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企在華交出亮眼成績單——中國仍是全球“最佳投資沃土”
6個月前

  地處中俄邊境的黑河市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建設引領對外开放,賦能地方經濟發展。2023年,自貿片區引進外資企業16家,直接利用外資127.3萬美元,同比增長27.3%。圖爲黑河片區黑河跨境電商園區智能倉儲物流中心的工人在查找貨物。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攝

  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SMC(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爲半導體、新能源等產業提供核心零配件的外資企業。圖爲工人在該公司北京第二工廠工作。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攝

  山東省榮成市港西鎮一家外資電子制造企業的工人們在電子智能設備生產线上忙碌着,趕制出口國外的訂單產品。

  李信君攝(人民視覺)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1月,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新設外資企業4588家,同比增幅高達74.4%。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說,這顯示出外資來華熱情高漲,跨國公司依然看好中國市場發展機遇,持續加碼“投資中國”。近期,諸多外商投資企業2023年度在華經營業績公布以及一系列增資擴產舉措,印證了這種態勢。

  業績向好,中國市場貢獻頗多

  歐萊雅、博世集團在華銷售額增長均超5%;蘋果公司大中華區營收約佔公司總營收1/5;默沙東在華銷售額達67.1億美元,同比增長32%……一份份在華業務成績單格外亮眼。“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韌性及其長期的增長機遇抱有信心。”面對中國市場的貢獻,匯豐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的話說出了不少外企的感受。

  外企在中國爲何取得了較好業績?

  一方面,中國龐大的市場功不可沒。芬蘭通力電梯公司(KONE)大中華區總裁包嘉峰告訴本報記者,2023財年,中國市場對公司的全球業績作出了顯著貢獻,是通力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在全球銷售額中佔比約爲26%。這一年,通力在華累計發運電梯台量突破150萬台,維保台量突破60萬台,更新改造業績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新梯市場,同時也是在用電梯數量最多的國家。特別是在中國的在用電梯中,95%的設備使用年限未超過20年。這意味着,今後中國電梯維保和更新改造市場有着巨大成長空間。”包嘉峰說,沒有中國的發展,就沒有通力的成功。今年,通力正進一步優化產品與服務,積極參與中國各類城市的更新與發展。

  另一方面,中國持續擴大开放的政策展現了吸引力。“2023年,盡管我們遇到各種挑战,但卡赫在華的整體業績還是很不錯,中國市場銷售持續保持增長並在卡赫集團的全球市場中位列前十。其中,卡赫的蒸汽清潔機和擦窗機銷量更是持續走高。”卡赫中國副總經理、首席財務官柯睿霖說。

  在柯睿霖看來,良好的投資環境、強大的供應鏈基礎、豐富的人才資源、穩定的社會環境、不斷推出的各類優惠政策,爲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外資24條’發布以來,許多舉措已經直達企業並落地見效。其中稅收優惠政策和歐洲多國來華人員免籤等,直接幫助企業降低了運營成本、增強了國際技術合作。”柯睿霖告訴本報記者,去年12月以來,他每個月都要迎接一批從歐洲來中國訪問的同事,感覺既忙碌又充實。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洪濤說,除了龐大的市場之外,中國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優質的人才資源等供給側優勢,讓外企得以高效整合各類生產要素。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經濟在創新驅動下加速升級,豐富的創新場景、創新平台、創新要素爲跨國公司的新品研發及銷售提供了全新機遇,有利於更好地贏得全球市場先機。

  來華設廠,充分發揮全球價值

  “我們的昆山工業園,是通力在全球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擁有通力在全球最高的電梯地上測試塔以及超過200項有效專利,不僅滿足中國國內市場需求,還將產品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談及在華投資的分量,包嘉峰這樣說。

  從德國大衆最大的海外研發中心在華投入運營,到埃克森美孚在大亞灣石化區建設再增資100億元,越來越多的外企正在用實際行動深度扎根中國。

  有的持續擴大在華產能。3月1日,跨國生物制藥巨頭阿斯利康與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开發區管理委員會正式籤署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阿斯利康將在無錫投資4.75億美元新建小分子創新藥物工廠,預計未來在國內上市的阿斯利康特定小分子藥物將在無錫新工廠實現從制劑到包裝的生產,並供應國內外市場。新工廠將加入阿斯利康全球生產供應基地,向國內外市場提供“中國造”的優質創新藥品。

  “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規模逐漸擴大、創新市場迅速擴張,特別是良好的創新環境吸引了大量海內外科技人才創業。阿斯利康將堅定擁抱中國新機遇,讓‘中國制造’充分發揮全球價值。”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說,目前,阿斯利康在中國研發管线內有超過200個項目,預計5年內獲批的新藥或新適應症可達100個左右。

  有的加速完善服務體系。今年1月,空中客車、TARMAC Aerosave公司與成都市政府合作成立的中國首家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據了解,該中心將面向各種機型提供飛機從停放、存儲到維修、升級、改裝、拆解和回收的一站式服務。至此,空中客車在中國的產業布局覆蓋了從研發、零部件生產、飛機總裝、技術支持和服務到循環利用的全產業鏈。

  空客中國相關負責人說,在全球供應鏈緊張的大背景下,中國合作夥伴憑借獨特的產業優勢,在穩定供應鏈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展現了極強的韌性和競爭力。“2023年,我們向中國內地航空公司交付97架飛機,其中有近59%來自天津。可以說,中國先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爲空客帶來許多全新的發展機遇。”該負責人說。

  有的大力开發前沿新品。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品牌溝通部部長徐一鳴對本報記者說,2023年,豐田在中國市場銷量爲190.76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17%,在華2家合資公司也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2024年,豐田將繼續擴充純電動車型產品陣容,年內會有2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型正式上市。

  “今年上半年,首家在日本以外建造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工廠將在華竣工投產,加快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商業化普及。同時,在智能化方面,我們還將和合作夥伴Pony.ai、廣汽豐田正式成立新的合資公司,進一步探索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模化、商業化。”徐一鳴說,豐田將豐富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產品陣容,推出更多各類動力模式的新產品。

  擁抱未來,攜手开拓更多機遇

  中國日本商會調查顯示,多數在華日企對中國營商環境表示滿意;中國美國商會調查顯示,50%的受訪企業將中國列爲全球首選或前三位投資目的地;匯豐銀行《海外企業看中國2023》調查報告顯示,87%受訪海外企業表示將拓展中國業務布局……外企來華熱情高,關鍵在於看好這裏的未來。

  韓國希傑(CJ)集團中國區總裁尹道瑄說,希傑已經在中國深耕近30年。中韓經貿合作給希傑提供了重要發展機遇,希傑十分珍惜並感謝中國市場爲在華外企提供的發展機遇與便利條件。2023年,希傑在華經營結構性向好,營收穩定利潤增長,集團對中國市場預期保持樂觀並對在華經營充滿信心。

  “我們通過持續提高研發能力,开發冷凍面點小喫、意大利面、冷凍水餃等新品,兼顧了創新研發、產品種類、食品安全,廣受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愛。”尹道瑄說,目前,希傑在華投資的食品工廠分布於北京、青島、聊城、江門等城市,按照常溫、冷凍兩大系列產品進行生產线布局,各食品工廠運轉可謂“勢頭好、勁頭足”。未來,希傑將不斷拓展在華投資的廣度與深度。

  據美國泰森食品中國及韓國區副總裁鄭瓊介紹,泰森在牛肉、雞肉、豬肉等肉類蛋白質領域建立了強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近年來,泰森在營業收入方面表現良好,泰森中國業務的銷售額和進口量均實現每年雙位數增長。

  “中國不僅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而且一直在努力爲外國投資者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這有助於我們在爭取消費者和提升附加值時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從年初至今,泰森在華營業收入大幅超出總部設定的目標。”鄭瓊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市場一直是泰森食品最爲關注並持續增長的海外市場之一,泰森將持續擴大在華投資。

  李洪濤說,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82.5%。超14億人口的消費需求不斷擴大和升級,爲跨國公司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憑借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完備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以及優質的人才儲備等,中國能夠爲外資企業提供高效的生產和物流解決方案並降低運營成本。“可以說,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正在爲廣大外企帶來源源不斷的新機遇。外企應進一步提供更高品質的本地化產品和服務,爭取實現更大的發展。”李洪濤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多家外企在華交出亮眼成績單——中國仍是全球“最佳投資沃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