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到了財報發布的季節,透視一家企業的財務數據變化,往往能夠了解公司的發展和未來重視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還能夠認知企業在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8月10日,聯想集團公布了2023財年第一財季財務數據,第一財季,聯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120億元,同比增長0.2%;使用非香港財務報告准則調整後淨利潤爲36.7億元,同比增長35%。
聯想集團已經連續第九個季度,實現了營收和盈利能力的雙雙提升,個人電腦以外業務的營收在集團整體的佔比超過了37%,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靚麗的財務數據,是聯想集團的A面,而今天的聯想,又不僅僅是A面這份財務數據能概括的。
作爲單財季營收達到千億規模的聯想,必須要思考其爲上下遊產業及周圍經濟體帶來的作用和影響,這既是聯想集團對自己的要求,也是社會對聯想集團的期待。
近年來,數字化浪潮帶動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提高了實體經濟產銷銜接的效率,助推經濟快速復蘇。在這樣的大潮之下,聯想集團不斷推動自身數字化轉型,對產業鏈和供應鏈上中下遊企業賦能,提高了整個產業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
強大的數字賦能能力,使得聯想集團在產業鏈、供應鏈中已經扮演着“鏈主”的角色。所謂“鏈主”,其是產業供應鏈生態的核心,對於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英國著名的供應鏈專家馬丁克裏斯多夫曾說,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以聯想集團爲代表的產業巨頭,正在持續發揮着“鏈主”作用,引領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發展壯大,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並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是聯想集團的B面,也是聯想集團自身價值不斷深化和迸發的應有之義。
“鏈主”,聯想的新標籤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參與者,不同企業構成了建設產業鏈、供應鏈的各個支點。一些具備產業上中下遊核心凝聚力的龍頭企業,則發揮着強大的“鏈主”帶動作用,推動產業鏈建立生態圈並強化產業鏈、供應鏈。
在權威機構Gartner公布的全球供應鏈25強榜單上,蘋果公司曾經因連續7年位列榜首且遠超其他公司而被認證爲“供應鏈大師”公司。
在“果鏈”中,蘋果公司就是“鏈主”,對整個“果鏈”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蘋果公司爲遍及全球的蘋果供應鏈企業提供訂單,這些供應商所生產的零部件,最後都會集中到蘋果的生產工廠,組裝成一件件蘋果的產品,銷往全球各地,與消費者見面。
Gartner公布的《2022全球供應鏈25強榜單》中,有兩家中國企業入圍。其中,聯想集團進入全球前10強,排在第9名。
這意味着,在聯想集團所處的產業鏈、供應鏈中,聯想集團就是“鏈主”。顯然,聯想集團作爲國際化的企業,其背後已然維系着一個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
舉個例子,聯想集團是全球最大的PC生產商,衆所周知,生產一台普通的筆記本電腦,所涉及的零部件就高達1600多個,大概可以分成31個大類,這些大類背後,對應着138家一級供應商。
而實際上,聯想集團旗下產品有120萬種機型配置,僅僅是一級供應商就1000多家,遍布全球。
聯想集團發揮“鏈主”的作用,爲整個供應鏈提供訂單和需求。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所有廠商生產的零部件最後都會送到聯想集團的合肥制造基地,最後來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完成組裝生產,成爲完整的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在全球億萬消費者下單到拿到產品的過程中,聯想集團主導着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爲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生產需求,助推產業鏈發展。
在產業鏈條的演進邏輯中,鏈主並不是天然的,其是一家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決定的,換句話說,就是一家企業只有成爲引擎,才會有更多的企業圍繞你來打造產業鏈。那么,爲什么聯想集團會成爲“鏈主”呢?
這離不开聯想集團自身發展和數字化的不斷轉型。
2004年,在聯想集團購买IBM PC業務之前,聯想集團的供應鏈主要集中於中國。隨着聯想集團收購IBM PC業務,以及後期收購摩托羅拉等,聯想集團的國際化腳步加快,對應着聯想集團的產業鏈、供應鏈也逐步面向全球化。
在這種情況之下,集團的發展對於聯想供應鏈是極大的考驗。
爲此,在2017年前,聯想集團確立了GSC(全球供應鏈)數字化轉型路线,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方式,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在三四年時間裏,聯想集團投入近9000萬美元,打造出了供應鏈“最強大腦”SCI(智能供應鏈控制塔)系統。
所謂的SCI智能供應鏈控制塔,即是把整個供應鏈的每個不同部門的零散數據,上傳到了一套數字系統當中,可以實時直觀看到整個網路運轉,指導端到端的供應鏈活動,打造出協同的、一致的、敏捷的和需求驅動型的供應鏈生態。
更重要的是,它跨過了傳統供應鏈逐級溝通的壁壘,讓聯想供應鏈管理的“觸手”能伸向每個級別的供應商,甚至跨級調度。
比如,2021年12月,聯想供應鏈管理團隊發現在2022年的1-3 月,一級供應商建皇科技要交付的指紋識別模組有15萬件的預測供應缺口。原因是二級供應商的代工廠的感應芯片產能不足。
在SCI系統的支持下,供應鏈團隊在第一時間又導入了一家二級供應商增加了20萬件芯片的供應,快速解決了指紋模組生產問題,最終保障了15萬台整機的出貨,保證了整個產業鏈上企業的利益。
可以看到,聯想集團通過智能化的供應鏈系統打造,促進了整個產業鏈、供應鏈升級發展,同時也鞏固了自身的“鏈主”地位。
“鏈主”的地位不斷強化,也給聯想集團帶來了業績增長。從剛發布的2023財年第一財季業績來看,聯想集團的三大業務齊頭並進全面發展,打造了第二增長曲线。
具體來看,第一財季,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營收達96億元,同比增長23%,運營利潤達21.7億元,同比增長25%;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單營收達138億元歷史新高,連續三季度盈利;IDG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營收942億元,運營利潤達70.6億元。
在經濟下行壓力,通脹飆升以及疫情的擾動下,聯想集團仍能實現穩健的業績增長,彰顯了“鏈主”的韌性,凸顯了實力。
“鏈主”聯想的B面,助力鏈企和經濟發展
聯想集團作爲“鏈主”,除了夯實業務護城河驅動自身業績持續增長,事實上,聯想集團的“鏈主”地位還有更大的格局,這是聯想集團的B面。
作爲龍頭,社會對聯想集團的期待是,不僅自身要發展向上,更要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企業發展,提高產業整體向上,並最終帶動區域經濟乃至更大範圍的經濟增長。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曾表示:“大型企業應該積極承擔自身責任,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遊的中小企業共同創新和發展,通過核心技術創新,服務、幫助和支持中小企業的成長壯大,從而穩定中國制造的產業鏈、供應鏈。”
聯想集團的產業鏈、供應鏈龐大,面對產業鏈、供應鏈中,中小企業衆多,且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薄弱、缺乏資金和技術人才等挑战的情況,聯想集團堅持“內生外化”策略,通過“端-邊-雲-網-智”新IT技術架構,積極賦能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穩固產業鏈、供應鏈發展。
例如,2017年蘇州有一家名叫春秋電子的公司上市,該公司從事PC構件模具與產品开發與制造,是聯想集團的供應鏈企業。
聯想集團旗下的聯寶科技對春秋電子從方方面面給予支持,幫助其導入了排產系統和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2018年,聯寶科技幫助春秋電子籌建智能立庫,幫助春秋電子減少了呆滯料風險,減少了供應商在庫存方面的成本和資金周轉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幫助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只是聯想集團發揮“鏈主”作用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聯想集團的“鏈主”角色還在經濟下壓之下,帶動了城市經濟的增長。
聯想集團旗下的全球最大PC生產基地——聯寶科技坐落於合肥。在落地合肥短短十年時間內,圍繞着聯寶科技,產業鏈上大大小小70多家合作夥伴,紛紛落戶於合肥。
聯想集團的“鏈主”以及供應鏈上的企業與合肥這座城市形成了共生,給合肥當地帶來了就業機會,“鏈主”聯想集團的工廠提供了4萬多就業崗位,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企業又提供了30多萬崗位。
就業提升,產業發展,聯想集團的“鏈主”作用爲拉動合肥當地的工業增長出了一份力,合肥成了過去10年GDP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
從自身出發,聯想集團通過自身的科技創新手段,發揮“鏈主”作用,帶動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助推區域經濟增長。
在外部層面,聯想集團還通過資金優勢,投資中小企業,幫助企業發展,從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鏈主”效應。
聯想參與投資的大大小小科技企業已經超過上百家。尤其在布局“專精特新”企業上,保持“高命中率”,目前已投40余家國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對於聯想來說,投資並不僅僅是給錢,聯想注重與被投企業雙向賦能,構建網狀競爭優勢。具體而言,充分發揮聯想的供應鏈、品牌、銷售渠道、服務體系及全球化優勢,賦能被投企業开拓業務、建立品牌。據了解,已有10余家被投企業進入了聯想供應鏈中,成爲聯想生態的一部分。
比如,聯想投資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思特威,該公司專注於CMOS 圖像傳感器設計,其相機CMOS圖像傳感器組件已進入到聯想的供應鏈中,被聯想手機和平板BU選用。
從外部視角來看,扮演“鏈主”角色的聯想,不斷幫扶產業鏈、供應鏈上企業,這或將是其賦能實體經濟的“第四張報表”。
價值一經創造,就不會被磨滅。聯想奉行的是長期主義,日拱一卒,在發揮“鏈主”作用,強化供應鏈這條路上,聯想沒有終點,其價值也必將不斷放大。
- 聯想集團(00992)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單季千億營收之外,聯想“鏈主”是怎樣煉成的?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