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目光又一次聚焦上海。
當地時間11月9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2屆大會,通過了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決議,標志着教科文組織一類中心首次落戶中國。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10個一類中心。
而此前,同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全體大會批准在上海設立“教師教育中心”。2021年10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在上海師範大學以南桂林路55號正式揭牌,這是當時在上海的首家教育類聯合國二類機構。
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項目主管寧波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中國、對於上海的兩次選擇並不是偶然。
長期以來,上海師生在PISA(國際學生測評項目)和TALIS(教師教學國際調查)中的優異表現,讓上海的基礎教育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而上海海納百川及追求卓越的精神,與STEM教育的知識开拓訴求是不謀而合的。
隨着教科文組織一類中心在上海落地,寧波認爲,這不僅有利於中國在STEM教育領域的進一步探索研究,也有利於讓頂尖學者、全球智慧匯聚上海,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溢出效果。
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到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
北京時間5月22日深夜,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16屆會議經過充分磋商,一致通過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STEM教育一類機構的決議,會場響起長時間熱烈掌聲。
時間來到半年後,當地時間11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2屆大會通過了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決議,標志着教科文組織一類中心首次落戶中國。一類中心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組成部分,可作爲思想實驗室、標准制定者、國際合作推動者、信息交流中心、能力建設者在其職能領域發揮作用。
中國代表團團長、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11月9日會議通過決議後的發言中表示,委員會的決議標志着本組織推進STEM教育工作的新起點,新的研究所必將匯聚全球智慧與力量,推動STEM教育不斷邁上新台階,爲加速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重要貢獻。
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系教科文組織組成部分,是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10個一類中心。其主要職能是促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從幼兒到成人各個階段包容、公平、適切和優質的全民教育,發揮STEM教育領域信息交流中心、網絡中心、資源中心和能力建設中心的作用,服務教科文組織战略和會員國需求,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及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這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選擇中國、選擇上海。
經中國(上海市)政府申請以及2年的籌備工作,2017年11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17年第39屆全體大會在巴黎總部以“無辯論”方式通過,決定在上海師範大學設立“教師教育中心”。經過4年的規劃建設,2021年10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
世界眼中的上海教育
爲什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將二類機構、一類中心落在了中國,落在了上海?
在寧波看來,首先,這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中國當今在全球樹立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密不可分。“中國一直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在很大程度上爲國際組織落地中國提供了背景,國際組織看到了中國的實力與努力,並且希望中國繼續發揚這一精神。”寧波分析,“而我們國家,近年來也越發注重在國際舞台上通過各種平台發出自己的聲音,可以說,這是一種雙向奔赴。”
在技術層面,中國尤其是上海在STEM教育的探索及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2017年,教育部把STEM教育列爲新課程標准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早在2014年,上海市教委就批准成立了“STEM+研究中心”,开展“STEM+”教育實踐。目前,STEM+教育的600多所實驗學校覆蓋上海各區,學段貫穿幼兒園至高中,上海漸成STEM教育的先行者和高地。
STEM教育以外,上海基礎教育整體在全球的顯示度愈高、聲譽日隆。上海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正式參加PISA(國際學生測評項目)的地區,2009年、2012年上海PISA成績連續兩次排名第一,在此後的十年中也一直名列前茅。2015年1月,上海首次參加TALIS(教師教學國際調查),至少在10個指標上取得“世界之最”。這些都讓上海基礎教育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各國的認可。
“把上海教育、中國教育放到全球語境下去比較和評價,這一點非常重要。”寧波強調,“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會慢慢形成一個‘要去看看中國、上海的教育學人怎樣發展教育’的想法,這在很大程度上爲國際組織在上海的落地提供了輿論環境,也有助於讓世界以公平的、客觀的方式看待中國教育。”
最後,寧波坦言,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到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其在上海的落戶,也離不开政府堅定的立場,以及教育學人們在背後多年的努力與推動,“此前中國在二類機構的申辦和創建上積累的經驗,爲此次一類中心的落戶積累了技術層面的准備。”
事實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張民選教授帶領團隊,經歷了六年的建設,才見證教師教育中心的揭牌成立。在此之前,包括張民選在內的專家團隊,對國際規則已進行了長期的研究,探究如何幫助政府支持國際組織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一步步踐行。這些經驗的積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上海服務於國際組織建設的能力。在教師教育中心順利在滬成立並運行後,國際STEM教育中心落戶上海的道路,便順暢很多。
把握“溢出效應”
那么,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的落地,能帶來什么?上海又能爲世界帶來什么?
寧波認爲,上海是全國改革开放排頭兵、創新开放先行者,具有海納百川的开拓精神,這與STEM教育的知識开拓訴求是不謀而合的。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在中國上海的建立,有助於使中國與國際最前沿的STEM教育研究者及其研究保持聯系,這顯然有助於推動中國及國際社會更好地研究和發展STEM教育。
其帶來的溢出效應,也尤爲重要。隨着研究所在上海的設立,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學者或將大量湧入上海,與之相關的國際會議也有機會在上海召开,這些國際性的交流合作,將在很大程度上爲中國教育乃至科學技術發展提供新的靈感、支持。“應該看到,我們在頂尖人才的培養上,與一些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我們應該把握住國際性機構落地的機遇,去看世界上最先進的智慧,去借鑑和學習其他國家頂尖人才培養的途徑。”寧波說。
另一方面,這也是一次對外輸出的絕佳機會,有助於放大“中國聲音”。寧波表示,中國在STEM教育方面的理念,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部分標准,可能會更多地被國際參考。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國際性的平台,中國也有機會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一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
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普世價值觀及其在中國的呈現,或許已开始令世界好奇。“實際上,當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看中國教育的時候,他們沒有明說,但很關心中國在如此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如何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怎樣實現教育公平。通過上海這樣一個既可以對話發達國家、又可以對話發展中國家的窗口,我們也有機會將這樣的教育經驗呈現給全球。”寧波介紹,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近年來對坦桑尼亞、肯尼亞、老撾等國家教師的研修培訓中,來自中國的教育學人已慷慨地分享了不少“中國經驗”。
“如果我們把時間序列拉長,從中國參與國際組織的建設、發出中國聲音的角度看,一類中心的建立,將會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寧波笑着說,“我們也很期待,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10個一類中心,將與我們國家,與我們上海,摩擦出怎樣的火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類中心首次落戶中國上海,意味着什么?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