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生鮮前路茫茫,業務減虧體量縮小,生鮮就這么難嗎?
2年前

最近親戚到家來做客,早上9點去盒馬生鮮买點海鮮,結果沒开門,只好先去菜場买菜,然後再去盒馬生鮮买點基圍蝦、扇貝、聖子王、小青龍等等。騎牛看熊心中突然產生了疑惑:“難道买海鮮不都是趕早嗎?以前在山東海邊都說海鮮集市去的越早越新鮮。”

其實盒馬的商品並不便宜,哪怕是進口商品價格也偏高,买酸奶贈品較少,有一些貨櫃沒有促銷員,超市面積地方也不大。盒馬生鮮的主打品依然是“生鮮”,當年馬老大創建的時候就是想着可以喫到最新鮮的海鮮,畢竟是空運過來的價格還是稍微貴一點,但是新鮮的商品確實值這個價。

從阿裏巴巴2022年上半年財報來看,業務減虧顯著:淘特與盒馬在實現較理想增長的情況下(淘特M2C商品GMV同增40%,盒馬GMV同增超30%),實現大幅同比減虧,降本增效策略執行成效優異,淘菜菜實現GMV同增200%,且在優化定價策略、提高採購能力、減少運營成本的推動下,虧損環比也呈現大幅收窄。

不難看出盒馬運營幾年後,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做到大幅度盈利,只能以“減虧”來形容業務數據,業務受經濟影響大,後續經濟和消費復蘇進程值得關注。盒馬第一次關店是在2019年5月,關閉了蘇州昆山吾悅廣場店,在本來就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下,疫情又來了,對於盒馬可謂是雪上加霜。

盒馬生鮮並不是不能外賣,而是海鮮是來自於全國各地,疫情期間航空、陸運受到管控限制,一些海鮮品受到地域限制根本無法運送,產品成本過高也出現了有價無市的慘狀。騎牛看熊還記得2020年12月去當地一家盒馬生鮮的時候,除了扇貝和基圍蝦,多數海鮮品都是空蕩蕩的,當時的場景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我們再來看看盒馬生鮮被稱作對手的每日優鮮。近期每日優鮮發生多次工商變更,盈利困難爲行業痛點。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從全球範圍來看,生鮮品類一直是電商領域最難啃的骨頭,保質期短、容易損耗,物流方面也往往需要冷鏈,要求高,成本也相應較高。

疫情期間衆多生鮮電商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消費頻次也非常高,隨着全面放开的市場,一些生鮮類的公司开始“扛不住”了。 騎牛看熊認爲究其緣由還是行業之間的盲目擴張,過於看好生鮮電商這個行業,結果“內卷”开始導致公司千瘡百孔。每日優鮮已經出現了資金鏈“斷鏈”,員工裁員也引起了市場風波,不少站點已經關門或者轉手,曾經的明星公司面臨着破產危機,對於該股的走勢也是暴漲暴跌,投資者還是應該謹慎爲上。

不管是盒馬生鮮,還是每日優鮮,都是新零售行業的佼佼者,也是急切需要轉型的先驅者。騎牛看熊靜下來想過一個問題,商圈、選址、運營成本、供應鏈等等這些要素,盒馬不可能沒有考慮到,之所以還會失敗或者說沒有衝出重圍,那就是經營模式的問題。在我家附近做得比較好的樸樸,號稱30分鐘內送到家,商品不滿意、不新鮮隨時退貨,不管是在疫情期間,還是現在的經濟復蘇時期,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也帶來了明顯的業績回報。

如果真的讓我去選擇食品購物超市,奧萊、COSTCO、盒馬、沃爾瑪、山姆等等,我可能會選擇山姆,進口商品琳琅滿目,一些水果和鮮奶都是成箱的購买,肉類食品透明包裝一目了然,有機蔬菜任君挑選,即使要繳納每年的會員費,還是會覺得山姆是自己一站式購物的好去處。

其實食品行業定位不同,消費者的選擇也會不一樣,即使在同樣的賽道中會出現同質性,消費者還是會選擇與自己消費習慣更加匹配的商家。盒馬生鮮的定位沒有問題,但是平民化的商品太少,生鮮產品也沒有“大降價”,一家商場必須要有“打折商品”,即使賣不出去也要經常更換新品種。

這就是爲了讓消費者愿意常常來“撞撞運氣”,买了這些特惠商品,其它商品順帶买幾件,商場的營收就提升了,利潤自然而然就增長了。不是說消費者有沒有錢,而是說“貪小便宜”是人的天性。騎牛看熊住在市中心一環區,看着周末一些店鋪歇業轉讓,心裏還是有點不是滋味,希望更多的商家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點,在經濟衰退的環境下“扛過去”,也許還有新的發展機會。

相關證券:
  • 華蘭疫苗(301207)
  • 康希諾(688185)
  • 上證指數(000001)
  • 深證成指(399001)
  • 創業板指(399006)
#“鐵大”引爆人形機器人概念#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盒馬生鮮前路茫茫,業務減虧體量縮小,生鮮就這么難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