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道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1月19日刊登題爲《中國正在朝着正確的方向傾斜》的文章,作者是漢堡應用科技大學教授克裏斯蒂安·施特克爾。文章摘編如下:
中美兩國於本月15日就未來氣候保護合作發表了共同聲明。兩國均表示“支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宣言所述努力爭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增至三倍”。此外,兩國還承諾“電力行業排放在達峰後實現有意義的絕對減少”。
中國愿意與美國共同發表這樣的意向聲明,是一個好消息,原因有三:
首先,它表明地球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非常重視氣候危機,盡管存在諸多衝突,但它們仍愿意在這一問題上進行合作。沒有這種合作是不行的。
其次,這一聲明表明,對於在美國仍然大量存在的持不同意見者、否認者和拖延者來說,搭載他們的列車似乎終於开動了。
第三,這一聲明體現了中國在氣候和能源領域日益增加的自信。而這種日益增加的自信是有其原因的。這給我們帶來了本周的第二條好消息。
英國“碳簡報”網站在中美發表聯合聲明之前刊登了一篇分析文章,解釋了中國的自信:該網站根據多方數據得出結論,“可以保證的是”,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際上將在2024年再次下降。中國自2007年以來一直是地球上最大的排放國。然而,如果看看歷史總排放量,美國仍然是氣候污染大國中的“領頭羊”。如果中國开始接近排放量下降的臨界點,那將是一件轟動的事情。
“碳簡報”網站稱,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能力出現了“歷史性增長”。這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尤爲明顯:中國僅在2023年就新增了210吉瓦裝機容量,“是美國總裝機容量的兩倍多,是中國2020年新增裝機容量的四倍多”。
如果將2023年中國擴建的風能、太陽能、水力和核電加起來,每年將額外獲得423太瓦時的電力,“相當於法國的總用電量”。
此外,中國對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和電池等減排技術工業生產能力的投資也出現了熱潮。
這對地球上的其他國家來說是個好消息,盡管對歐洲和美國的競爭對手來說不一定如此。
所有這一切也意味着,非常便宜的光伏組件、電池和電動汽車將繼續從中國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而且未來會越來越多。例如,在這些商品出口到非洲後,非洲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跳過煤炭時代。非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南非除外)沒有一座燃煤電廠。而憑借極其廉價的太陽能,這種情況將更有可能保持下去。(編譯/聶立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德媒:中國在氣候行動領域頻傳好消息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