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黨政高官扎堆訪華 如何解讀近期中日外交升溫態勢?
1個月前

  

  6月8日,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旗下的“鑑真號”輪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舉行首航儀式。該輪定期往返於上海、大阪和神戶。  新華社發

本報記者  廖勤

一周多來,日方政要似乎开啓了一場訪華“接力賽”,從厚生勞動大臣到自民黨總務會長再到國會衆議院副議長,都在時隔多年後密集到訪中國。幾乎同期,中國副外長也造訪日本,與日方舉行4年半來首次战略對話。緊接着,中日外長本周還有望在老撾舉行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上接觸。

如何解讀近期中日外交的升溫態勢?日方高官紛紛訪華又釋放怎樣的信號?是否預示岸田內閣上台後“半冷不熱”的中日關系出現新動向?

看點紛呈

縱觀這波日方政要“訪華潮”,可謂看點紛呈。

從相隔時間看,距離日本各方上次到訪中國幾乎都已時隔6年。

對厚生勞動大臣武見敬三來說,這是2018年7月以來日本厚勞相首次訪華。自民黨總務會長森山裕坦言,這是他時隔6年再度訪華,“充分感受到中國的快速發展和經濟活力”。日本國會衆議院副議長海江田萬裏此次率朝野跨黨派議員團訪華,也是2018年時任衆議院議長大島理森訪華後,日本國會領導層首次訪華。

從幾位來華“主角”看,官職各異,政治“光譜”有別。

厚勞相武見敬三去年首次入閣,負責勞動與社會保障等事務。據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上海市日本學會顧問吳寄南介紹,自民黨派系未解散時,武見敬三屬於麻生派,過去對華態度偏於強硬,是“新國防族”領軍人物。

自民黨總務會長森山裕深受首相岸田文雄的信任,對華態度相對平和。總務會長是自民黨三大要職之一,能影響黨內重大決策。森山裕與岸田的密切關系及其黨內地位,引發外界對此訪的特別關注。

海江田萬裏也是日本政壇“高能”人物,目前不僅是衆議院副議長,還是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首席高參,多年前更是該黨前身民主黨的黨首。在對華關系方面,海江田是知名的“中國通”,對華友善,能講流利的中文,在中國古詩詞方面頗有造詣。

從行程安排看,武見敬三較爲精簡,訪華3天,僅到訪北京一地。森山裕和海江田萬裏的行程都持續5天左右,前者到訪上海、長沙、北京,後者除北京之外還計劃參訪西安。

從訪問內容看,三者各有所專,又涉獵廣泛。武見敬三專注於衛生健康領域的合作;森山裕側重推動黨際交往;海江田萬裏着力恢復已停滯多年的立法機構間的交流。

除了與對口的中方主事官員會晤外,日方高官此行還與其他中國高層官員會面,觸及中日關系中更廣泛的議題。

比如,7月23日,中國外長王毅與來訪的森山裕舉行會談。會見持續40分鐘,森山裕請求中方在恢復日本牛肉對華出口方面進行合作。王毅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台灣問題等闡明中方立場和關切。

在日本高官密集訪華之際,中國官員也赴日與日本同行進行交流。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7月22日至23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應邀赴東京同日本外務事務次官岡野正敬舉行中日战略對話,並與日本外相上川陽子會面。這是自2020年1月以來時隔4年半首次舉行中日战略對話。

“四力”驅動

由於新冠疫情阻隔、岸田內閣對華政策倒退等因素,中日各層級交流曾冷卻多時。如今,時隔多年後,中日之間何以重新迎來一波“外交熱”?

吳寄南認爲背後有四重力量驅動。

首先,這是雙方落實去年11月中日領導人舊金山會晤共識的具體行動,旨在通過各層級的對話溝通,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從日本經濟界組團訪華到中國副外長孫衛東、中聯部部長劉建超先後訪日,再到中國總理與日本首相在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一對一會談,“自舊金山會晤以來,中日政府間各層級交流已出現陸續恢復的積極勢頭,爲近期日本政要的密集訪華作了前期鋪墊,這波互動堪稱這一過程中的一個小高潮。接下來,在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中日外長預計也會有交流。”

從中國方面來說,“中國在堅持原則、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礎上順應形勢,秉承善鄰方針,通過溝通交流穩定中日關系,使其重歸健康發展軌道。這也是亞洲兩大經濟體對地區和平發展應當負有的責任”。

其次,這是日本有識之士敦促岸田內閣糾正外交失衡的結果,表明“對美一邊倒”的親美疏華路线已經引起精英界的憂慮和抵制。

再次,這是日本財界希望爲兩國經濟交流創造良好氛圍並持續推動政府採取實際行動的結果。

當下,日本雖然股市繁榮,但總體消費疲軟,經濟增長處於“超低空飛行”狀態。作爲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經濟向好勢頭有目共睹,也日益受到日本重視。

最後,這也是美國大選背景下日本當權者擔心美國政壇巨變,爲防止陷於外交困境而採取的預防措施。

三大利好

談及訪問成果與影響,吳寄南認爲,這波訪問潮將給中日關系帶來三大利好。

其一,逐步改善兩國關系氛圍。

近年來,各種民調顯示,日本民衆對華親近感持續低迷。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兩國間交流頻度、層次“雙低”狀態有關。增信釋疑、改善輿情對於推動兩國關系重回正軌非常重要。

其二,推動兩國高層开展战略溝通,彌補信任赤字。

在這次密集訪華的日本政要中,既有執政黨自民黨的中堅骨幹,也有在野黨的資深領袖,更有像自民黨總務會長森山裕這樣深得岸田倚重的重量級政治家。“日媒評論,森山此行估計會在兩國領導人之間傳話遞信,爲高層進一步溝通牽线搭橋。”

其三,秉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針,推動雙邊關系破障除冰,企穩向好。

此次日本政要訪華涉及兩國在衛生健康、議會對話、黨際交流等領域的合作,這些既是支撐中日關系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雙方較易取得共識、展开合作的領域,從這些領域入手逐步向政治、外交等領域延伸,有助於解決兩國關系的敏感問題。

“水溫”幾度?

然而,就在日方政要扎堆訪華、中日交流趨於活躍之際,一些驅之不去的陰影仍籠罩着中日關系。

本月,日本發布2024年度《防衛白皮書》,聲稱日本面對二战以來最嚴峻的安保環境,要通過與“盟國和志同道合的國家進行合作與協調”來應對中國,還提到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存在升級可能。

上周,日本海上保安廳與台灣“海巡署”舉行了自1972年日與台當局“斷交”以來的首次聯合海上訓練。此外,日本還增加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活動,頻繁與美、韓、菲等國舉行聯合軍演,甚至還拉上一些北約成員國首次在空中展开聯合演練。

如果給中日關系“測溫”,現在“水溫”有多高?未來是升是降?

“中日關系目前似乎處於微溫狀態。”吳寄南說,兩國關系不可能迅速擺脫岸田內閣親美疏華路线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岸田內閣並未從战略層面調整對華政策,只是綜合考量內外因素後作出的策略性調整。

對於中日關系前景,吳寄南認爲,既要保持審慎,又不能失去信心。

 一方面,中日關系仍面臨諸多變數,包括日本政局不確定性、日本右翼勢力多方攪局,特別是在台灣、南海等核心利益問題上挑釁中國,使得雙邊關系未來仍可能出現反復。

另一方面,中日關系依然具有一定的韌性與穩定性。“中日邦交正常化50多年來,兩國間長期交流合作形成的紐帶不是輕易就能切斷的。”

如果把中日關系比作一艘“航船”,它有“羅盤”(四個政治文件)、“護欄”(危機處理機制)、“壓艙石”(經貿、人員往來),可以確保這艘“航船”不至於偏航、顛簸甚至傾覆。

“總體來看,中日關系仍處於爬坡過坎的艱難時刻。”吳寄南說,未來如何走,關鍵在於日本當局如何選擇,能否順應潮流、人心,回到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所確定的方向上,將“互爲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落到實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日本黨政高官扎堆訪華 如何解讀近期中日外交升溫態勢?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