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再犯風險沒有標準 觀護人發想AI運算系統協助判讀
9個月前
因應5G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時代,法務部力推「科技化法務部」,針對觀護人的業務,開發出一套AI智慧運算系統,提供觀護人利用大數據的管理,以再犯因子去運算受保護個案的再犯風險,做出最佳觀護處遇,避免再犯。法務部表示,調查使用過該系統的觀護人,滿意度達七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護業務主要是將犯罪者放在社區中,透過觀護人的輔導及監督,讓犯罪者悔改向上,最後賦歸社會,如果做得好,則可讓曾經犯過罪的人悔改、避免再犯,觀護對社會治安有很深遠的影響。

然而,觀護系統近年也面臨兩大難題,第一個難題就是觀護人的負荷過重。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觀護案件為4萬6786件,但十年後,也就是2018年則多達11萬4744件,之後5年的件數都超過10萬至11萬之間。督導保護司業務的法務部參事林嚞慧指出,基於編制及預算員額,觀護人無法大幅增加。

第二個難題是,觀護受保護管束的對象,跟檢察系統一樣變成多元共併的時代,也就是受保護管束對象都是酒癮、毒癮、精神障礙的混合體。

為解決問題,法務部在觀護系統內引進諮商心理師、臨牀心理師、社工師、觀護心理處遇師等,打造多元專業的觀護團體,另再開發具AI思維的觀護處遇工具,也就是「受保護管束人再犯風險評估智慧輔助系統」。

系統發想人、法務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鄭添成表示,假設受保護管束對象是有毒癮者,有酒癮又有身心狀況,他回到社區後是否會跟入獄前的朋友接觸,或家庭有無支撐力量等因子,皆會提高再犯機率,光是評估就很複雜,加上不同觀護人有不同想法,又沒有基準可供參考,因此發想是否能以大數據方式輔助觀護人做出最佳處遇。

有了發想後,2020年法務部像科技部提出構想並爭取預算,2021年以巨量資料分析觀點探勘犯罪風險因子與保護管束再犯之關聯性,2022年開發建置系統,2023年實地測試及配套建志研究委外服務,將AI模型優化。該系統已在苗慄、台北、新竹、台南地檢試辦,未來將積極爭取公務預算配置到各地檢署。

▲系統發想人、法務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鄭添成(右2)與法務部長蔡清祥(右3)、參事林嚞慧(左4)、保護司副司長林秀敏(左3)、台北地檢署觀護人林佳青(左2)共同介紹該此套AI系統(圖/記者潘千詩攝)

在法院默默助人 司法志工:眼光不再注視缺乏且感心靈滿足

巷仔內/陳沂淚問司法能保護人民嗎?從失衡的人權天秤論司法改革

利用AI預測再犯風險 法務部在PTGA勇奪標竿專案奬

法務部首度自波蘭引渡詐團台嫌返台 法院不押改電子監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評估再犯風險沒有標準 觀護人發想AI運算系統協助判讀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