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二十大 投資新時代 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脈絡
1年前

動態演進的產業政策、堅持开放合作、以基建爲支撐、以市場爲導向,是產業體系在各階段的發展中反復實踐並得到驗證的共同特徵,也是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脈絡。

周匯/文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獨立成段的形式,首次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對“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涵及布局方向做出了深刻全面的闡述,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工作的重點。

招商證券認爲,動態演進的產業政策、堅持开放合作、以基建爲支撐、以市場爲導向,是產業體系在各階段的發展中反復實踐並得到驗證的共同特徵,也是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脈絡。

基本特徵

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現代化的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的“四梁八柱”構成。在現代化產體系中,現代化的工業體系是最重要的基礎和核心,現代化的農業體系是重要根基,現代化的服務業體系是重要支撐,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則是重要保障。招商證券認爲,現代化產業體系應當具備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三個基本特徵。

首先,產業體系的智能化,是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要求。當前,人工智能爲代表的前沿技術領域正在發生革命性突破,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一方面帶動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高速增長,根據艾瑞咨詢測算,人工智能產業的規模將以25.6%的復合增速,從2022年的1958億元增長至2027年的6122億元;另一方面,在AI與產業體系的融合過程中,人工智能產業將發揮賦能與推動產業體系創新的功能,深刻改變經濟生產函數;根據埃森哲的調查,2021年中國企業的營收中平均有25%份額由AI推動,且預計2024年由AI推動的營收份額將進一步提升至36%。

其次,產業體系的綠色化,是實現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然要求。二十大報告強調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之一,也是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升級的趨勢;新能源开發與利用、工業與交通智能化改造、農業綠色低碳轉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與綠色環保相關的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近五年來綠色化的產業體系持續完善,工信部每年公布的綠色制造名單中,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綠色工業園區數量均呈上升趨勢;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中國綠色環保產業產值將從2020年的7.5萬億元產值上升至2025年的11.0萬億元產值,產業綠色化趨勢更爲顯著。

再次,產業體系的融合化,是提升產業體系整體效能的必然要求。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是若幹產業門類的簡單組合,而是一個內部存在有機聯系、功能互補的復雜生態體系。隨着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行業邊界越來越模糊,前沿科技跨領域交叉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

以數字經濟爲例,隨着數據作爲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數字經濟正打通供應鏈上下遊、產業鏈的不同環節與服務鏈的各個節點,通過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實現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測算,2022年數字經濟的規模已達到50.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從2017年的32.7%提升至2022年的41.5%,已與第二產業佔國民經濟的39.9%比重相當;其中,2022年產業數字化的規模達到41.0萬億元,佔數字經濟比重超過八成,與實體經濟融合走深向實。

基本要求

招商證券表示,現代化產業體系應當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三個基本要求。

完整性,就是要保持並增強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補齊產業鏈關鍵薄弱環節。從加工產品視角來看,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0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部分領域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布局完備成爲中國產業體系的突出優勢並帶來了獨特的範圍經濟效應;但從加工者視角來看,中國在部分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細分行業中的設備、技術仍存在短板,產業鏈仍存在薄弱環節,無法實現完全自主可控。

先進性,就是要推動战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通過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自主拓展產業新賽道,實現產業體系的強競爭力。

回顧世界工業化歷程,每個時代都有一種或幾種重大科技成果廣泛滲透到各個產業,掌握這些重大科技成果和战略性支柱產業主導權的國家,往往就是一個時代綜合國力領先的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成功建設,要求中國在下一階段的產業競爭中掌握战略性支柱產業的主導權,這需要加快培育壯大已有的战略性新興產業,使其成爲新的增長引擎;由於技術的發展難以准確預測,還需要更多超前布局未來產業,通過制定標准、鼓勵創新等方式引導,形成全覆蓋、多路线、完整鏈條的未來制造業發展格局,降低技術發展不明確帶來的不確定性。

安全性,就是要實現重要產業鏈自主可控,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安全性要求產業要發展和安全並舉,在關系國計民生、國民經濟命脈、國家安全等重點產業領域充分布局,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爲應對各種風險挑战提供战略支撐。

構建方向

結合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要構成、基本特徵和基本要求及其新變化,招商證券認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將會主要落腳到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上。

短板產業補鏈:以新型舉國體制爲主要模式,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一系列“卡脖子”問題,確保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優勢產業延鏈: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光伏、信息等產業的發展優勢,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使其战略性支柱產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傳統產業升鏈: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路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新興產業建鏈:重點圍繞“先進性”這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要求,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加快培育壯大战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塑造發展新動能。

力量來源

招商證券表示,動態演進的產業政策、堅持开放合作、以基建爲支撐、以市場爲導向,是改革开放以來中國各階段的產業發展中,反復實踐並得到驗證的共同特徵。

其中,堅持开放合作、以基建爲支撐、以市場爲導向是推動產業體系形成內生發展力量的三大因素,同樣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現代化產業體系當前正融入並深化了這三大要素,由央國企在產業鏈發展中發揮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是其中最顯著與最值得關注的變化。

一是高水平开放。改革开放以來中國產業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影響力持續增強,產業體系內生動力的增強仍要以擴大开放促進深化改革,通過實施更高水平對外开放引進技術、資金、人才等國際高端要素資源,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好相互促進。自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开放”以來,總書記、總理及歷次重大會議均對此多次強調,並從“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面部署高水平對外开放。把擴大電信等服務領域對外开放、吸引外商投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成爲“引進來”的新重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等則是“走出去”的重點關注。

二是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關鍵支撐,但部分領域仍存短板。基礎設施具有強外部性的特徵,有助於各類生產要素的投入更充分,提高產業發展效率,也是當前穩住經濟大盤的主要抓手。中國從能源、交通等重點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起步,到系統布局各類新型基礎設施,爲產業的運轉效率提供中長期硬件支持,也爲產業變革提供重要支撐。但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特徵與要求下,中國基礎設施同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還不適應,在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還存在明顯短板。

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構建過程中,以數據要素爲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正持續加強,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加深。2022年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適度超前布局有利於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並從五大重點投向對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內涵做出闡述;其中,新一代超算、雲計算、人工智能平台、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被作爲產業升級基礎設施提出。2022年12月14日公布的《擴大內需战略規劃綱要(2022-2035)》則進一步對基礎設施特別是信息、融合、創新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行了系統的長期規劃。

三是產業鏈融通發展中,鏈式結構發展是產業體系的重要趨勢。

中國經濟的內生發展需要及外部環境衝擊決定了產業體系正以鏈式結構發展產業縱深,產業鏈的重要性持續上升。

中國經濟當前要同時實現高質量和穩增長目標,兼具共同富裕和雙碳目標重任,已經很難再沿襲過去總量型的刺激政策;同時,宏觀經濟的行穩致遠更離不开中觀層面的產業鏈的穩固。因此,挖掘鏈式經濟的產業縱深、實現產業集群發展,使產業鏈具備高端鏈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領先於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水平的意義日漸深化,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也落腳至產業鏈的補鏈、延鏈、升鏈、建鏈。

具有顯著正外部性的“鏈長”帶動產業鏈上下遊融通發展,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內生發展的重要趨勢。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條件下,企業充分發揮能動性,成爲產業體系建設的主力軍,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內生力量。而在產業體系鏈式發展的背景下,“鏈長”在某種程度上具有類似公共產品一樣的正外部性,發揮着各種“外溢效應”;尤其是一些已經發展多年、在產業鏈和供應鏈上深耕已久的“鏈長”龍頭企業,可以有效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帶動千百個上下遊中小企業。因此,現代化產業體系不僅強調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而且更體現出“鏈長”發揮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

衆多央企集團長期處於產業鏈核心位置,具備成爲產業鏈“鏈長”的天然優勢與責任。央企集團資金雄厚、融資成本較低,並在衆多產業尤其是事關國家安全的產業中,擁有明顯的技術創新、資本集聚優勢,長期處於產業鏈的核心位置。

同時,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提出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推動“鏈長”央企落實战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和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促進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在增強產業鏈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中發揮更大作用。

央國企在投資上體現產業鏈“鏈長”擔當,國有經濟战略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從投資情況來看,2022年以來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值持續領先,國有企業成爲支撐產業鏈發展的關鍵主體。2018-2022年期間,央企在战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投資規模由0.7萬億元增長至1.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20%;進入2023年以後,央企對战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進一步提速,2023年一季度、2023年上半年的投資額同比增速分別超30%、40%。其中,國資委遴選出的兩批共16家“鏈長”央企,2022年以來完成強鏈補鏈投資近1萬億元。

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將圍繞國企战略功能價值進行改革,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繼部署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之後,國有企業正深入實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在增強國有企業服務國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顯成效,成爲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的三大重要目標之一。

2023年10月,國務院國資委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闡述國企改革深化行動的綱領,明確提出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的鮮明導向:國企要充分發揮战略功能價值、以更好服務國家战略爲導向進行功能性改革,即推動國有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

民營經濟、外資等各類所有制企業同樣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主體。從中央部委的基調以及近期落地的政策來看,民營經濟、外資等各類所有制也是政策所引導積極參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力量。2023年7月,國家發改委指出,平台企業推動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爲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同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印發,明確鼓勵民營企業根據國家战略需要和行業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开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按規定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培育一批關鍵行業民營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023年8月,《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印發,強調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國家鼓勵發展領域,明確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國家鼓勵發展領域。

產業鏈融通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各類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在鏈式發展的產業趨勢中,央國企的战略功能價值越發重要,民營經濟、外資等各類所有制企業也始終是重要的參與主體。推動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促進產業鏈上中下遊企業融通創新,成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2022年5月起,產業鏈融通創新政策开始出台,先後推動各地舉辦“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460多場,參與的企業超過4萬家,拓展企業融通的對接渠道;2023年6月,推動央企與各類所有制企業聚焦主業、協調聯動、互利合作的“共鏈行動”發起並於9月正式啓動。

“共鏈行動”提出“五共”內涵與舉措,旨在發揮央企的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推動與民營企業等各類所有制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的互利合作。“共鏈行動”通過共建新機制、共築新基礎、共享新成果、共創新生態、共謀新發展的“五共”內涵與舉措,引導推動央企更好發揮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贏的產業發展融通平台,打造產業鏈生態圈战略合作,有效促進大中小企業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實現供需匹配、協同創新、成果共享、生態共建。

“共鏈行動”啓動時間較短,但央國企積極參與且已出現典型案例,產業鏈融通有望加速發展。共鏈行動發起後,中國移動、中國中車等51家央企積極申報,涉及161個產業鏈方向和106場專題活動,並已初步形成一批共鏈案例。在2023年9月到12月期間,通用技術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國機集團、中國寶武、中國中車集團、南方電網、中國聯通、中國海油、中國化學工程、新興際華集團、中鋁集團、中國三峽集團13家企業還將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等8個城市开展專題活動,涉及21個產業鏈方向。

發展展望

產業體系的變革來源於外生環境與內生動力的雙向影響。改革开放以來中國產業體系歷經多階段演進,頂層設計下的產業政策作爲外生引導力量,與產業自身逐步形成的內生發展動力,共同推動中國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爲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與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最大變化是發展與安全並舉下的鏈式結構發展,這決定了產業體系將圍繞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要求與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特徵,在補鏈、延鏈、升鏈、建鏈的過程中實現變革。

战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產業接續發展的重點。各階段產業體系的變革中均有新的支柱產業或優勢產業形成,這一過程也是其規模增速最快的一段時期。新時代需要新的支柱產業,作爲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战略性新興產業將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招商證券認爲,战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中之重,未來產業則是長周期視角下接力战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產業體系變革的中堅力量。

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將圍繞國企战略功能價值進行改革,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央國企的战略功能的體現將主要通過战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發揮。招商證券認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投資機會可能主要從以下三個方向體現:

展望一: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擁有培育發展新主業、適度开展非主業投資的授權,17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均已布局战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管資本”導向下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各項改革更深入,體現出組織管理市場化、主業產業聚集化、產業投資基金化、資本運作多元化的特點,旗下上市平台價值創造能力更強,在專業化整合等資本運作上具備政策優勢。

展望二:現代產業鏈“鏈長”。“鏈長”央企主要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战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提高產業鏈競爭力控制力、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旗下的“科改企業”、“雙百企業”、“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範企業”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有望在專業化整合、融資上市、激勵機制等方面繼續受益於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

展望三:參與“共鏈行動”的各類所有制企業。各類所有制企業始終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參與主體,在產業鏈融通發展的趨勢中,處於战略性新興產業的各類所有制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有望與同產業鏈的央國企實現更深層次的對接和合作,獲得更寬廣的成長空間。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學習二十大 投資新時代 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脈絡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