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鈕則勳/侯康拓票決戰只能靠這三招
10個月前
選舉不到一個禮拜就要投票,各陣營無不精銳盡出、積極衝票,空軍拚議題、陸戰搞動員,綠軍強化操作「抗中牌」,藍軍拋出聯合內閣企圖集中選票、隱喻棄保,柯文哲仍是左打藍、右打綠,期待「棄藍綠、保台灣」 ; 除了藍綠攻防對陣之勢拉高、漸形成藍綠對決氛圍外,藍軍更想藉聯合內閣、甚至願意和郭台銘、柯文哲一起協商內閣人事的相關操作,來訴求集中選票,甚至隱喻棄保,但柯文哲也不是喫素的,馬上就回擊「操作棄保還講一大堆」,副手吳欣盈也批藍營「喫豆腐」。平心而論,侯康配最後若只靠「聯合政府」這招就想促成選票流動,讓挺柯選民支持侯康,恐怕不容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以柯文哲的陸戰來說,幾場造勢活動也多有人數破萬、甚至飆高到兩三萬的場子,可見他原本被看衰的組織陸戰,確實已經獲得明確的補強 ; 第二,柯文哲年輕的基本盤非常堅實,大概就是挺他到底了,也就是說這些鋼鐵柯粉,對於柯文哲能量的支撐,已經產生顯著的效果。第三,針對侯康「聯合內閣」的操作,柯盈配也直批是搞棄保、喫豆腐,柯粉心裡一定也不是滋味,更可能加強挺柯的力道,柯營甚至還操作韓國瑜牌,希望挑撥韓與國民黨、侯友宜的關係,藍白衝突已然拉高,況且國民黨目前還沒有石破天驚具震撼力的放大絕操作,要造成選票有顯著規模的移動幾乎不可能。

既然要從柯營挖票難度拉高,國民黨只有靠自己,自助才能擴大人助的可能性,畢竟侯康配仍有三招能夠拓票到中間選民的戰術操作。第一招,當然是強力說服郭台銘回歸藍營、力挺侯康配,畢竟郭台銘有拚經濟的意象,能夠訴求中間選民,也能驅動因郭退選不願去投票的郭粉支持侯康配的可能,是以只要郭台銘選前站台侯康,或是以影片力挺侯康,甚至是原副手賴佩霞為侯康站台,都能強化侯康拓票的能量。

第二招,侯康在投票前幾天應該公布具有社會清望、改革意向、高知名度、形象好的行政院長人選,挺進中間選民;或許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會是個不錯的選擇,除了符合前述條件外,幾年前「卡管案」其受到民進黨政治力的不公平對待,更可能讓中間選民想用選票還管中閔公道,況且他也已經拍了挺侯友宜的影片,批評民進黨執政高層的強度也已拉高,日昨在高雄為侯康站台時,助講論述也能讓民眾有感,若侯康能夠加碼說服管中閔擔任閣揆,拓票到中間選民、引發選票顯著流動的可能才高。

雖然通常各黨總統候選人幾乎不會在選前公布閣揆人選,畢竟若是公布勝選後由A來擔任閣揆,有心競逐閣揆的B或C可能便會因爲嫉妒,而減緩對該黨總統候選人支持的力道,導致無法全力團結衝票 ; 但這次國民黨的情況完全不同,國民黨已然面臨一個「再退一步、即無死所」的極端困境,若是侯康再敗選,民進黨將持續執政十二年,勢必更有底氣,藍白政黨更有被綠軍「團滅」的可能。基於此,侯康就算在選前公布孚眾望、能拓票中間選民的閣揆人選,即便黨內仍有人想要閣揆這位子,仍會奮力輔選,不敢減弱輔選的力道,畢竟藍軍根本沒有輸的本錢。

而近日賴蕭陣營公布「在路上」的軟性廣告,除了鞏固基本盤、將英粉轉給賴蕭的企圖極為明顯之外,用感性訴求拓票到中間選民當然也是想達到的目標,即便網路上KUSO的哏圖及迷因滿滿,但仍某程度顯示該廣告已經引發效果,也給藍軍相當程度的壓力。反觀侯康陣營廣告多以硬式的攻擊民進黨施政為主,雖然是挑戰者戰略無可厚非,但以選民投票常是感性決策的邏輯來看,侯康的廣告還欠一味,就是感性、軟性這一味 ; 猶記2008年選舉,馬陣營最後祭出「準備好了」的廣告,以當時國民黨全台三分之二縣市長助威,搭配雄壯的配樂,烘托出「地方包圍中央」的氣勢,這樣感性滿滿的催票廣告,就有順勢拓票的能量。

所以,能開拓選票的第三招便是,若侯康在投票前幾天能夠將「政黨輪替」與「戰爭或和平的選擇」這樣的硬性價值轉化成「準備好了」這支廣告般軟性包裝的話,拓票中間選民的機會勢必大增。

特別是在選前,各陣營都只忙鞏固基本盤的當下,誰能開拓最多的中間選票,才是決勝關鍵 ; 若是前述幾招,侯康配與國民黨仍無力為之的話,除了要催化棄保是不可能的任務外,賴蕭配或許也就衝線達陣了。


●作者: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更多「2024大選」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韋安/柯文哲最後30秒,決定未來自己「是寶還是草」?

名家論壇》黎榮章/選戰倒數「棄保」可能發生嗎?

名家論壇》黃創夏/最後的「英粉」爭奪戰開打

名家論壇》錢震宇/拒投民進黨的五個理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名家論壇》鈕則勳/侯康拓票決戰只能靠這三招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