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 北榮證實:一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6個月前
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正達團隊研究發現,頑固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患者的一等親,大幅增加9.16倍罹患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為首篇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的研究,4月獲得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接受刊登,及CNN專文報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正達表示,憂鬱症對於社會的影響愈來愈大,全世界皆然,持續未得到控制的憂鬱狀態將大幅的負面影響生活品質、增加自殺風險、以及加速大腦退化。然而,有超過30%的憂鬱症患者對於抗鬱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研究發現此類頑固型憂鬱症比一般憂鬱症患者有著更明顯的大腦功能缺損。

李正達解釋,同年紀但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TRD頑固型憂鬱症患,其大腦皮質活性下降的情況較一般憂鬱症患者更為顯著,當然也解釋了此類患者的認知功能表現下降以及社會職業功能的減損。

李正達提到,早期的研究發現,若憂鬱個案對於特定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良好,則其家族中另一憂鬱成員對於同一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大多也會不錯;此外,近來基因的研究也發現,頑固型憂鬱症可能與突觸、神經可塑性、腦部滋養因子…等相關基因的變異性有關,雖然目前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這些發現已暗示了頑固型憂鬱症的可能與遺傳有高度關連。

李正達說明,本研究分析台灣人民就診資料,在串接不同資料庫後找出患者的一等親如父母、手足、子女後結果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一等親,不但大幅增加9.16倍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像是焦慮症、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甚至思覺失調症等,第一作者為精神醫學部醫師鄭智銘。

李正達表示,本研究證實了頑固型憂鬱症,在家族間有著高度的遺傳性,也間接支持了頑固型憂鬱症有著高度的生物性致因,也就是有更明顯的腦部異常,更提醒在臨牀上若遇到對於抗鬱劑治療療效不佳的患者,應更早期積極的開立更有效的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方式。例如:非侵入性腦神經刺激-重覆透顱磁刺激rTMS,來治療其顯著的大腦功能異常。

李正達強調,抗鬱劑治療頑固型憂鬱狀態TRD,反應了當下大腦及生理上存在著更多的異常,此最新研究結果暗示遺傳在此生理異常背後的機轉上伴演一定角色,然而對於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並不代表對其他藥物或是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就沒有效,早期、正確的選擇對的抗鬱治療方式,合併健康的生活型態改善,就能使憂鬱快速改善、回復健康穩定的生活。
 

黃鼻涕、鼻塞塞半年!醫一看藏「巨大息肉」 1關鍵判別不是過敏

婦人醫院前遭砂石車輾過 三總:到院狀況不樂觀、急救後不治

中和蝙蝠檢出麗沙病毒!有人畜共通風險 台灣迄今第6例

諾羅蟬聯食物中毒之冠!3年破5000名患者 生食也有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 北榮證實:一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