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二十大 投資新時代 回購潮加速市場底形成
1年前

從數據來看,股票回購的預案與實施同樣多發於市場階段性的底部。近期多家公司發布回購相關公告,有望加速市場底的形成。

周匯/文

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的回購潮。

Wind數據顯示,10月24日,共18家公司發布股票回購相關公告。其中,5家公司首次披露股票回購預案,6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購實施進展,7家公司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而截至10月24日,2023年以來已有1248個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涉及899家公司,其中165家公司已完成回購金額超億元。

國聯證券表示,通常回購發生於公司股價被低估時期,對於多方而言均有利好。通常情況中,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動力在於認爲自身價值被市場所低估,通過該手段實現穩定股價、釋放積極信號等目的。回購對於多方參與者均有利好效果。

對上市公司而言,即可承接拋盤穩定股價,也可進行有效現金流管理,結合A股回購公告中回購目的來看,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後用於股權激勵的情況較多,可以提升員工積極性,對公司治理有正向作用。

對投資者而言,實施回購多爲現金流較好、內在價值被低估、對於長期增長信心充足的企業,投資者持有長期、大量回購的股票時受益。

對於市場而言,一方面可承擔起“活躍資本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龍頭公司發揮表率作用下,市場有望引發回購潮,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同時成爲增量資金緩解市場走弱壓力。

國聯證券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回購潮往往伴隨着市場底的接近。自下而上的角度來看,市場走弱的時點出現估值回落、股價下行,多數上市公司股價被低估,回購訴求有所增強,從而更可能形成回購潮。從數據來看,股票回購的預案與實施同樣多發於市場階段性的底部。近期多家公司發布回購相關公告,有望加速市場底的形成。

回購潮起

從2023年年初至今的回購金額與回購量來看,在7月政治局會議提及“活躍資本市場”後,中國證監會積極響應並頻提鼓勵回購,回購金額與量在9-10月均有所提升。

根據國聯證券的統計,以主要類型來看(包含完成、實施、股東大會通過、董事會預案、股東提議)截至10月19日,10月已回購、預計回購金額分別上升至209.2億元與545.2億元,已回購、預計回購股票量上升至15.1億股與32億股。國聯證券認爲自9月起回購潮已然出現,後續隨行業龍頭表率作用,回購潮有望延續。

進一步看,進度方面,前期以完成居多,後期實施與預案的數量有所提高,或因爲市場持續走弱,上市公司多數股票價格低估催化回購需求。目的方面,前期以股權激勵注銷(公司購买員工持有的激勵股權並注銷)爲主,在9、10月逐漸轉爲以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爲主。市值管理(回購股份予以注銷)總體體量相對較少,一定程度可能減弱回購對於信心的提振作用。

從本次回購潮中上市公司歸類來看,科創板值得重點關注。板塊方面,9、10月回購潮中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證分別有358家、138家、105家、35家公司公布了回購公告。其中科創板在回購潮期間參與比例最高,達到了19%,且主要集中在10月公布。這或許與回購意愿與同上市公司體量、現金質量有相關性的認知相悖,相關機會值得重視。

行業方面,醫藥、電新、化工、電子回購金額與回購家數雙高,一方面,電力設備行業經歷高速成長後現金流情況相對較好,具備回購條件的企業更多;另一方面,醫藥與電子行業在科創板中佔比較多。排名相對靠後的行業中,除了綜合、社服、環保等小市值行業,煤炭、建材、軍工、建裝回購金額與回購數量相對較少。

公司方面,從公司現金流質量整體來看,國聯證券統計了發布回購公告企業的各項指標中位數,並與全A、主板、雙創的中位數進行對比。參與回購的企業在現金存量、質量、結構方面基本全面優於市場,同時淨資產收益率的中位數也全面高於整體市場。本次回購潮中參與的公司,在經營與企業流動性方面或優於整體水平。

根據中信證券的統計,2023年8月以來,A股市場回購事件大幅增長,截至10月15日發布主動回購預案約232件,預計回購金額約389億元,其中“市值管理”類約佔金額的16.7%,預示市場或處於價值低估階段。回購以小市值、民企爲主體,科創板和中小市值公司回購金額佔比顯著提升。

從回購事件股的特徵來看,主要集中在主板,近年來科創板回購數量和金額都有明顯增長主要是由於股權激勵的大幅增加所帶動;超60%的事件主要集中在百億以下的小市值公司,且小市值公司愿意投入更多金額在市值管理式回購上;數量上看,民企更活躍,但金額上以公衆企業、國企爲主導,央國企以“市值管理”爲目的的回購佔比顯著高於其他類型企業。

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估值長期大幅下跌的行業回購動力更強,2023年以來以醫藥、電子、電新行業爲主力。當行業估值回落到階段性底部時,被階段性低估的行業有動力增加回購規模;2023年以來(截至9月17日)醫藥、電子、電力設備及新能源的回購金額佔整體回購規模的比例分別爲15.54%、12.4%、12.29%,排名前三。

歷史啓示

國聯證券認爲,一般情況下,回購潮可作爲市場底的前瞻指標。回購行爲是大股東對公司有信心、認爲公司內在價值高於市場預期的體現,而歷次回購潮後,往往對應股市信心回暖,後續進一步走出反轉行情。

根據國聯證券的研報,復盤歷史,A股歷史上共有七次較爲明顯的回購潮。分別是:2016年年中,2015年後貨幣政策大幅放松,資產荒之際迎來第一波回購潮,2016年5月有92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公告;2018年,《公司法》中股份回購規定專項修改、證監會發布《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2018年年底月均預案回購公司超100家;此後,2020年至2023年,每年5月都有一波回購潮,分別有91、83、133、88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2023年9月至今則是第七波回購潮。

其中,前五次回購潮產生後,主要指數月度表現良好。由於回購潮爲時間段的概念,國聯證券取發生回購潮的當月15日爲T日,觀察後續寬基指數走勢。全A、上證指數、深證成指等主要指數均在T+60日或T+90日達到漲幅峰值。T+30漲跌幅分別爲1.9%、-1.8%、2.8%、4.2%、7.7%;T+60漲跌幅分別錄得13.3%、5.3%、24.5%、6.0%、12.9%,股市景氣度顯著上行。

雖然第六次回購潮(2023年5月)後主要指數均有所下跌。但考慮本次兩波回購潮距離較近,國聯證券對後市並不悲觀。

進一步觀察申萬二級行業T+60日漲跌幅,電力設備、電子、汽車、有色等行業往往平均漲幅較大。電子、汽車、通信、國防軍工四個行業在過去六波回購潮中均錄得正絕對收益,同時也更容易取得超額收益。屬於勝率、賠率雙高行業。

東北證券對歷史的復盤研究顯示,上市公司實際回購金額與市場表現並無明顯相關性,既存在市場明顯下跌時回購金額較高如2019年一季度,亦存在市場明顯上行時回購金額較高如2022年三季度;對比董事會預案情況和市場表現,可以看到當市場下行時回購預案數量明顯增加,反之則反;從預購金額來看,市場下行時預購金額亦明顯增加;核心原因在於市場下行時,上市企業傾向於以回購股份等方式穩定股價或者保持一定的股權收益;而實際回購金額無法匹配市場表現的原因在於,雖然市場偏弱時回購熱情較高,但由於預案和實際回購執行時間存在時滯,回購實施完成後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變化,進而與市場表現並不匹配。

對於回購行爲對上市公司及二級市場股價的影響,中信證券認爲,回購推升股票價格上漲主要有兩條邏輯主线:從行爲金融學角度來說,一是公司回購直接增加做多力量,二是信號假說,傳達公司被低估信號,增強投資人信心。

從財務指標端來看,回購會影響到涉及淨資產和股本的所有指標,主要體現在推升EPS和ROE,降低PE和PB等估值指標,即提升股東回報、增加盈利效率、優化財務槓杆、降低估值,形成股價向上動力。

從公司穩健運營角度來看,回購可以防止股權稀釋,助力公司未來的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可轉債等資本行爲順利實施。

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回購策略公告日效應較強,通過事件和公司的特徵因子能顯著提升超額收益水平:統計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17日的回購事件,首次披露至完成的絕對收益爲16%,超額收益約7%。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學習二十大 投資新時代 回購潮加速市場底形成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