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國技術助推貝寧棉花種植現代化
5個月前

  新華社科托努6月16日電 通訊|中國技術助推貝寧棉花種植現代化

  新華社記者周楚昀 孫毅

  6月,貝寧雨季來臨,棉花播種正當時。在中部城市帕拉庫附近的美麗城村,村民多納蒂安·埃津找來農具,准備爲屋後的農田松土。自從成爲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示範戶後,埃津深切體會到農業機械化帶來的便利。

5月25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村民多納蒂安·埃津在自家田地裏忙碌。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中國農業專家帶來了棉花機械化種植,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埃津指着遠處自家棉花地說,“農機設備大大節省了我們家的勞動時間,這6公頃棉花田很快就能完成播種。”

  帕拉庫是貝寧重要棉花產區之一,棉花種植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自2013年起,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落地該地區,現已圓滿完成第三期工作。十多年來,中國專家結合貝寧當地情況开展棉花良種選育、種植技術示範推廣、農業人才培訓和農機技術指導等工作,顯著提高當地棉花產量和質量,推動了貝寧棉花種植的現代化進程。

2022年7月8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專家爲當地農民講解棉花種植相關知識。新華社發(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組供圖)

  農學家沈志萬參與了項目第一期和第三期工作,親眼見證了當地棉農生活的巨大變化。“一期項目开始時,我們項目駐地旁還只有零星幾座土坯茅草房,現在放眼望去,全是村民新建的磚瓦房。”

2023年11月26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當地農民在豐收的棉花田裏合影留念。新華社發(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組供圖)

  埃津家新蓋的磚砌平房有5個房間,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在被選爲示範戶後,經項目組專家指導,埃津掌握了科學的種植技術,並借助農業機械提高了種植效率,棉花產量從每公頃1.2噸逐步提高到2噸。

  “同樣的農田,我家的棉花長勢更好,總有親戚朋友來向我打聽祕訣。我告訴他們,這都要感謝中國專家。”埃津說。

5月25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村民多納蒂安·埃津(左三)和家人在新建的磚砌平房前合影。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阿基盧·阿特斯是美麗城村遠近聞名的棉花種植好手,經常和中國專家一起到棉田裏“把脈开方”。阿特斯2018年起开始爲項目組工作,參加了農業機械使用和棉花種植培訓,逐步從倉庫管理員升至棉花生產主管。

  阿特斯購置了一台小型拖拉機,並攢錢准備購买更多農業機械,進一步擴大棉花生產規模。“我希望從中國專家那裏學習更多棉花種植知識,然後傳授給其他村民,幫助他們提高棉花產量。”

5月25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第三期項目組組長首小勇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據第三期項目組組長首小勇介紹,自2021年啓動以來,第三期項目共开展22次培訓,接受培訓的學員已成爲當地推廣棉花機械化種植和科學種植的骨幹人才。

  “我們爲當地居民帶來了新農具、新設備和新技術,助力貝寧棉花生產提質升級。”首小勇表示,希望能將棉花生產機械化推廣至中部其他地區和北部地區,提高貝寧全國的棉花產量,讓更多農民感受到農業機械化帶來的好處,改善他們的生活。

5月25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阿基盧·阿特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美麗城村村長伊夫·科巴對項目組心懷感謝:“得益於援助項目,村裏很多人都能蓋得起房子、購买摩托車甚至汽車。棉花生產機械化改變了這裏的勞動方式,提高了棉花產量和我們的生活水平。”

  科巴告訴記者,項目啓動前,村裏棉花種植戶不到100戶,後來受中國技術吸引的村民越來越多,目前美麗城村已有超過300戶家庭從事棉花種植。

5月25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村民們從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駐地前的水龍頭打水。該供水設施是專家組爲了村民取水方便安裝的。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多年的相處中,中國專家與村民們結下了深厚友誼。項目組捐助村裏的學校,向當地兒童贈送學習用品和自行車等。科巴說:“中國專家讓我們美麗城村的生活更加美麗,希望這個項目能繼續下去。”(參與記者:李亞輝)

5月25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村民多納蒂安·埃津的孩子在新建的磚砌平房旁玩耍。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2023年6月24日,在貝寧帕拉庫美麗城村,首小勇爲當地農民講解棉花種植相關知識。新華社發(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組供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通訊|中國技術助推貝寧棉花種植現代化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