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上東盟應對中國電動汽車,專家:日本車企故步自封,行動效果不容樂觀
3個月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嚴格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隨着中國電動汽車在東南亞的崛起,日本打算聯合東盟制定首個在該地區的汽車生產、銷售聯合战略。”《日本經濟新聞》20日報道稱,雙方計劃以2035年爲節點制定中期战略。多年來,豐田汽車和本田等多家日系車企在東盟建立工廠,日系車在當地的產量每年超過300萬台,佔東盟區域內總生產台數的80%。

  這項日本和東盟共同的战略包括如下四點。第一,通過培育人才提高汽車產業整體水平,培育人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23年度補充預算中確認的1400億日元(約合65億人民幣)補助金,包含對工廠和零件供應鏈企業實施員工的數字化教育。第二,實現汽車制造工程的脫碳,主要是在制造工藝的脫碳中,利用日本技術將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視化,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活用等。第三,確保礦產資源和生物燃料开發等新領域投資,在新領域投資中,進行新能源電池所需的稀有礦物的共同採購和廢舊電池的回收等研究,以及進行使用廢油的生物燃料的研究和开發等。第四,日本和東盟向外界共享信息。

  《日本經濟新聞》稱,隨着比亞迪、上汽集團等中企強化在東盟多國的影響力,日企越來越需要政府介入,制定聯合策略。以泰國市場爲例,2023年在當地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85%是中國品牌。一位車企高管表示,“由於利率上升等原因,東南亞汽車行業整體需求有所下降,只有中國車企站上了風口。”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東南亞是日本車企重要的海外市場,也被視爲主要潛力市場,是必爭必保的战略重點。面對中國車企的競爭,日系車企危機意識上升,以加大投入維護對華競爭優勢。東盟方面也樂於借機吸引日企擴大投資,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但項昊宇認爲,日本行動的效果前景不容樂觀。“一是日本車企故步自封,在電動轉型方面起步較晚,至少在電動車市場對華缺乏成本優勢,維持市場份額還得靠傳統燃油車或混動車,依賴長期積累的品牌知名度來‘喫老本’。二是日本在推進脫碳合作時也需要考慮到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現實,適應當地現實需求,不可急功冒進,包括在日企擅長的氫能源和生物燃料發展方面,也需要考慮市場接受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日本拉上東盟應對中國電動汽車,專家:日本車企故步自封,行動效果不容樂觀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