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布局國內低軌衛星爆發前夜的材料投資機會
1年前

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2023年10月以來國內外衛星互聯網領域事件催化和政策出台較多,該行認爲在全球衛星競爭加劇、ITU申報時效性限制、國內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火箭發射成本和衛星制造成本不斷下降等因素的作用下,未來5年我國低軌衛星發射有望進入“指數級”增長的爆發期。保守預計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環節的潛在市場規模高達3500億元,看好其中帶來的材料端投資機會。推薦布局基本面向好與衛星主題概念共振的材料標的。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2023年10月以來國內外衛星互聯網領域事件催化和政策出台較多:

1)根據ULA官網,美東時間2023年10月6日ULA成功發射由亞馬遜提出的衛星互聯網計劃“Project Kuiper”的2顆原型衛星;

2)2023年10月7日工信部發布《關於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分步驟、分階段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准入制度改革;

3)根據SpaceX官網,2023年10月11日星鏈推出直連手機服務,適用於現有的LTE手機,預計2024年實現短信發送、2025年實現通話和上網;

4)2023年10月19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明確布局“天地一體”的衛星互聯網;

5)根據CMS,2023年10月25日-27日,2023中國衛星應用大會順利召开,其中圓桌論壇討論了“手機直連衛星”、“衛星互聯網與6G”等內容;

6)根據藍箭航天微信公衆號,2023年10月29日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從嘉興基地出發,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望成爲國內首款連續發射成功的民營液體火箭;

7)根據SpaceX官網,美東時間2023年10月30日SpaceX完成第118批星鏈衛星的發射,其星鏈衛星發射總數目已經達到5376顆;

8)根據科技日報2023年10月31日消息,銀河航天近日在靈犀03星上成功實現了國內首例終端到終端(T2T)低軌衛星通信測試。

中國規劃約2.5萬顆低軌衛星計劃,發射爆發期有望來臨。

根據ITU(國際電信聯盟)官網,2020年11月我國以“GW”代號申報的2個大型低軌衛星星座被正式接受,共約1.3萬顆衛星。2023年7月25日,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在“高質量發展在申城·松江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G60星鏈”計劃未來將實現1.2萬多顆衛星的組網。

軌道和頻段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战略資源,ITU提出在軌道和頻段資源獲取上遵循“先登先佔、先佔永得”的原則,先發國家具有顯著優勢,根據賽迪顧問,預計到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總計約5.7萬顆低軌衛星,而低軌道軌位可用空間將所剩無幾。同時,ITU規定申報具有時效性,在申報7年內必須發射衛星啓用申報的資源,在申報9/12/14年內必須完成發射申報衛星總數的10%/50%/100%。

因此,在全球衛星競爭加劇、ITU申報時效性限制、國內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火箭發射成本和衛星制造成本不斷下降等因素的作用下,同時參考SpaceX星鏈計劃2018-2023年(截至2023年10月底)的成功發射數量2/120/833/989/1722/1711顆,該行預計未來5年我國低軌衛星發射有望進入“指數級”增長的爆發期。

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是高壁壘環節,潛在市場規模高達3500億元。

衛星產業鏈包括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制造和衛星運營服務四大重點環節,其中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具備技術密集、資本密集、高集成總裝的特點,壁壘較高,同時也直接受益於衛星發射數量的爆發式增長。

該行假設衛星單顆制造成本爲1000萬元,按照衛星發射價值佔衛星制造價值40%的比例粗略估算,保守估計中國規劃的約2.5萬顆低軌衛星的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環節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00億元。

衛星制造主要包括衛星平台和衛星載荷,建議關注衛星平台中供電系統的太陽能電池,衛星載荷中轉發器分系統的射頻芯片、陶瓷管殼。衛星發射主要包括火箭制造和火箭發射,建議關注火箭制造中高性能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等。

風險因素:

低軌衛星發射數量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相關企業新產品研發進程不及預期;相關產品價格下降風險。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信證券:布局國內低軌衛星爆發前夜的材料投資機會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