶來新的增長和裂變的核心。
對於新勢力而言,每一個早期的消費者,都是在用真金白銀爲自己的選擇投票。如何給這種選擇增加價值感和意義感,應該是所有的新勢力車企思考的命題。這其實也是我們本土經驗裏最行之有效的一部分。
特斯拉之所以每次遇到問題,都會被不明所以的diss,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特斯拉不尊重本土的溝通方式,也不在乎用戶運營——但它的底氣在於,它佔得了篩選用戶的先機——那部分最具有科技屬性,對科技產品最理性又發燒的用戶,相當一部分都被它轉化了。這樣一來,這兩者就能形成對衝。
但小鵬最爲後來者,沒必要太過矜持。不用模仿“蔚忠賢”,但要保持和用戶之間持續的對話和互動。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又會落到軟件功能的更新上——如果小鵬能保持兩個星期一次的軟件更新迭代,你看看半年後的市場聲量和品牌影響力。
比如傳音手機,用低檔的硬件,在非洲市場構築了最強的軟件壁壘。不僅有Boomplay這樣的非洲最大的音樂軟件,還擁有Vskit這樣的類抖音產品,以及可以在智能機和功能機之間切換的即時聊天工具Palmchat 等等。
甚至,我在想,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之間,一定有可以彌合的縫隙,新勢力一定有可以向它們兜售的能力和資源。
總之,對於小鵬,甚至對於新勢力而言,要造車,但不要被造車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你們要造的是新物種。那么,就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而且兩手還要形成系統的合力。就要有超越銷售額的战略眼光和高度。
關於自動駕駛的未來,特斯拉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家機器人公司。但好像新勢力越來越喜歡講自己科技屬性之外的部分。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好的趨勢。希望小鵬能成爲一股清流。
往 期 推 薦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一位小鵬P5車主的困惑與建議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