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文化 講述中國故事(走近中國文化·架起友誼橋梁)
3個月前

  一件件匠心獨具的木雕作品,一首首余音繞梁的古箏樂曲,一道道別有風味的中國美食……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友人,因爲種種機緣深深愛上中國。他們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架起友誼的橋梁,推動文明交流互鑑。

  法國木雕創作者吉揚·布伊素——

  “中國藝術帶來很多啓發”

  本報記者  劉軍國

  今年37歲的吉揚·布伊素來自法國圖盧茲,已在中國生活多年,並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大地”。“這個名字寓意根系大地、生生不息。這也是我對生活的追求。”他說。

  布伊素在大學學的是當代藝術,立志做一名藝術家。爲汲取更多創作靈感,2010年,23歲的他從家鄉出發,开啓周遊世界的藝術探尋之旅。“我第一次到北京就遇到了一見鐘情的中國姑娘。”布伊素說,這段緣分讓他成了“中國女婿”。

  2012年,布伊素與妻子到杭州遊玩,雷峰塔內《白蛇傳的故事》木雕壁畫讓他駐足良久,“我被這件作品傳神、生動的造型和豐富的表現手法所吸引。東陽木雕和我在歐洲看到的木雕完全不一樣。可以說,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么真實細膩的東陽木雕作品。”當時,布伊素就暗下決心,立志學好東陽木雕技藝。

  東陽木雕因產於浙江東陽而得名,是傳承千年的木上巧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朋友的引薦下,布伊素找到了參與雕刻《白蛇傳的故事》木雕壁畫的技師之一——中國木雕藝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陸挺豐。感受到布伊素求藝的滿腔誠意,陸挺豐決定收下這個外國徒弟。

  “我每天早上7點多就從家裏出發,常常要在工作室練習到傍晚。”從2013年开始系統學習東陽木雕技藝起,這些經歷便成了布伊素求學路上最深刻的記憶,“在木頭上雕刻,比在紙上畫畫難得多。這些看似簡單的技藝,實際上手操作後才知道有多難。”布伊素除了在工作室練習,還在家裏專門安排了一間“練功房”用來加練。日復一日,他的雕刻技藝突飛猛進。

  “我很享受雕刻的過程,全身心投入其中讓我感到愉悅和輕松。”有了一定基礎後,布伊素毅然辭去工作,專注於木雕創作。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作出不少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作品,掛在工作室正中央的京劇臉譜木雕就是其中之一。

  這件木雕作品在傳統戲劇臉譜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入了歐洲文化元素,比如臉譜上的皇冠是巴洛克風格,兩鬢則用塑料材質的裝飾球輔以羽毛點綴。“看似混搭的風格頗具藝術美感,我將歐洲和中國藝術手法相融合,讓中國古老的戲劇人物形象在現代文化語境中展現出蓬勃生命力。”布伊素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類似的作品在他的工作室內比比皆是。

  今年是布伊素扎根中國的第十四個年頭。“高鐵交通網絡遍布全國各地,打开手機就能打車、支付……”布伊素表示,中國每年都有新變化,“我想邀請更多親朋好友來中國看看。”因木雕與東陽結緣,布伊素也愈發喜歡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小城,“東陽的文化、教育環境好,生活在這裏很幸福。”

  “中國藝術帶來很多啓發。”在東陽,布伊素還在繼續“雕刻”着自己的藝術夢想。談及未來,他的心中已早有規劃:“我要學習更多的中國藝術,爭取學成後傳播到法國,爲促進兩國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泰國留學生阿夢迪拉——

  “感受中國傳統音樂哲思”

  本報記者  戴楷然

  電視節目中,北京語言大學國際中文學院漢語言專業泰國留學生阿夢迪拉身穿泰國傳統服飾查克裏,輕輕撥動箏弦,奏出悠揚悅耳的《茉莉花》旋律……

  阿夢迪拉今年21歲,是一名大二學生,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她從小就對音樂感興趣,中學時在中國電視劇中第一次看到古箏演奏。“我記得劇中的演奏者儀態優雅,仿佛在用古箏輕柔地向觀衆講述一段故事。”阿夢迪拉回憶說,那段表演深深打動了自己,“來到北京語言大學讀書後,我發現學校裏有專門面向留學生的古箏學習小組,就第一時間報了名”。

  進入學習小組後,阿夢迪拉如愿以償。“我特別喜歡古箏婉轉悠揚的聲音,它總能讓我沉浸到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意境中,感受中國傳統音樂哲思。”阿夢迪拉投入很多課余時間認真練習,逐漸掌握了多種不同的彈奏指法。“有些指法很難掌握,老師總是耐心地指導我們,給我們充足的練習時間,還經常鼓勵我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阿夢迪拉就獲得了上台表演的機會。

  “我當時演奏了《書韻》,是傳統樂曲《高山流水》4首小曲中的一首。這首小曲很有節奏感,傳達出一種昂揚向上的情感。”回憶起第一次上台表演的經歷,阿夢迪拉表示,上台前她心裏特別緊張,但是走到舞台上坐定,手指放在箏弦上,她心裏頓時便安定了下來。隨着第一個音符輕快跳出,她出色地完成了演奏,“那次表演很順利,我獲得了老師和許多朋友的稱贊,讓我收獲了更多自信。”

  通過學習古箏,阿夢迪拉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學習樂曲前,老師總會向我們介紹樂曲的文化背景。比如學習《高山流水》時,老師就向我們展示中國的自然風光,讓我們想象着在美麗的山水之間彈奏,還給我們講述了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故事,讓我對這一樂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阿夢迪拉說。

  阿夢迪拉表示,不同地域的古箏樂曲需要不同的表現方式,南方樂曲輕柔舒緩,北方樂曲昂揚爽利,這也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在學習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這些優美的古箏樂曲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每次演奏古箏都讓我更加貼近中國文化,感受它的優雅與魅力。”

  除古箏外,阿夢迪拉在課余時間也會聽二胡、琵琶等中國傳統樂器音樂會。在她看來,中國傳統樂器種類繁多、各有特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統樂器到文字繪畫,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深入學習和探索。”阿夢迪拉表示,隨着近年來泰中兩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她計劃繼續精進古箏技藝,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努力成爲增進兩國了解、促進民心相通的青年使者。

  德國餐吧主理人馬丁·辛肯斯——

  “中國美食總能帶給我驚喜”

  本報記者  姜  峰

  在社交媒體視頻中,一名金發碧眼、深目高鼻的德國小夥子,操着一口地道的重慶話,和網友分享當地美食和日常趣聞。他就是馬丁·辛肯斯,重慶一家德式餐吧的主理人。來華8年,辛肯斯笑稱,自己早已融入重慶,甚至在回到德國時,還會習慣性地繼續帶着“中國範兒”。

  說起和中國的緣分,要追溯到辛肯斯小時候,他因爲玩電子遊戲與中國美食結下了不解之緣。“印象最深的就要數在遊戲裏第一次知道了包子這種食物,真是太有趣了!”在英國上大學期間,辛肯斯便开始陸續打卡當地的中餐廳,從北京烤鴨到各式粵菜,都成了他的最愛。2011年大一暑假,辛肯斯主動報名前往中國上海實習,自此开啓了在中國的美食文化之旅。

  初到上海,繁華的摩天大樓與充滿煙火氣的市井小巷交相輝映,給辛肯斯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天清晨,他都會准時去樓下的早餐店买包子喫。“那兒的包子有非常多不同口味的餡料,甜的、鹹的,我最喜歡紅豆餡的。”辛肯斯說,口感豐富、色香味俱全的包子觸動了他的味蕾,讓他下定決心嘗遍中國美食,“中國美食總能帶給我驚喜”。

  小籠包、餃子、蘭州牛肉面、重慶豌雜面……一道道中國特色美食被辛肯斯列入美食打卡清單。從東到西,由北至南,辛肯斯在中國的美食足跡越走越遠,並用短視頻記錄下一路的見聞趣事。在視頻中,他會沿着318國道川藏线欣賞四川甘孜美景、品嘗當地小喫;也會在重慶的街邊捧起一碗豌雜面,和網友闲聊一句“我也很喜歡喫辣”。

  2015年,辛肯斯與同在英國讀書的妻子結婚,並與妻子來到重慶生活。在重慶,辛肯斯不僅喜歡上重慶火鍋的熱辣滾燙,更愛上了街邊的煙火氣和重慶人的豪爽耿直。“重慶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生活中,他既喜歡沿着江灘公園散步,感受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愜意;也喜歡打卡網紅景點,感受這座城市的未來感;更喜歡探訪古鎮老街,品味中國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底蕴。

  在對美食生活的不斷嘗試與探索中,辛肯斯萌生出开一家餐廳的想法。2016年,他與合夥人一拍即合,在重慶开起一家德式餐吧,並先後在川渝兩地有了7家門店。和其他西餐廳不同,辛肯斯的德式餐吧在菜品設置上,既兼顧德國菜的原始味道,又在配料及細節處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作出調整。“在德國,喫肘子要配酸黃瓜和酸菜,但在重慶,肘子是可以搭配辣椒醬或者辣椒粉的。”他說。

  接下來,辛肯斯還計劃繼續在中國各地擴展業務。“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互聯網、新媒體發展更是日新月異。”這些年,辛肯斯經常會和親友講述他在中國的故事。“他們非常喜歡聽我分享,覺得我在中國的每一天都是新鮮有趣的。希望能通過我的宣傳和介紹,吸引更多朋友感受中國美食文化的魅力。”

  (張洋洋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4日 17 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感知中國文化 講述中國故事(走近中國文化·架起友誼橋梁)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