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聯想不會下場造車 但會適應汽車行業場景化計算需求
2年前

雷遞網 雷建平 8月10日報道

聯想集團(HKSE:992)(ADR:LNVGY)今日公布2022/23財年第一財季(4-6月)業績。財報顯示,聯想集團單季營收近1120億,同比增長0.2%,排除匯率波動影響同比增長5%;淨利潤34億,同比增長11%;使用非香港財務報告准則調整後淨利潤爲36.7億,同比增長35%。

聯想集團個人電腦以外業務營收佔總營收的比例達到37%以上。SSG方案服務業務、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智能手機業務均實現營收雙位數增長,共同打造了聯想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线。

財報發布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黃偉明、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執行副總裁、方案服務業務集團總裁黃建恆、高級副總裁、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中國區總裁柏鵬、高級副總裁、首席战略官和首席市場官喬健一起出席聯想集團22/23財年第一季度業績發布媒體溝通會。

楊元慶在現場重申:聯想集團沒有造車的計劃,在看得見的未來都不會有。但這並不意味着聯想集團不會進行布局。聯想集團會認真地研究怎么樣適應到汽車電子系統的計算需求。

“我們要把業務從過去只是computer(計算機)要發展到computing(計算力)這一更廣的領域裏面去。我們圍繞新IT架構——端、邊、雲、網、智都會去加強研發,擴展新的領域。”

據介紹,聯想集團的主要的生產基地都是在中國,但整體業務有70%以上是在海外,聯想集團是利用中國的制造來供應全球的市場。

楊元慶說,武漢生產基地4到6月份產值達到近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而出口大約1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在合肥基地,同樣是4到6月份進出口總額也達到了近37億美元,同比增長36%。

“聯想集團正在加速建設在深圳和天津的新工廠,這兩個工廠預計會在年內投產,將進一步帶動聯想集團的核心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的提升。”

聯想集團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0%,研發人員數量增加了29%。聯想集團正繼續圍繞“端-邊-雲-網-智”的“新IT”架構,做好战略投入和穩定增長的預測和平衡,加碼研發創新,提高可持續盈利能力。

楊元慶指出,聯想集團現在加大了在邊緣計算方面的投入,加強在元宇宙方面的投入,加強了在混合雲方面的投入。這些都是原來聯想集團沒有的業務,未來也會帶動公司業務的增長。

“我們相信創新研發一是會給我們帶來增長的機會,第二是會幫助我們實現核心產品、核心業務的毛利率的提升,與盈利能力的改善。”

以下是電話會議核心內容:

問:這次PC之外的業務營業額已經佔到了1/3的份額,是不是意味着聯想集團成功打造了第二曲线?第二曲线是否可持續?

楊元慶:第一季度聯想集團面臨着包括中國疫情、海外通貨膨脹、外匯匯率變化和供應鏈短缺等多重挑战,但我們還是取得了連續第九個季度的雙增長。

我們所有的業務都有所貢獻,雖然PC業務面臨挑战,市場下跌了10%以上,但是聯想集團的表現要比競爭對手好得多,一方面是我們上個季度PC的市場份額大概是歷史最高份額之一。另一方面,由於我們在個人電腦領域持續向高端發力,帶動了我們的平均售價上升,所以銷售收入、營業額降低的比例比銷售台數降低的比例要小。這些都是對整體業績的積極貢獻,而且盈利還保持在去年同樣的水平。

當然,我們更高興地看到一些新的增長引擎已經出現,經過多年的孵化與投入,已經开始見到效果,其中三個主要業務——我們的移動業務實現了年比年20%以上的高增長,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ISG)也就是服務器、存儲等業務增長了近14%,去年剛剛建立的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營業額年比年增長23%,而且它的運營利潤率也保持在近23%的高位,帶動了聯想集團持續保持增長並改善利潤。

我們對這一勢頭是非常樂觀的,相信不光是今年下半年,而且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能看到三個新的增長引擎都會持續地保持雙位數的增長,如果短期內PC市場需求還是比較弱的話,都可以很好地彌補PC銷售額的下降。而且作爲中期目標,我們跟大家承諾過要在2021年的利潤率基礎上實現利潤率翻番,現在我們這個承諾依然沒有改變。我相信現在這個勢頭,不但在當前季度而且在下半年都可以持續。

生產基地在中國 70%以上業務在海外

問: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前7個月中國的外貿繼續保持着比較強勁的增勢,對經濟的拉動的作用也是非常地明顯。聯想集團作爲一家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出口情況如何?

楊元慶:中國市場對於聯想集團來說具有雙重意義。中國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着18萬億美元體量的市場,是我們所有業務的大本營,我們會持續地耕耘,希望在中國市場上不管是PC、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服務都能有很好的收獲。

同時另外一點,聯想集團整體業務大概有70%以上是在海外,我們主要的生產基地都是在中國,我們利用中國的制造來供應全球的市場,所以中國市場對於我們全球的供給和業務都是很重要的保障。這也會帶動我們的出口,支持我們國家的國際貿易,上一財季聯想集團的進出口總額就達到了13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上升了16%,出口額同比增長更高一些,達到了31%。

我們在全國各地的生產基地對當地經濟和進出口的帶動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武漢生產基地4到6月份產值達到了近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而出口大約1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在合肥基地,同樣是4到6月份進出口總額也達到了近3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6%。

當然,這些國際貿易、進出口的成果不僅是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也是對整個國家的國際貿易、進出口的貢獻。除了這兩個基地,我們現在也在加速建設在深圳和天津的新工廠,這兩個工廠預計會在年內投產,將進一步帶動我們核心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的提升。

問:有關研發投入和費用管理,我注意到在各個公司都緊縮財務支出的情況下,本季度內聯想集團繼續加大了研發投入。基於目前全球的經濟前景,聯想是否會繼續加大研發的支出?如何實現費用支出和盈利的平衡?

楊元慶:的確,在上個財季面臨着非常大的宏觀經濟挑战的情況下,聯想集團繼續兌現我們的承諾,也就是加大研發投入。上個季度研發投入年比年增長了10%,研發人員數量年比年增加了29%。

這個增長的前提是,我們總的費用和總的費用率跟前年相比沒有增長,所以這就意味着我們是用從其他地方省下來的錢來加強研發,繼續兌現我們研發費用翻倍、研發人員翻倍的承諾。不僅要有資金的保障,我們也找准了研發投入的方向,繼續圍繞着“端-邊-雲-網-智”的新IT架構,加大研發和創新,這個是我們長期的承諾。

關於如何平衡盈利與研發投入之間的關系,我們還是有很強的信心。通過持續投入研發,一方面可以改善業務和產品的毛利率,帶動盈利,另一方面就是研發投入可能开闢新的領域,促進增長。

比如說,我們現在加大了在邊緣計算方面的投入,加強了在元宇宙方面的投入,加強了在混合雲方面的投入。這些都是原來聯想集團沒有的業務,未來它們也會帶動我們業務的增長。

當然,對於核心業務的投入,比如PC,我們希望一方面向“深”去做,加強我們高端產品的競爭力;一方面向“寬”去做,拓展更多的智能終端設備的業務。這既能帶動增長,也能夠去帶動我們盈利能力的改善。所以,即使在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從其他地方節省費用來支持創新和研發。

總之,我們相信創新研發一是會給我們帶來增長的機會,第二是會幫助我們實現核心產品、核心業務的毛利率的提升,與盈利能力的改善。

整體業績保持平穩

問:我們看到PC市場出現了雙位數的下跌,包括第三方機構說PC市場的增速也在放緩,您如何看待聯想在PC領域的出貨量?接下來是否還有增長的空間?PC對於聯想集團下半年業績有何影響?

楊元慶:實際上,我覺得自三年前疫情爆發以來,已經充分地證明了PC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工具,對PC的需求會長期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甚至可能達到比疫情之前還要高的水平。過去大家會猜想智能手機和平板的發展會不會取代電腦?但現在我相信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們开視頻會議也好、學習也好、娛樂也好,都少不了帶鍵盤的設備,少不了更大的屏幕,所以PC是一個生產力的工具。

而且,混合辦公模式會長期存在,所以它一定會帶動PC的需求持續保持在一定的高度,PC需求下降可能是非常短期的情況。

今年,預計PC的需求達到3-3.1億台左右,比疫情爆發前可能有10%的下降。但明年、後年它還會增長恢復到3.2-3.3億這樣子的水平上,這是我們對PC市場的看法。

對於聯想集團來說,我們已經在全球建立起了競爭力。現在我們不但是第一位,而且上個季度我們和第二位進一步拉开了差距,上一季度我們(PC出貨量) 是1700多萬台,第二位是1300多萬,差距達到了400萬,所以我們會進一步運用我們的優勢去擴大市場。同時,我們也會聚焦於高端的產品,即便短期的銷量下降,但我們的營業收入會下降得少一些,這個我們認爲是可以做得到的。

關於集團整體業績,雖然PC現在總體的市場需求疲軟,但是我們新的增長引擎已經成長起來了,這是我們多年的投資、投入、孵化的結果。

所以,我相信在下半年我們的智能手機業務(MBG),我們的基礎設施方案業務(ISG),還有方案服務業務(SSG),都能以雙位數的比較高速的增長繼續發展,帶動集團整體業績至少是保持平穩。我們希望它有比較好的增長,也帶動我們盈利能力不斷地改善,達成我們利潤率要翻番的承諾。

手機業務進入“盈利性增長”新階段

問:關於智能手機業務,今天我們在財報裏看到手機實現了20%的年比年的營業額增長,也是連續9個季度盈利,現在是不是可以說聯想手機業務已經回歸了?另外您提到說今年的手機大盤整體掉了很多,未來聯想的手機業務如何繼續保持增長?

楊元慶:我們剛從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的時候虧損了10億美元,但去年我們的手機業務盈利了4億美元,這是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當然這個時間過去了有7、8年,但我覺得過程是要有的,要打造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可能需要忍受一段時間的虧損。

對於手機業務來說,我們第一階段是要讓成本結構回歸到比較有競爭力的狀況,因此在第一階段我們不是擴張而是收縮,把很多不盈利的區域暫停,持續地控制成本,回到盈利的軌道上來,這是九個季度以前我們所做的事情。

手機業務回歸到盈虧平衡點之上,我們的費用也壓縮到了足夠低的程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持續地打造產品競爭力,從中低端到現在的中高端,在我們覺得競爭力具有相當水平的時候,就會採取比較擴張的態勢。

在這一階段,我們不再那么強調盈利的持續改善,而是在保持盈利的情況下去獲得增長,我們稱之爲“盈利性增長”的新階段。

這個階段大概是從九個季度以前开始,所以現在得以看到手機業務的持續增長,我們目前是覆蓋拉丁美洲市場,同時又在拓展歐洲和亞太其他地區的市場。我相信我們的智能手機業務現在並不是跟大勢完全一致,即使大勢持平或有所下跌,我們依然可以獲得雙位數的增長。

原因第一是來自我們具備優勢的、持續增長的市場,第二則是歐洲和亞太的新市場,這是我們過去收縮的市場,如今又开始擴張了。

PC全球市場份額做到24.4%

問: PC的需求在放緩是否對設備業務集團造成壓力?如何評價這個季度IDG整體的業務表現,未來的增長動力來自哪裏?

劉軍:我代表IDG回答一下。大概有這么三個觀點。

第一,短期看,確實剛才元慶說了,整個市場有10%左右的下降。PC是生產力工具,某種程度上,PC是全球經濟變化的一個晴雨表,所以我們也看到短期內確實有一些市場成長的壓力,但盡管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裏面、逆風的環境下,事實上大家如果細心的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在上一季度還是有不少的亮點。

首先,元慶剛才也提到,在困難時期反而在擴大我們的領先優勢,我們的PC全球市場份額做到了24.4%,我們在拉开和後面追趕者的差距。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高端市場,剛才元慶也提到這個數據,大家要留意一下,雖說我們的銷量受影響,但銷售額影響要小。翻譯過來,其實是說我們在平均單價、在相對高端的市場上,我們的佔有率是提高的。

這裏我先分享兩個數字:一個是高端的遊戲電腦,我們實際上是逆風之下,實現了營業額年比年14%的雙位數增長;再有工作站,高端PC市場,我們的營業額年比年實現28%的高增長。所以,大家看到我們其實在這個冬天裏面,在高成長、高附加值的細分領域,我們表現得非常不錯。第三個數據是,我們的PC非常健康,仍然保持着行業領先的利潤率,上個季度IDG爲集團貢獻了超過70億人民幣的運營利潤,這是非常健康的一個業務。這是第一個觀點。

那第二個觀點呢,就是說我們長遠看,還是看好PC市場的。疫情帶來了混合辦公趨勢的變化,現在客戶對PC的使用度,我們看一下使用時長。以中國客戶爲例,大概今天比疫情前增加一倍,就是客戶對於PC的依存度更強,而且我們認爲這種應用的趨勢會延續到疫情後,所以長遠看我們還是對PC市場的成長、市場看好。除了對市場看好,其實我們對自己也看好。

大家看到,非常難得的是,這個市場冬天,聯想在積極地投入研發,我們相信未來PC產品的相對競爭力會更加強。同時,大家要有信心,這也是逆勢而行,聯想不光在研發,還投資在制造。

剛才元慶也透露,我們現在的行動基本上可以用“大興土木”的來表述。現在,在深圳、在天津,我們都在建世界最一流的智能化制造工廠,我們在擴大產能,我們在迎接未來的市場。所以,我們對聯想長期的PC業務還是非常看好,否則我們不會有這么大的投資在上面。這是第二個觀點。

最後一個觀點。其實也是IDG上個季度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我們的非PC業務,正在快速崛起。上個季度IDG下轄的智能設備、智能手機、平板加上這個場景化的標准解決方案,這幾塊加在一起,年比年增長20%,這是很高的一個增長,它的收入已經佔總收入的22%,年比年也增加了將近3個百分點。所以這一塊整體來說增長非常快速。剛才元慶把PC和手機介紹得很透。

我就說個劇透,一件大事,明天中國區有一個重磅的手機產品發布會,有三個重磅產品同發,其中一個是全球首發,敬請關注,非常非常重磅的產品。我們在中國也會持續發力。平板這個產品线其實我們一直在全球保持着領先地位,尤其在上個季度的高端產品的組合,達到了25%,同比增加5個百分點。 這個也是非常棒的亮點。

在中國區我們連續六個季度在商用平板市場保持第一,同時我們已經躋身消費平板的前三名,和蘋果、華爲三分天下。這是平板。最後是場景化的解決方案,這一塊我們也是兩位數的高增長。所有這些就是非PC的、新型智能化設備業務上,我們會長期看好,我相信非PC業務的增長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

楊元慶:上季度或者近期PC總的市場下跌,中國的情況和海外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像中小企業等等,這些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在海外市場,消費業務受的影響比較大,主要是因爲通貨膨脹使得消費者的錢都主要是花在生活必需品上面,而對於這些IDG產品的購买費用就比較少,這個是最主要一個影響。

而與此同時,在商用市場,海外的商用市場,其實還有增長,是比較健康的。我們上個季度雖然還依然面臨供應短缺,ThinkPad等高端產品一樣還是短缺,但這個季度和以後,供應的問題可能會基本上解決,商務市場應該還是相對比較強健康和強勁的。所以,這也是爲什么我們長期還是看好PC市場的增長。畢竟作爲一個生產力的工具,至少企業的需求依然在,消費者將來也有這種需求。

問:聯想在6月份公布收購PCCW(電訊盈科)的股權並成立合資公司。請問這個交易什么時候能完成?以及爲什么要在逆勢的時候做這樣的並購,對聯想集團的業務發展有什么樣的意義?

黃建恆:我們這次是跟電訊盈科成立合資公司,不是收購PCCW的股權,我們是跟它成立合資公司,針對企業方案集團。

首先,聯想的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去年4月成立,一個大的行業背景是新IT帶來的各種的機會,同時從集團來講這也是一個加速我們以服務爲導向的轉型,對我們的客戶、對集團我們是背負了這樣一個重要的責任。在這個運行上,跟PCCW在企業方案集團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且我們也看到了有多重的協同效應,有幾點:

第一是人才,通過這樣的合資公司,我們可以獲得超過4000個非常有經驗、有能力的技術人員,特別是在運維的方案,在軟件的开發以及對於行業應用場景的一些重要的經驗。

第二,合資公司對IT實施在行業場景方面也是有非常多的經驗的,特別是在幾個垂直行業,比如說通信和媒體、交通、公共部門和金融服務都具有非常好的標杆場景,而且也是能夠被復制的。

第三,通過聯想廣大的客戶基礎,銷售的引擎,我們馬上可以把這些能力以及這些解決方案快速地帶到聯想龐大的客戶基礎裏面,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用而且是一些好的協同生意。

那么對於交易時間點,好消息就是我們所有的工作也是按照計劃來進行的,我們希望盡快在今年的9月或之前可以真正地完成這個目標。

投資开發數字工廠、數字場所解決方案

問:元慶提到了說希望下半年項目和解決方案服務要繼續實現雙位數的增長。想問一下在當前的PC市場環境下,SSG如何保證整體業務的增長勢頭?

黃建恆:首先,在短期內我們的確是在端這邊、PC這邊的硬件需求有所放慢,但是,我們SSG會繼續在消費或者商業領域不斷地發展附加服務,讓我們服務的滲透率可以不斷地提高,繼續實現高速增長的目標。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是,在我們跟客戶的經驗裏,尤其是在過去的兩三年,以服務爲主導的需求依然非常地強勁,元慶也多次提出,過去一年我們大幅加大了研發的投資。

在SSG,我們也同時投資开發了數字工廠、數字場所解決方案,是希望滿足客戶對現在靈活工作環境的需求。這裏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到2026年有75%的員工將會維持像現在在家庭和傳統辦公室地點之間工作,75%這個數字和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相比百分比差不多。

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靈活辦公的需求已經不取決於疫情的增幅了,疫情以後我們慢慢地回到正常的時間,仍然也是一個非常穩定的趨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點。

第二,混合雲,在我們做一些CIO的訪談以及全國的CIO的調查裏,混合雲的採用也是在CIO的優先事項的列表中居高不下的。其中,尤其是對中國企業來講,它們對混合雲的採用,根據數據到了2025年可能加速到70%,混合雲的解決方案這方面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力點,因此我們怎么可以實現極致發展這方面,SSG會不斷地針對我剛剛講的數字工作場所解決方案以及混合雲的解決方案而不斷地去加強我們的產品线,爲我們的可持續成長提供重要的動力。

聯想沒有造車計劃 但會研究更場景化計算

問:最近聯想开始招聘一些關於車的研發崗位,包括自動駕駛還有車載計算等等。想請問一下聯想集團在汽車領域是一個怎樣的規劃?是要參與整體的研發還是說未來會計劃造車?

楊元慶:我曾經說過,這裏再次重復一下,聯想集團沒有造車的計劃,這是非常肯定的,在看得見的未來都不會。

但是我們也一直說,我們要把業務從過去只是computer(計算機)要發展到computing(計算力)這一更廣的領域裏面去。我們圍繞新IT架構——端、邊、雲、網、智都會去加強研發,擴展新的領域。

當然,未來都少不了汽車,所以我們會認真地研究汽車對於計算新的需求,我們怎么適應這種新的需求。

聯想研究院會對一些未來的計算的領域進行一些前瞻性的預研。我們相信未來的計算都是更加場景化的計算,比如說工作的場景,娛樂的場景,學習的場景,當然也包括運動或者是汽車的場景,所以我們會圍繞着不同的場景來構架computing也就是計算力,讓計算力適應到不同場景的需求,這個是我們的研究院持續發力的一些方向。

問:是否有考慮汽車電子?智能化是汽車發展的一個非常大的方向,很多企業例如小米、華爲也都發力汽車智能化。這個方向是不是聯想集團拓展硬件應用的一個場景?包括剛才說到的計算。

楊元慶:它可能是一個場景。聯想集團的研發聚焦在怎么樣適應到汽車電子系統的計算需求,這是我們現在要做一些預研的方向。

———————————————

雷遞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楊元慶:聯想不會下場造車 但會適應汽車行業場景化計算需求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