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道 香港《亞洲周刊》12月11日一期刊登題爲《中美博弈競合的吊詭發展》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中美博弈正超越短期勝負之爭,發展出一種長期“競合”關系,既競爭又合作,拒絕陷入零和賽局。中美博弈的未來,肯定系於中美國家競爭力的長期變化、內部民意的凝聚力及創意的爆發力。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生前就強調,中美不能再战。在經濟上,他看到中美的共存共榮,沒有理由走上战爭的道路,因爲兩個核大國沒有發動核战的權利,而只有落實全球和平的義務。
由於中美之間產業鏈高度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脫鉤斷鏈是不可能之舉,雙方都要找到“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方式,有利於兩國發展。
但更重要的是,雙方是否可以在負面描述對方的同時,研究對方的優點,看清自己的缺點,讓持久的博弈成爲提升彼此的競賽,而不是搞到魚死網破。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最近談到芯片的生產,強調美國要防止高端芯片輸往中國,指出中國“不是美國的朋友”。但她沒有說出的潛台詞,就是中美關系也難以用“敵人”來定義,因爲中美的貿易額還在一直增加。
對中國留學生來說,美國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吸納全球的精英,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即便近年美國在一些高新科技領域,對中國留學生有所忌憚,但美國仍然是網羅最多外國才俊的國度。美國頂尖的科技公司管理層,不約而同聘請了很多印度留學生。
中國在這方面也急起直追,讓更多國際友人參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美國當局在芯片和高新科技領域對中國制裁和施壓,反而激起中國內部的創新潮流,要將所有產品數字化,要在芯片發展上自力更生。
美國國力的下跌,不僅因爲通脹飆升導致貧富差距加大,也因爲美國的社會治理倒退,中產階級弱化,生活質量下降,被槍害、毒害和無家可歸的“三害”所困擾,社會缺乏共識。兩黨的意識形態撕裂嚴峻,不斷內耗,暴露美國式民主制度缺陷,被“短期主義”牽着鼻子走,無法作出長期規劃,機場與高速公路等基建老舊。中國則恰恰相反,高鐵運營裏程突破4萬公裏,而高速公路的裏程也超過了美國。
在外交上,拜登被兩場海外战爭所困,國際形象跌入低谷。
在2023年歲末觀察,可以看到美國綜合國力正在下滑,而中國的綜合國力正在上升,因而全球中國人都可以審慎樂觀,但也要陷入誤判的漩渦。
中美關系其實是彼此的一面鏡子,照出自己和對方的真實一面,才可以看到共同美好的未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港媒:中美博弈須拒絕零和賽局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