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寫「縫隙的聯想」、考生寫下課10分鐘 大考中心曝高分關鍵
9個月前
大考中心今(5)日公布113學年度學測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與英文非選擇題評分原則,其中國寫第2大題要求考生以「縫隙的聯想」為題,透過森林的縫隙出發,書寫自己的感思與體悟。閱卷召集人、成大中文系教授陳昌明指出,拿高分關鍵,在於扣題、情感雋永,許多學生寫在讀書過程中能喘口氣的經驗,也有學生提到失戀、失業、生病、失敗等人生中的「縫隙」,從中得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啟發。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指出,本次國寫參與閱卷的委員,均為各大學中文系、國文系、語文教育系或通識教育中心之教師,共計155人,分為12組,每一大題6組,採分題閱卷。

本次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分2大題,每題25分,共50分。第1大題以測驗知性統整判斷能力為主,第2大題以測驗情意感受抒發能力為主,測驗時間共90分鐘。第1大題分2小題,第1小題要求考生根據兩段文章內容,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面與負面作用;第二小題要求考生透過生活中「貼標籤」或「被貼標籤」的實例,說明對標籤現象的看法。

陳昌明說,第1小題,能確切說明標籤正面與負面作用,敘述完整,表達清晰者,可得A等,對應分數為4或3分;僅能略為說明正面與負面作用,文字欠周延者,則得B等,對應分數為2分;僅能略涉題旨,無法清楚說明正面與負面作用者,則得C等,對應分數為1分。

第二小題,能以適切事例,完整表達對「標籤」現象的看法,論點明確,詮釋深入,結構嚴謹,文辭暢達者,得A+級(19-21分);能以適切事例,具體表達對「標籤」現象的觀點,結構允當,條理分明,文辭流暢者,得A級(15-18分);能表述對「標籤」現象的觀點,論述尚稱適當,結構合宜,文辭通順者,得B+級(12-14分);能大致表述對標籤」現象的觀點,但論述平平,文辭尚稱通順者,得B級(8-11分);稍涉題旨,觀點敘述不清,結構鬆散,文辭欠通順者,得C+級(5-7分);立論含糊,敘寫雜亂,文辭不通,得C級(1-4分);空白卷、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者得0分。

陳昌明提到,第1大題雖為知性題,學生卻能從自身經驗出發,如從小被取綽號、貼標籤的經驗,有學生提到,染頭髮、刺青不見得就是壞小孩;原住民同學提到常被問很會唱歌跑步、是否會騎山豬、射飛鼠等族群議題;許多學生分享性別刻板印象的經驗,女同學提到,被家長說不要聽饒舌、搖滾重金屬音樂、打鬥電玩等,質疑為何男生就可以,也有男同學指出,國中教師規定男同學一個人擡營養午餐,女同學卻是2個人一起擡,對男女平權不見得有幫助,都是很生活化、很細節的描述。

第2大題要求考生以「縫隙的聯想」為題,透過森林的縫隙出發,結合生活經驗或見聞,書寫自己的感思與體悟。能具體書寫生命中對於縫隙的感思與體悟,結構嚴謹,文辭洗練,情感雋永者,得A+級(22-25分);能清楚書寫生命中對於縫隙的感思輿體悟,結構完整,文辭暢達,情感深刻者,得A級(18-21分)。

能適當書寫生命中對於縫隙的感思與體悟,內容稍欠深刻,唯情感表達合宜,結構清楚,文辭通順者,得B+級(14-17分);大致能適當書寫生命中對於縫隙的感思與體悟,內容較乏深刻,結構尚可,文辭平順者,得B級(10-13分);內容不切情理,結構欠佳,文辭浮泛者,得C+級(6-9分);無法掌握題旨,敘寫雜亂,文句不通者,得C級(1-5分)。空白卷、文不對題、僅抄錄題幹者得0分。未遵守作答區規定,從第1大題作答區開始寫作第2大題者,扣1分。

陳昌明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這一題其實只要情感表達適切就能拿高分,但還是要稍微扣題「森林的縫隙」,不論用破題法、類比法,或是在文中只提到一句話都可以,扣題佔分很鬆,像有學生就寫到,樹木之間要有一定空間才能生長,人與人之間再親密,也要有距離,學生使用這樣的類比法扣題,還蠻常見。

陳昌明說,許多學生提到努力讀書的過程中,如果能去旅遊、玩樂一天,對他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縫隙」 ,可以稍微喘口氣、調養身心,甚至有學生提到在漫長的上課時間中,僅僅10分鐘的下課時間就是縫隙,能喘口氣,跟朋友聊聊天;還有學生提到失戀、失業、失敗、生病的經驗,從這樣的人生「縫隙」中得到啟發,了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義,並在調養身心的過程中獲益良多。

113學測考完了!大考中心2/27寄發成績單、公布各科5標

學測結束!社會科難度中等 教團:跨科題多、可惜少年犯罪未入題

學測英文難易適中!翻譯考選舉拜廟文化 作文將「善用AI」入題

學測最後一天!考電玩遊戲、布置聖誕樹 教團估數B「五標上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學測國寫「縫隙的聯想」、考生寫下課10分鐘 大考中心曝高分關鍵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