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取材、造船沒有藍圖 《匠人魂》揭密達悟族拼板舟海洋文化
11個月前
文化總會今(8)日推出最新一集《匠人魂》-造一艘船離開陸地,紀錄達悟族親海、敬海的族群精神。該集內容由蘭嶼漁人部落耆老鍾馬雄與紅頭部落的夏曼・馬多博士為主角,道出造一艘「拼板舟」的技藝,以及任重道遠的家族、部落甚至族群精神。影片即日起可於文化總會的Facebook、YouTube頻道觀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總會祕書長李厚慶表示,《匠人魂》系列影片第47集以台灣東南邊的小島蘭嶼為拍攝地,紀錄拼板舟製程的技藝。台灣是海洋國家,達悟族勇敢走向海洋,並在潮汐間長出順應生態、季節的習俗,種種通往海洋的傳統,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文總要用《匠人魂》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海洋文化。

影片開頭呈現蘭嶼的日常景象:海面上的拼板舟、孩子海邊戲水、漁民潛海捕魚,還有一條條風乾的飛魚。鍾馬雄在影片中說,「我們的老祖宗與神,每年都給我們飛魚,而且飛魚來時天氣很好不易船難。」達悟人造船捕飛魚,並相信這是上天的恩待,道出他們對拼板舟的堅持與背後文化意涵。鍾馬雄小學畢業時,父親便教導他造船、抓魚看海流;夏曼・馬多博士則在30歲回到蘭嶼,跟隨部落長輩參與造大船工事,逐年累積經驗。

上山取材是造拼板舟的第一步,造船之難,在取得合宜的木材。夏曼・馬多博士解釋,造一艘船需用多種樹種,船底板直接觸及礫灘與暗礁,首選堅硬耐磨的台東番龍眼;船的首尾採用耐撞的欖仁舅;船板考量浮力,選用大葉山欖、麵包樹、綠島榕等質地輕軟的板材;接合所有拼板的木釘則以小葉桑製成。少量多樣的樹種造船,維持生態永續性,也反映蘭嶼豐富的林相。

造船者以27塊構件拼接出一艘20人大舟,沒有藍圖,更沒有精確的規格,「你自己要去判斷說我要做多大,方便我怎麼拖上來、推下去,是看你個人。」夏曼・馬多博士以指輻丈量示意之餘強調,「只要穩就可以,只要你的船做得很平穩,你這艘船就不怕翻船。」

這條上山到下海的造船之路更是整個家族的大事。鍾馬雄說,船表現家族的團結與榮譽,由10餘名男性聯手伐木劈材、拼接成形、雕刻繪飾,婦女也會練習耍髮舞於祭典時演出,並種植芋頭,等船完工落成下水,再將芋頭、豬肉堆滿拼板舟並分食,祈求平安。祭典的高潮則由眾人將大船擡往灘頭、拋船到試航,「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且在2、3年的過程中,每⼀個⼈都要⾝體很健康」。

j文化總會指出,據聞達悟族人曾出海航向國際,到巴丹島貿易,近年兩地再次展開交流,蘭嶼也發起航海計畫,跨部落共築一艘20人大舟,希望重現這條祖先行過的水路。鍾馬雄、夏曼・馬多博士等人因為造舟而聚首,出借自己的器具、技術與勞力,造船終由父傳子繼的個體技術指導,走向具有公共性的人文知識傳承。承繼前人技藝的夏曼・馬多博士也說,「做船不是家族的事了,應該是屬於我們蘭嶼人的。」並向年輕人喊話,想學做船的都可向他學習,繼續傳承這份文化。

為紀錄台灣百工百業豐沛能量、紀錄匠人一生懸命的精神,文總自2017年起拍攝《匠人魂》系列影片,累積破500萬次觀看。文總感謝文化部、外交部、彰化銀行、中華電信支持與協助,一起將世界傳遞台灣的匠人精神,影片即日起可於文化總會的Facebook、YouTube觀賞。

《島上》揭「拍手歌」神祕面紗!拍攝2年曝蘭嶼達悟族千年祕辛

奇幻漂流!蘭嶼漁船遇小犬颱風來襲失蹤 1個月後雲林現身

紀實攝影家潘小俠離世!用鏡頭「記錄蘭嶼」長達42年 享壽69歲

用畫面紀錄蘭嶼42年!攝影家潘小俠罹癌 書店號召助籌醫療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上山取材、造船沒有藍圖 《匠人魂》揭密達悟族拼板舟海洋文化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