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電商大战下的低價競爭與消費陷阱
作者/ IT時報記者 賈天榮
編輯/ 王昕 孫妍
雙11的第十五個年頭,各大互聯網平台紛紛“返璞歸真”,爭相爲自己打上“最低價”的標籤。
在天貓雙11啓動會上,淘天集團直接喊出將“全網最低價”定爲本次的核心目標。這也是淘寶天貓在雙11大促首次強調“全網最低價”概念。
京東也在“京東11.11真便宜”啓動發布會上強調,今年京東雙11主打以最具誠意的價格、最有吸引力的商品、最貼心的服務,用實打實的真低價,爲消費者帶來真便宜、閉眼买的消費體驗。抖音、快手的招商規則中,也均提及“全網低價”相關關鍵詞。
當起源於“低價”的雙11,开始回歸低價,卻讓一些平台、商家、主播間的暗流湧動被搬到了台前。
在一次次輿論風波中,購物狂歡節的氛圍發生了些許變化,消費者對於“是低價,還是套路”也變得越來越敏感。
對於電商平台和消費者來說,“最低價”就像一個永遠追不到的“美麗姑娘”。
平台:
全網最低價的“羅生門”
在京東雙11活動开啓後第一天,京東採銷喊話李佳琦,直指烘焙電器品牌海氏與李佳琦直播間籤訂了“底價協議”,海氏品牌方則以京東擅自改價,強行跟價李佳琦直播間爲由對京東提起了訴訟。隨後李佳琦所在公司美ONE回應稱,不存在“底價協議”,李佳琦直播間從未要求品牌進行任何“二選一”。
同日,抖音頭部主播大小楊哥在直播間暗指李佳琦挾持商家、控價控庫存,導致“瘋狂小楊哥”直播間大牌多數被下架。
“這一次矛盾公开化,說明電商企業‘卷’低價已經到了一定地步,各方都在瘋狂壓價以贏得消費者訂單。”在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看來,大多時候電商企業的競爭不會輕易撕破臉皮,把自己放在社會熱議的焦點上。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也認爲,除了买斷產品、自有品牌產品和定制產品等獨家品類之外,雖然可以通過技術和人工手段進行比價和調價,但是爲了平台和商家的利益,平台很難保證知名品牌產品的“全網最低價”,最多是“同價”。
“今年以來,不僅僅在電商行業,包括房地產、汽車、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都通過降價等方式獲得消費者認可,實現了相對可觀的增長。”丁道師告訴《IT時報》記者,上述京東、美ONE事件表面看起來是修改價格的‘羅生門’,背後反映的現實是在如今特殊的市場環境下,低價確實是吸引消費者下單的不二法門。
消費者:
“低價”和“陷阱”並存
作爲消費者,歷年雙11的“網購大戶”阿敏(化名)切實感受到“便宜了”。她向《IT時報》記者曬出的購物單顯示,今年雙11在天貓某直播間購买的護膚品,比318電商節時的同店同款便宜了100多元。
多年來,在直播間跟着大主播選購護膚品已成她的消費習慣。但在家電商品上,她則明顯感覺到京東的優惠力度更大一些,以一款掃地機器人爲例,阿敏在天貓旗艦店購买需要實付的價格爲2753元,京東則爲2659元,便宜了近100元。
從拉長战线的預售模式到燒腦的滿減優惠計算方法,每年雙11都會有層出不窮的促銷方式。隨着今年電商直播帶貨主播頻頻陷入輿論風波,消費者對於消費陷阱的存在也更爲敏感。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商家“先漲價再降價”“隨意變更優惠政策”“篡改返現紅包”的投訴比比皆是。
消費者王雪(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她1個月前买了一雙鞋,標價125元,使用店鋪優惠後實付115元,但因尺碼問題,當時她選擇退貨。
雙11活動开啓後,王雪再次登錄店鋪,卻發現同一雙鞋標價已漲至139元,如果不參加店鋪雙11“200減30”的活動,單獨購买需要實付134元,而對於這次漲價,店鋪客服只是回應:“活動期間價格會有浮動”。
業內人士:
“低價”一定不是長久之計
在業內人士看來,低價是環境因素下的大勢所趨,但一定不是長久之計。
丁道師表示,電商的低價策略不是萬金油,只是當下非常時期的非常策略,絕不能把低價看作高明的經營模式。從消費者層面來看,如果電商長期依賴低價策略,消費者可能會認爲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較低,會對其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而且低價策略可能會使得消費者對價格過於敏感,甚至只關注價格而忽視了商品或服務的整體價值。這種消費心態可能會對商家造成壓力,導致他們爲了降低成本而犧牲質量,從而影響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如果低價是常態,商家可能需要採購更便宜的原材料、降低生產標准或採取其他不健康的競爭方式,這可能會對供應鏈的穩定性和信譽造成損害。
“以汽車行業爲例,今年以來多個品牌陷入低價怪圈,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無異於飲鴆止渴。”在丁道師看來,低價策略可能導致市場競爭環境惡化。爲了應對價格战,其他競爭對手可能被迫跟進,導致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莊帥認爲,消費者購物除了價格因素之外,還受到平台和品牌商家的履約服務、售後服務、產品及技術創新、附加服務、購物體驗、客服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如果一味強調低價卻沒有做好上述這些,也不可能長久發展。
“如果大家都能做好這些服務還能做到低價,那就是後端生產效率、生產成本和管理能力的比拼,最終優勝劣汰。”莊帥說。
事實上,轟轟烈烈的雙11大战,如今已經在一些消費者眼中“降溫”,他們开始更加理性地對待購物需求,不再被促銷活動所左右,更加重視產品的實際需求和綜合價值。對他們來說,與其糾結“哪裏最便宜”,不如另一種“二選一”直截了當——“买”或“不买”。
“我自己肯定是消費降級了,畢竟努力那么多年工資也沒漲。”這是怡凝(化名)首個沒有消費記錄的雙11,她說:“沒必要的不买了,也不囤貨,而且現在直播太多了,想买的東西總是有優惠的,雙11就顯得沒那么稀缺了。”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採訪對象 東方IC
來源/《IT時報》公衆號vittimes
E N D
「有獎讀者調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最低價”,一個永遠追不到的“美麗姑娘”?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0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