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美國“無意战爭”,爲何總是制造战爭
9個月前

  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宣稱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及其附屬組織”超過85個目標實施了空襲。這讓美國和伊朗本就不算正常的關系進入一種更加復雜同時也更加危險的狀態。美國和伊朗都聲稱無意與對方發生战爭,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這是它們的真心話,但雙方仍然一步步地向直接衝突甚至战爭靠近。到底是什么力量,什么邏輯在背後推動,值得深入探討。

  事後,伊拉克、敘利亞和伊朗三國都在第一時間對美國的空襲表達了憤怒和強烈譴責。首先必須要說,美國的這一行爲是對伊拉克和敘利亞主權的公然侵犯,違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美國號稱打擊“伊朗支持的力量”,但造成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平民的傷亡。美國在維護霸權時所表現出的肆無忌憚,需要國際社會想辦法加以約束。中國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各方應切實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切實尊重和維護。對美國的這類行爲,我們的反對和譴責態度十分明確。

  此外,我們還想以美伊博弈爲例,深挖地緣政治風險及風險根源。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和伊朗一直處於盤根錯節的矛盾及博弈之中,成爲中東局勢演變的一條主线。需要承認,美伊都是地緣政治高手,但事態正在向着可能發生直接衝突的方向發展,如果任其發展泛濫,地區局勢將產生自我加速惡化的內在客觀慣性,屆時將不是美伊能夠掌控的,也不以雙方主觀意愿爲轉移,而且衝擊範圍不可能局限在美伊兩國之間,中東的任何衝突都有極強的外溢性。

  美國的霸權主義是症結所在。更具體地說,美國的全球霸權與地區強國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而美國護持霸權的手段和方式仍然停留於簡單粗暴的經濟制裁和軍事打擊,邊際效應遞減顯著,遠不能適應局勢的復雜演變以及形勢的快速發展。包括此次空襲在內,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在中東的幾乎每一次軍事行動後都要強調自己“無意追求更廣泛的衝突”,卻不愿主動去約束自己的行爲,調整中東政策。這樣做造成的現實結果就是,美國越說自己不追求衝突,反而越陷入衝突當中。

  就在美軍轟炸機從基地起飛的同一天,英國BBC爆料稱,美國和歐洲的800多名在職官員籤署了一份聲明,警告其國家的政府在加沙衝突中的政策可能“嚴重違反國際法”。這些官員自稱已經在內部表達了他們的專業關切,但“被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所否決”。這是前所未有的,是西方盟國內部出現異議聲音的最新跡象,說明西方不少人看得也很清楚,問題出在西方尤其是美國錯誤的中東政策。

  美國毫無疑問在中東有強大影響力和軍事存在,但無論是美國“意料之中”地走入中東困境,還是“意料之中”的報復行動,都說明美國在中東的這一套行不通了。巴以局勢到目前爲止,如果說有什么是國際共識的話,那就是巴勒斯坦民衆的愿望不容忽視,“兩國方案”無可替代。如果不能認識到巴以問題真正的症結所在,恐怕“襲擊—報復”的循環很難被打破,華盛頓並沒有在“战爭邊緣”從容遊走的能力。

  美國已經對伊朗進行了多年的全面制裁,現在不惜直接出兵空襲其聲稱的“伊朗支持的力量”,某種程度也說明了制裁手段的失效,動武的副作用顯然比制裁還要大。應該說,美國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這么多年下來,美國不但沒有減輕對制裁和動武的路徑依賴,可能還加強了。美國的战略困境,卻成爲地區和世界性的大問題,我們必須對此予以指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社評:美國“無意战爭”,爲何總是制造战爭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