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雙贏共贏才是發展方向——全球視野下中國產能真實敘事系列評論之三
6個月前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 題:雙贏共贏才是發展方向——全球視野下中國產能真實敘事系列評論之三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美西方一些國家最近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中國產能衝擊論”,扭曲中國與世界的經貿聯系,是以幹擾全球經貿運行,打壓遏制中國發展。

  事實上,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反映的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發達國家死守利益固化舊秩序“城堡”,與不斷崛起的發展中國家打破“天花板”爭取公平發展權之間的一場較量。從發起貿易战、科技战,濫施制裁打壓企業,到鼓噪“脫鉤斷鏈”“去風險”,再到構築“小院高牆”、發布投資限制令,種種遏制打壓無不體現了這種角力格局下美西方資本利益集團壓制新興市場發展,固守經濟霸權的焦慮心態。

  歷史上看,長期固化的“中心-邊緣”產業分工體系爲發達國家帶來源源不斷的超額收益,發展中國家只能位於邊緣,充當資源勞動力提供者和市場銷售地的角色。隨着中國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上遊躍升,推動世界分工體系出現合理化調整,美西方認爲自己的中心壟斷地位和收益受到挑战。如今在產能問題上向中國發難,炒作所謂“產能過剩”,目標仍舊是阻遏中國產業躍遷。

  這是3月1日拍攝的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經濟全球化時代大潮奔湧向前,後發國家不斷融入世界經濟,總是會培育出各自比較優勢,爲世界經濟孕育出新活力。如果美西方跳脫出一時私利的狹隘視角,用全球視野、長遠眼光觀察世界,就會發現“堵”不如“疏”、“斷”不如“聯”。推動實現資源自由流動、市場貫通融合、成果廣泛共享,才是世界經濟向前發展的正確方向。一個競爭有序、效率更高、容量更大、創新迭出、高度聯通的全球市場將讓所有人受益,各國產能發展也將由此獲得更好的布局空間。

  當前,大批“全球南方”國家仍處於經濟起飛或工業化初期階段,對產能、產業、技術有着巨大而迫切的需求。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發展平台,疏通產能合作路徑,讓發展紅利惠及更多國家。美國《外交學者》雜志網站關注到,東南亞國家積極爭取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合作,“不僅加強了從化石燃料汽車向電動汽車必然的轉型,還通過技術交流促進了經濟增長”。即使在傳統農業領域,在塔吉克斯坦,中泰新絲路塔吉克斯坦農業紡織產業園幫助當地從棉花種植向棉紡織全產業鏈跨越。從長遠維度看,暢通全球產能配置,推動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意在擴大世界經濟容量,造福的是整個世界。

  世界經濟發展的正途是發揮各方優勢、暢通資源流動,而不是封鎖科技進步、封堵優質產能。开展全球經濟分工合作,實現資源稟賦自由流動、跨國貿易順暢對接、產能技術有序轉移,形成運轉高效的全球產供價值鏈,將極大助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享發展紅利。就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遭西方針對的同時,中國創造开放環境,形成了各展所長、共享發展的價值鏈條。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成爲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2023年在其全球產能中佔比過半,這裏生產的汽車熱銷亞太、歐洲等海外地區。秉持“在中國,爲中國”战略的大衆汽車集團近日報告,第一季度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交付量強勁增長。

  2月23日,在法國呂茨,搬運機器人在中國敏實集團與法國雷諾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的電池盒產线上工作。新華社記者張百慧攝

  世界經濟發展的正途是堅持創新驅動、發掘新質動能,而不是扼殺开放創新、訴諸保護主義。通過开放合作、技術革新、產業升級以及商業模式更新,推動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以增量創新代替存量博弈,世界經濟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新動能,進而推動可持續發展。對很多外企來說,今日中國不僅是生產基地、巨大市場,更是战略要地和創新源泉。2023年,德國西門子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人民幣,在成都建設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中國智造基地;大衆汽車集團在合肥建設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

  雙贏共贏才是發展方向。歷史和事實證明,種種封堵遏制抹黑策略並沒能阻遏中國昂揚向上的發展勢頭,更沒有擋住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前進步伐。歸根到底,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潮,早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發展進程。雜音和操弄阻擋不了中國與世界互惠互利的經貿合作,逆轉不了全球產業格局深刻調整的趨勢,因爲這是世界發展的洪流、各國民意的主流,也是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新華時評丨雙贏共贏才是發展方向——全球視野下中國產能真實敘事系列評論之三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