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中美合作助力破解全球氣候治理困局
11個月前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當地時間11月30日,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开幕。本屆大會預計有超7萬人參加,其中包括來自167個國家的政治領袖、氣候談判代表和企業家,甚至連梵蒂岡教皇方濟各、英國國王查爾斯也將親赴迪拜參會。COP28將成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世界對於COP28的矚目自然離不开全球愈演愈烈的氣候危機。近年來,全球平均氣溫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攀升。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4℃,個別月份的氣溫上升幅度已經突破1.5℃的閾值。全球氣候的劇烈變化導致世界各地自然災害頻發,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各國攜手深化氣候合作的緊迫性。

  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提出,將本世紀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之上1.5℃以內的目標。此後歷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均圍繞如何落實《巴黎協定》展开。然而目前看來,其進展並不盡如人意。瑞士非營利性氣候監測組織“伯克利地球”在今年8月預測,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5℃的可能性爲55%。氣候危機的不斷加劇警示各國,落實《巴黎協定》已經迫在眉睫。因此,COP28將對《巴黎協定》的整體實施情況進行首次全球盤點,以爭取形成新的氣候應對行動。

  全球氣候治理進展緩慢的背後是凝聚共識的舉步維艱,尤其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氣候治理責任的分配問題上仍存在不小的分歧。以中國爲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主張“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要求發達國家率先減排並爲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以爲其歷史碳排放承擔應有的責任。但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則片面強調各國減排責任的“共同性”,而忽視“區別性”,企圖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置於相同的減排標准之下,以逃避其歷史碳排放責任。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美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對於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順利前行至關重要。但遺憾的是,近年來,隨着中美博弈的加劇,兩國關系一度陷入建交以來的冰點,而雙方之間的氣候對話在去年也因佩洛西“竄台”鬧劇被按下暫停鍵。

  氣候變化議題是中美之間最具合作潛力的領域,也被普遍認爲是推動中美關系破冰回暖的突破口。因此,中美關系的轉圜往往成爲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取得進展的重要契機。2022年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巴釐島舉行會晤時,雙方一致同意恢復中美氣候談判。此後不久,陷入僵局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立即取得實質性突破——就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機制達成了協議。“損失與損害”基金旨在幫助那些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和脆弱國家。該基金的設立標志着人類向實現“氣候正義”邁出了關鍵一步。

  今年COP28則將進一步協商“損失與損害”基金的資金來源、地點、運營權等具體落實問題。此外,COP28還將討論淘汰化石燃料、氣候融資等重要議題。從會前各方所釋放出的信息來看,發達國家期待在會上敦促各國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加速能源轉型,而發展中國家則更加強調自身應獲得更多的能源轉型資金,並且主張應對氣候變化須與消除貧困、創造就業等經濟發展目標相協調。由此可見,會議進程不會一帆風順,與會各方定將圍繞能源轉型與氣候融資問題展开激烈的爭辯與博弈。

  但是近期中美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日趨緊密的合作令人對COP28充滿期待。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在舊金山舉行會晤時共同表示,將努力推動COP28取得成功。同日,中美兩國發表《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決定啓動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以加快具體氣候行動。該聲明還在多方面討論了COP28的重要議題。在能源轉型方面,中美兩國承諾“爭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至三倍”;在氣候融資方面,中美重申敦促發達國家締約方將其提供的適應資金至少翻倍,並支持過渡委員會關於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的資金安排。

  中美在會前達成的這一系列共識預示着,COP28或將取得讓外界意想不到的重要成果。COP28會議主席賈比爾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他對中美之間的共識感到高興和鼓舞,相信中美將通過合作確保COP28的成功。

  破解全球氣候治理困局已經刻不容緩。中美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同時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碳排放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肩負着共同的使命,理應爲國際社會作出表率,形成合力,造福世界。解決人類社會的危機離不开大國合作。此次中美在氣候合作方面所釋放出的積極信號無疑將爲人類攜手應對更多全球性挑战注入強大信心。

  編審:唐華 張豔玲 蔡曉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網評】中美合作助力破解全球氣候治理困局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