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通貨膨脹法》難控美國通脹
2年前

  顧客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米爾布雷一家超市選購食品。(新華社發)

  由民主黨提出的《降低通貨膨脹法》其內容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爲“一升一降一增”。一是通過“升”稅收來降低財政赤字;二是通過“降”來降低醫療成本;三是通過“增”加補貼來鼓勵新能源和新能源車發展。該項法案貌似既能減赤字又能增加投資,還能降低能源價格,看起來滿足了各方需求,實際上難達預期。

  當地時間8月6日,美國參議院以51∶50的微弱優勢表決通過了由民主黨提出的《降低通貨膨脹法》。該項法案隨後將提交衆議院表決,通過幾無懸念。美國上半年經濟的突出特徵就是通脹屢創40多年來的新高。《降低通貨膨脹法》作爲美國中期選舉前最重要的經濟法案備受矚目,美國從總統到國會都指望通過該法案來降低通脹,但最終結果可能事與愿違。

  《降低通貨膨脹法》由美國參議院民主黨議員曼欽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在2021年7月份聯合提出,當時美國通脹已連續3個月超過5%,但美聯儲當時對加息遲疑,最終導致通脹一路飆升。爲控通脹美聯儲开啓大力度加息,在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即通過連續4次加息,使利率從零利率區間平地直上225個基點。但是,美國通脹快速走高的腳步卻並未停歇,6月份通脹更是創出9.1%的新高。

  居高不下的美國通脹問題復雜難解。

  今年上半年美國通脹始終高位運行並屢創新高。1月份美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就創出7.5%的高位,2月份迅速提升至7.9%,3月份至5月份分別爲8.5%、8.3%和8.6%,6月份創出9.1%的高位,核心CPI則基本維持在6%以上。而美國通脹高企最令人擔憂之處,就在於如此高的通脹率還是在上年高位運行基礎上的高位運行。2021年美國的CPI除了1月份、2月份維持在2%以下,3月份短暫停留在2.6%,進入4月份CPI就攀升至4.2%,接着4個月維持在5%—5.4%的高位,四季度3個月則分別站上6.2%、6.8%和7%。今年上半年CPI更是飛速上躥,快速跨過7、8、9三個整數關口。

  美國通脹居高不下,除了貨幣因素外還疊加各種復雜因素,具備一定剛性。一是貨幣超發。2020年3月份,爲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當時的美國經濟金融債務危機,美聯儲迅速採取了零利率和無限量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爲了救市超發的貨幣洶湧而出,逐漸水漫金山,引發通脹。二是財政刺激。疫情暴發以來,從特朗普到拜登,除了直接發錢,還實施了家庭計劃、基建計劃、就業計劃等各種財政刺激計劃,直接間接財政刺激近10萬億美元,進一步推升了通脹。三是供給衝擊。受疫情反復阻斷的供給,本已無法跟上需求的恢復,而美國自己還在搞產業鏈回流,產業鏈供應鏈的斷鏈時常發生,有限的供給被無限的需求所追逐,通脹隨之走高。四是制裁反噬。俄烏衝突引發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迄今美國對俄羅斯已實施了包括能源禁運、出口管制和限制交易等在內的各種制裁超過1.2萬項,俄羅斯也對美國實施了反制裁,但美國有8%的石油及制品來自俄羅斯,制裁帶來的反噬直接推升了能源及糧食等價格,物價走升不可避免。五是高企關稅。特朗普時期實施的對包括其盟友和中國等多國的高關稅措施,其後果直接落在了美國消費者頭上,屋漏偏逢連陰雨,多重因素疊加作用下,美國的通脹只能不斷向上衝刺,物價高企就不足爲奇了。

  去年美聯儲還忸怩作態地安慰市場,表示通脹只是暫時的,無需加息。美聯儲這種態度的背後,實際上是擔心美國經濟復蘇脆弱,經不住加息的承壓。然而,諱疾忌醫只能令問題更加嚴重。如脫繮野馬般的通脹迫使美聯儲從今年3月份起不顧一切地加息,從3月份25個基點起步,5月份就加到50個基點,6月份、7月份更是分別大幅加息75個基點,原本計劃的小步慢走一躍成爲大步快跑,美國聯邦基准利率半年不到就迅速從0-0.5%區間提高到了2.25%-2.5%區間,而在前一輪的加息周期裏,美聯儲是用3年才加息到該水平。但是,不管加息幅度和力度有多大,美國通脹仍自顧自地上躥。

  所謂病急亂投醫,此時《降低通貨膨脹法》就成了參衆兩院、美國兩黨各方共同期待的法案,白宮網站發布拜登支持法案的聲明,拜登不顧新冠陽性的病體,爲法案能獲通過吶喊助威。的確,爲控制高企的通脹,美聯儲可謂用盡了全力,幾乎無計可施了,在此背景下,這個始於去年的《降低通貨膨脹法》就顯得“恰逢其時”了,甚至有點“衆望所歸”了!

  可是,《降低通貨膨脹法》能夠控制美國通脹嗎?答案是,難!

  洋洋灑灑近800頁的法案,其內容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爲“一升一降一增”。一是通過“升”稅收來降低財政赤字。美國聯邦政府債務本世紀以來翻番增長,已累積至創紀錄的30萬億美元。《降低通貨膨脹法》提出者預計該加稅計劃可降低3000億美元赤字。“升”是指向大企業收15%的稅,對收入在40萬美元以上的人群收稅。還有就是嚴格稅法和徵收股票回購消費稅。通過增加稅收來減少政府財政赤字,給高懸的“堰塞湖”減壓。但向大企業和富人收稅無異於與虎謀皮,只怕稅款還未收到,這些大企業和富人就已經躺平。二是通過“降”來降低醫療成本。這算是降低通脹對部分人的影響。拜登稱該項法案可降低處方藥價格,惠及1300萬美國醫保參保人。通過醫保和保險公司來降低處方藥費,究竟降多少還要看多方博弈的實際結果。三是通過“增”加補貼來鼓勵新能源和新能源車發展。該項法案將3690億美元用於新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法案將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範圍擴大,但對每輛車的支持從《重建更好未來法(Build Back Better,簡稱BBB)》的12500美元降到7500美元,這有助於對衝車企漲價壓力。同時通過鼓勵新能源而減少油氣使用,這不僅是爲了應對氣變和減排,也是爲了應對對俄制裁所帶來的反噬。

  展望下半年,盡管《降低通貨膨脹法》通過無懸念,但對降低通脹貢獻微乎其微,美國下半年維持高通脹是必然的,即使每次議息會議都加息,也遠遠實現不了2%的通脹目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美國今年的通脹率維持在7.7%,認爲下半年美國通脹大幅回落幾無可能。全年維持高通脹水平成爲美國新的常態。

  無論如何,控通脹是大事,因爲通脹太讓人頭疼了,損失荷包、抑制消費、降低投資,還會讓美國經濟從技術性衰退步入實質性衰退。但細看《降低通貨膨脹法》,其內容似曾相識,該項法案實際上只不過是BBB法案的後續,幾近是其翻版或者迷你版,而BBB法案提出的1.75萬億美元“宏偉計劃”已擱淺至今。此次的《降低通貨膨脹法》貌似既能減赤字又能增加投資,還能降低能源價格,看起來滿足了各方需求,實際上難達預期。《降低通貨膨脹法》的財政支出規模連BBB法案的零頭都不到,究竟能否真正控制通脹,恐怕很難。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務委員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劉 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降低通貨膨脹法》難控美國通脹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