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傳承“血與火鑄造”的友誼
7個月前

  新華社休斯敦/衢州4月7日電 特稿|傳承“血與火鑄造”的友誼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王雅晨 段菁菁

  有一種傳奇般的友誼,於战火硝煙中勾連起彼此命運,歷經歲月洗禮依舊打動人心。

  大洋此岸,中國衢州,深山中淳樸大義的中國村民,記敘着82年前蕩氣回腸的生死營救;大洋彼岸,美國休斯敦和芝加哥,二战期間杜立特行動飛行員的後人們,多年來始終牽掛着衢州那片銘刻祖輩友情與熱血的土地。

  “我相信,血與火鑄造的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一定能夠代代相傳。”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發表演講時,專門講到了這段中國軍民在抗战時期奮勇救助美國飛行員、獲救美國軍人後代回訪衢州杜立特行動紀念館的故事。

  中美關系的故事是由人民書寫的,中美關系的未來是由人民創造的。如今,在浙江省衢州二中,一棵中美友人共同栽植的“友誼樹”枝繁葉茂,樹邊石碑上鐫刻着面向未來的寄語——“續‘杜立特突襲’傳奇,譜中美友誼新篇章”。

  跨越大洋的生死之交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1942年,美國空軍16架B-25轟炸機奔襲日本,返航途中由於油料不足等問題,杜立特中校等飛行員在中國上空棄機跳傘,中國軍民奮勇救助,日軍竟因此屠殺了25萬中國平民。

  美國休斯敦市區二战紀念廣場,杜立特突襲行動被刻畫在石碑上。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負責人戴維·坎滕伯格說:“如果沒有中國人民慷慨無私地伸出援手,大多數突襲行動成員可能不會活下來。”

  大約10歲時,戴維讀到一本名叫《東京上空30秒》的書,書上有50多名參加杜立特突襲行動的飛行員籤名。父親告訴戴維,他的外祖父羅德尼·羅斯·懷爾德直接參與了這場行動。“當時他們陷入困境,是中國人民幫助了他們……懷着對往事的探尋之心,我开始密切關注這段歷史。”戴維說。

  1942年4月18日晚,漆黑的暴風雨之夜,杜立特行動5號機副駕駛懷爾德緊急跳傘後,降落在衢州江山大橋鎮蘇源村的山坡上。戴維說,外祖父喝光了隨身攜帶的小瓶威士忌酒暖身,把自己裹在降落傘裏過了一夜。

  第二天,蘇源村村民毛光孝發現了懷爾德,把他接下山帶回村裏。戴維說:“外祖父知道附近山谷裏有鐵路,但語言不通,他就在沙地上畫出鐵路线,通過比劃動作和模仿火車聲音,讓村民明白他想去的方向。”在中國村民幫助下,懷爾德一路輾轉,成功與部分獲救飛行員會合。

  同一夜,3號機領航員查爾斯·奧祖克跳傘降落在衢州江山一個村莊。奧祖克的女兒蘇珊·奧祖克告訴記者,父親被降落傘掛在懸崖上一整夜,第二天被中國村民廖詩原發現,帶回家中。“廖詩原一家人細心照顧他,爲他包扎傷口,提供食物,讓他睡在自家孩子的牀上。父親在廖家待了大約5天。”

  如今已八旬高齡的廖明發是廖詩原的兒子。他還記得,父親當年帶着四個兄弟,用一把躺椅把渾身帶傷的奧祖克擡回了家中,“父親上山挖草藥敷在奧祖克的傷口上,母親還專門煮了雞蛋給他喫”。

  幾天後,奧祖克被安全轉移,“離开時,他送給我父親兩個一美分的硬幣作爲紀念,至今還保存在我們家裏。由於語言不通,直到離开我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歲月不敗的人民情誼

  這是以战火淬煉、以鮮血締結的友誼。

  爲了救助受傷的杜立特行動隊員雅各布·曼奇,村民毛繼富背着比自己高很多的曼奇,在崎嶇山路中跋涉整整一天;隊員特德·勞森墜落淺海後傷勢嚴重,中國村民找來船只穿越敵艦封鎖线,將他及時送到醫院救治;隊員羅伯特·格雷被救後困乏飢餓,在紙上畫了一只雞,在那個物資嚴重匱乏的年代,中國村民真的給他端來剛出鍋的雞肉……

  中國人民創造了二战史上的救援奇跡。據統計,降落在中國的75名杜立特隊員中,共有64人被成功救起,其中51人後來再次奔赴反法西斯战場。

  跨越大洋,歲月不敗。這段生死相托的情誼,美國人民沒有忘記。杜立特行動的隊員和後人們成立杜立特轟炸機隊協會、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等組織,每年都舉行紀念活動,感謝和銘記當年參與營救的中國人民。

  2015年9月,時任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主席傑夫·撒切爾應邀來華,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战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战爭勝利70周年大會。他一路追尋父輩足跡,來到衢州訪問,提議並推動在當地設立杜立特行動紀念館。

  2018年10月,戴維、蘇珊等一行24人,來衢州參加杜立特行動紀念館开館儀式。老照片中先輩們的崢嶸歲月,令他們眼含熱淚,不愿離去。在當年父親獲救助的廖家老宅中,蘇珊坐在父親睡過的牀榻邊,久久不肯起身。“我一直想看看父親生命中這個位於中國的‘家’,這裏曾是他在战火中棲身過的家,現在也成了我的家。如今我是在同家人見面。”她說。

  戴維特意帶來當年杜立特行動隊員們喜歡飲用的威士忌酒,與當地中國朋友一同分享。在外祖父跳傘着陸的地點,戴維和弟弟一起親手收集了20斤泥土帶回美國。“這些泥土一部分撒在外祖父位於得克薩斯州的墓前,其余分贈給家族成員保存。”

  蘇珊則在老宅前撿了一些父親當年可能踩過的石頭,留作紀念。“我非常珍視中國人民,當年他們冒着生命危險營救我的父親。我從中國人民身上感受到了愛,每思及此,總讓我熱淚盈眶。”

  雙向奔赴的友誼新篇

  202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接連復信美國青年學生、史迪威將軍後人、飛虎隊老兵及各界友好人士,爲中美民間友好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從多位美國友人、客人接連來華,到“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舉辦,從美國飛虎隊代表團來華重溫歷史、共敘友誼,到第五屆中美友城大會成功舉行……中美兩國人民雙向奔赴,共同書寫友誼新篇。

  “習近平主席出訪美國時不僅提到了杜立特救援,還特別提到了獲救的美國軍人後代與我們之間的情誼,”廖明發說,兩國人民都如此珍視這段歷史。盡管相隔萬裏、膚色各異,大家對和平的向往、對正義的期盼是相同的。“當年父輩們建立的中美友情,如今傳承到了我們這代人身上,相信未來還將一代代傳下去。”

  蘇珊對此也有相同感受:“希望我們能增進交流,記住我們的過去,記住我們是朋友。”她認爲這是杜立特行動後人們的重要工作,“我們應當重溫這段肩並肩的歷史,重新走到一起。”

  在對共同記憶的追溯與回望中,蘇珊與廖明發成爲朋友,爲父輩們延續起這份沉甸甸的友誼。這段特殊的歷史情誼,也促進了中美兩座城市的緊密聯結和友好交流。衢州上世紀九十年代與美國明尼蘇達州雷德溫市結爲友好城市,衢州第二中學與雷德溫高中成爲姐妹學校。衢州二中原校長潘志強說,每次有來自雷德溫市的老師和友好人士參訪學校,都會帶他們去看一看陳列室中與杜立特行動相關的資料,“講解員都是我們的學生。很多美國朋友參觀後潸然淚下。”

  在校園內,撒切爾曾與師生共同栽下花梨木“友誼樹”,並在樹邊立下石碑,寄語兩地友誼合作綿長久遠。杜立特突襲者子女協會還通過設立獎學金、組織徵文比賽等,進一步推動兩國民間友好交流。

  歷史長河大浪淘沙,最終沉澱下來的總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從歷史走進現實,又向未來延展,這份“血與火鑄造的友誼”,必將深植中美人民記憶,成爲推動兩國友好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參與記者:徐靜、崔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特稿丨傳承“血與火鑄造”的友誼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