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對圍堵說“不” 保護主義“回旋鏢”必將傷及美國自身
4個月前

央視網消息:美國政府上月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徵關稅。美國白宮稱,這一舉措旨在保護美國企業和工人,並將支持美國正在進行歷史性投資的國內部門。然而不少專家指出,美方此舉出於政治目的,濫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嚴重影響美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給消費者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也將損害世界經濟綠色轉型。海外輿論也普遍認爲,保護主義的“回旋鏢”必將傷及美國自身。

美國彭博社發文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徵關稅,其結果除了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還給美國企業獲得低成本的清潔技術制造障礙,與美國此前的減排努力背道而馳,推遲了對美國及全球而言殊爲關鍵的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彭博社指出,貿易保護主義只會維持美國國內高於市場價格的勞動力成本,進一步損害美國企業競爭力,削弱創新動力。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5月31日在全球化智庫發表演講時表示,抵制中國新能源產品是在錯誤時間做的錯誤決定。美國政府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美國普通民衆的生活成本,這是“政治荼毒貿易的一大例證”。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稱:“我認爲這是美國選舉年由政治驅動的巨大战略錯誤,對中國這樣一個在生產零碳新能源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採取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在我看來,這可能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零碳替代能源產品是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世界所迫切需要的,這恰恰是在錯誤的時間做了錯誤的事。”

羅奇本月早些時候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美國指責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是誇大其詞。

斯蒂芬·羅奇稱:“說中國‘產能過剩’完全是誇大其詞,當談到綠色科技產品時,當今世界正面臨氣候變化的巨大挑战,並不存在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我們需要調動一切產能來促進從碳排放轉向替代能源,如果美國國內沒有這樣的產能,那我們應該感到羞恥。”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6月10日發文稱,當一個國家保護某些行業時,在富裕國家,“贏家”是受惠的行業,現在集中在低碳和高科技領域以及這些行業的工人,“輸家”是消費者和企業,他們要爲當地生產的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花費更多。文章舉例稱,就電動汽車而言,比亞迪“海鷗”在中國的售價約爲一萬美元,而美國消費者購买一輛電動汽車的價格可能是這個數字的三倍。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6月12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加徵關稅是糟糕的政策,但卻是政治好把戲。我們可能有充分的理由想要幹預經濟,但保護主義政策不是什么好辦法。

美國前財政部長顧問史蒂文·拉特納近期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徵關稅,主要目的是爲討好選民,而不是出於經濟考量。由於美國民衆對經濟狀況不滿意,政客需要找“替罪羊”。他指出,歷史上被宣傳爲保護工人、農民利益的加徵關稅等保護主義手段往往會引發全球保護主義浪潮,加劇經濟蕭條局面,重挫全球貿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電動汽車對圍堵說“不” 保護主義“回旋鏢”必將傷及美國自身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