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中國改革新藍圖釋放开放新紅利
1個月前

  “這次會議的一個重點是擴大中國高水平开放,促進全球發展。”對於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芬蘭《赫爾辛基時報》關注到這點。21日,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全文發布,其中就對外开放作了專門部署,提出必須堅持對外开放基本國策,堅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設更高水平开放型經濟新體制。分析人士認爲,這釋放了中國擴大對外开放的明確信號,中國改革新藍圖將向世界釋放更豐厚的开放紅利。

  开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從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到力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籤署生效;從多次削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到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准入;從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搭建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國際平台……過去十多年,中國开放的成色越來越足。中國連續7年位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對外投資連續11年穩居世界前三、資金流向覆蓋155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與世界融合的深度前所未有。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擡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开放日益成爲“稀缺品”。面對人類共同的發展難題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开放,不僅來自於以开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成功實踐,也是把握經濟發展規律、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之舉,更展現出與世界共享機遇的決心與擔當。

  中國與世界共享的,首先是超大規模市場。全會提出,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這意味着中國正努力把开放的大門越开越大,讓中國大市場成爲世界共享的大市場。這讓很多跨國企業充滿期待。德國音頻品牌森海塞爾大中華區商務通訊銷售總監趙小川對《國際銳評》說,“中國市場充滿活力和機遇,不僅是新項目的搖籃,更是創新技術和產品成長的沃土”。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對外开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开放,穩步向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开放推進。簡單來說,就是國內的經貿規則要與國際接軌,以適應建設更高水平开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要求。這一點在全會上也得到強調。《決定》要求穩步擴大制度型开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等。外界普遍認爲,這意味着制度性交易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國際貿易和投資將更加自由和便利化;中國將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國際經濟,讓中國大市場成爲世界大機遇。

  這其中,全會對擴大利用外資作出的重要部署,以及裏面蕴含的“加減法”,尤其受到外資關注。從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到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完善境外人員來華便利制度等,一“加”一“減”之間,外資能參與的領域變多了,外國人來華旅行、居住、醫療、支付等更方便了。另外,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准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這一“等號”,則爲他們提供了更加公平开放的競爭環境。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6870家,同比增長14.2%;吸引外資規模近5000億元,處於近10年來的高位。這是對中國營商環境的認可,也是對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开放投下的信任票。

  擴大對外开放,不僅“請進來”,也要“走出去”。如今,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爲代表的中國“新三樣”走俏海外市場,增加了世界的優質供給,也推動了當地經濟轉型升級。而中國發起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給世界帶來了巨大改變。10多年來,這一倡議吸引世界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決定》提出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無疑將爲世界發展注入新動能,爲各國民衆帶來更多福祉。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爲全球治理帶來了新氣象。《決定》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中國用行動證明:所追求的不是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

  “觀察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推進,以及西方可以學到什么,都非常有啓發。”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這樣評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可以預見,中國將堅定以高水平對外开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並向世界釋放越來越多的开放紅利。

  (國際銳評評論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國際銳評丨中國改革新藍圖釋放开放新紅利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