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食材匯聚進博會——第六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前瞻
1年前

  新華社上海11月4日電 題:八方食材匯聚進博會——第六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前瞻

  新華社記者周蕊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第六屆進博會上,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參展企業最多、來源最廣,已有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企業參展。

  ——首發首展齊聚。

  進博“全勤生”都樂,在過去參展的五屆進博會上,曾帶着9款特色新品進行首發。今年,都樂將帶來2023年首度准入中國的都樂菲律賓黃金普雅榴蓮3D鎖鮮裝等“全球首發”。同時,企業將秀出“水果變皮革”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成果:果蔬在快速流通中所產生的生鮮廢果,作爲營養源與特殊菌絲混合,經一系列培育與發酵,“變身”可用於制作100%生物基的環保皮革。

  “我的‘童年記憶’這次會在進博會中國首發,希望能讓中國居民也嘗嘗家鄉的味道。”哈薩克斯坦展商葉勝利說,Dala Dami Talqan營養小麥粉是一種當地牧民生活中的傳統主食,“這種小麥粉對我們的意義,就好像‘面粉’對中國家庭的意義,很多的傳統小喫和美味都離不开”。

  葉勝利介紹,哈薩克斯坦當地銷售的一般都是大包裝,企業提前進行市場調研後,特地將小麥粉設計成小包裝,以滿足中國市場嘗鮮的需求。“6天的進博會,有着365天的溢出效應,隨着進博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之一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內的哈薩克斯坦國家館开館,以後更多的哈薩克斯坦美食會出現在中國居民的餐桌上”。

  ——會內會外聯動。

  前五屆進博會,光明食品集團帶來的“THE SMART CHAIN全球食品集成分銷平台”一直是食品展區最大單體展台,這一3000多平方米的展台更是今年整個企業展裏最大單體展台,匯集了20家參展企業、超過400個商品品類參展。

  露天農場、花園、果園、食品加工廠、餐廳乃至電影院,目睹知名大廚與機器人同台炒“外國菜”,也可以戴上VR眼鏡溯源遠洋捕撈現場,在這一“巨無霸”展台上,觀衆可以感受“從田頭到餐桌”的農業深度體驗樂園。

  光明城市廚房水城路社區食堂示範門店裏,居民正在採購“進博同款”進口食品。新華社記者周蕊 攝

  外場的居民也可以第一時間感受到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比如,在上海的光明城市廚房水城路社區食堂示範門店內,一碗面裏,也有着大講究:澆頭的牛肉來自新西蘭銀蕨農場,而面粉則來自百年老字號福新,开放與傳統在舌尖上相遇。擁有參展商、採購商、服務商多重身份的光明食品集團,聚焦“場內+場外”的互動,正在讓進博周變成居民的美食周。

  ——“中國定制”更懂你。

  韓國三養食品介紹,企業不僅會在中國首秀多款新品,展位面積相較去年增加約一倍,還將秀出專爲中國市場研發的人氣新品——三養“韓式甜辣炸雞火雞面”。企業介紹,在市場調查中,發現中國居民最喜歡的韓式風味是“甜辣炸雞口味”,因而針對這一飲食趨勢,專門爲中國市場研發火雞面,展現出扎根中國、將中國市場作爲重要的海外市場的決心和信心。

  跨國酒業集團帝亞吉歐則將帶來以“蟠龍獻瑞”爲題的尊尼獲加藍牌威士忌龍年特別款、以“龍騰錦繡”爲題的尊尼獲加珍選XR21龍年特別款等的“中國首秀”,展現東西方結合的魅力。帝亞吉歐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程展鵬介紹,近年來,帝亞吉歐持續加速在華發展步伐,加碼战略投資布局,現在中國已成爲帝亞吉歐全球三大战略市場之一。

  ——开放政策持續升級。

  在繼續沿用通關便利等19項支持政策的基礎上,今年,海關總署宣布,新增一項支持舉措:在評估確認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允許無動植物疫情流行國家(地區)未獲檢疫准入的動植物產品、食品,經特許審批後入境參展。

  “我家鄉的石榴要來了!”3日一早,阿富汗畢拉祿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阿裏·法伊茲欣喜地說,阿富汗坎大哈石榴已進入展館,即將第一次與中國公衆見面,“雖然中國還沒允許阿富汗石榴進口,但可以在進博會上展示,讓更多人了解家鄉好物”。

  3日一早,阿富汗坎大哈石榴進入展館,即將在食品展區內的綠地全球食品館第一次與中國公衆見面。(綠地集團供圖)

  阿裏說,坎大哈石榴能順利亮相第六屆進博會,離不开綠地集團在物流運輸以及海關協調上的強大助力。石榴從坎大哈果園被採摘後,需經過1天時間由卡車運輸至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喀布爾進行包裝、裝箱後空運至迪拜,再從迪拜轉機至北京,最後到達上海海關。經綠地多方協調,並借助今年進博會新出台的海關便利政策,終於爲阿富汗石榴走通了進入第六屆進博會的路。

  “中國市場讓很多阿富汗人看到了希望,中國一次次帶給我驚喜。”阿裏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八方食材匯聚進博會——第六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前瞻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