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提供軍事援助 美國就是這樣“約束”以色列的?
7個月前

  聯合國安理會日前通過決議,要求加沙地帶立即停火。然而數日過去,停火仍未實現。

  當地時間3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稱他“能感受到加沙之痛”。可同一天卻有媒體披露,拜登政府剛剛批准向以色列提供25架F-35战機和2000多枚炸彈。

  △《以色列時報》報道截圖

  如此說一套做一套,已經讓自己人無法忍受了。

  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局近東事務辦公室外事官員安妮爾·謝萊恩公开宣布辭職,以抗議拜登政府持續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

  她也是本輪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國務院辭職的第二位官員。

  △《紐約郵報》報道截圖(題圖右爲安妮爾·謝萊恩)

  美國就是這樣“約束”以色列的?

  支持以色列是歷屆美國政府奉行的“長期國策”。

  據美媒報道,本輪巴以衝突爆發後,華盛頓已批准了超過100項對以軍售計劃,涉及精准制導武器和掩體破壞彈等。

  △《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不斷向以色列運送武器彈藥,並多次阻撓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加沙停火相關決議草案,在全世界持續激起衆怒。

  雖然拜登政府在最新的安理會投票中終於決定不再獨家否決,改投了棄權票,但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战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在投票結束後第一時間向媒體表態:“我們的棄權並不代表政策的轉變。”

  △《以色列時報》報道截圖

  一名白宮官員告訴《華盛頓郵報》:“我們始終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給對以援助設定附加條件從來都不符合我們的政策。”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但就算這樣,美國的“背叛”還是激起以色列的反彈。

  在是否進攻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的問題上,雙方立場出現罕見溫差。拜登政府在國內外壓力下,不得不在公开場合“施壓”以色列不要攻入拉法。

△美國《新聞周刊》:美國務院發言人米勒3月27日稱,如果以軍進攻拉法,將對平民造成可怕影響。

  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回應稱,即便得不到美國支持,以軍也會在必要時進入拉法。

  內塔尼亞胡還試圖淡化美國對平民安危的擔憂,稱加沙地帶仍有65%的區域是开放的,加沙人只要帶着帳篷就能逃離战火。

  △美國公共電視網報道截圖

  但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看來,加沙民衆無處可逃。

  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弗蘭切絲卡·阿爾巴內塞日前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了她撰寫的《種族滅絕的剖析》報告。

  她在報告中警告,以色列對作爲一個群體的加沙巴勒斯坦人犯下了滅絕種族罪,“他們已經越過了門檻”。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社交媒體帖文截圖

  “這是一個重大聲譽問題”

  對於聯合國安理會日前通過的要求在加沙地帶立即停火的第2728號決議,以色列置若罔聞,反而在決議通過之後對加沙實施了新的空襲。

  實際上,安理會決議雖有法律約束力,但在實際執行時仍取決於會員國的行動。美國自己就曾經繞過安理會發動了伊拉克战爭;以色列更是在過去幾十年裏31次違反安理會決議,卻從未受到懲罰。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萊昂·哈達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對以色列的批評無論是來自白宮還是國會,都是爲了向國內外證明美國“的確做了一些事情”來約束以色列。但美國不會採取更嚴厲的措施,比如削減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報道截圖

  在眼下的美國大選年,隨着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形勢不斷惡化,拜登政府在巴以問題上的“拉偏架”政策正引起越來越多美國選民的不滿。

  咨詢機構蓋洛普3月27日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約有55%的美國人不贊成以色列繼續進攻被圍困的加沙地帶。

  這是民調首次發現多數美國人不支持這場战爭。與去年11月的調查結果相比,這堪稱是一個重大轉變,因爲當時大多數美國人支持以色列的行動。

  △蓋洛普官網截圖

  同一天,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發布的最新民調結果也顯示,多數(52%)受訪者反對美國向以色列提供更多軍事援助。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分析人士指出,隨着加沙人道主義形勢的不斷惡化和國際社會反战呼聲的日益高漲,美國和以色列都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國內外壓力。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記者丹尼爾·埃斯特林日前披露了一份備忘錄,涉及美國助理國務卿比爾·拉索3月上旬與一位以色列官員的通話。

  用拉索當時的話說,因爲殘酷的战爭、巴勒斯坦平民驚人的死亡數字、加沙地帶由人爲造成的飢荒,以及全球對以色列堅持延長战爭的日益不滿,以色列以及作爲其安全擔保人和親密盟友的美國都面臨“重大聲譽問題”。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報道截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持續提供軍事援助 美國就是這樣“約束”以色列的?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