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徽章,傳遞團結與友誼(奧運縱橫)
3個月前

  當地時間7月29日,巴黎塞納河畔,一名遊客(右)在佩戴徽章。

  本報記者 陳晨曦攝

  “請問你有徽章嗎?”這是在巴黎奧運會賽場內外經常聽到的一句“問候語”。人們相聚在五環旗下,小小的金屬制徽章成爲溝通情感的“橋梁”,增進了互動與交流,傳遞着團結與友誼。

  4年一屆的奧運會,許多在國際賽場上早已熟識的運動員相聚在此。中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准備了不少徽章,成爲最佳“伴手禮”。日本、德國等體育代表團的運動員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曬出徽章以及與馬龍、孫穎莎的合影,興奮之情洋溢在文字之中。

  中國滑板運動員崔宸曦的比賽證件掛帶上,早已掛滿了各式徽章,“我會特意把徽章帶出來和別人交換”。幾天的時間,崔宸曦收獲頗豐:“我和幾十位運動員交換了徽章。我把它們收集在一起,就是收藏一段美好的奧運回憶。”

  幾位中國網球運動員也在奧運村收獲了豐富的“藏品”。張之臻來到奧運村後,和同伴騎着車去換徽章。“平時沒有機會見到這么多不同項目的運動員,換徽章的過程挺开心。”他的球包上掛着不少徽章。

  “奧運會前,我很期待能和其他體育代表團的運動員通過這種方式交流,交換徽章屬於奧運會獨有的文化。”賽事剛开幕,中國網球運動員王欣瑜就在早餐時間換到了十幾枚徽章。“一提到換徽章,大家都會微笑着互相打量彼此證件上的徽章,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王欣瑜還將在奧運村繼續擴大“收藏”,“我有40枚徽章,可以充分交換,很期待最終成果”。

  在擊劍賽場,一名來自西班牙的志愿者在證件掛帶上別着一枚熊貓樣式的徽章,十分精致好看。“這是我和一位中國記者換的,它太可愛了。”該志愿者說。

  “在賽會中,徽章早期用於身份識別,以區分運動員、裁判員等。1924年巴黎奧運會建成了奧運歷史上首個奧運村,促進了運動員交流,爲徽章交換創造了理想條件。”奧林匹克文化研究專家郭磊說,“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我們舉辦了奧林匹克徽章文化周,設立了徽章交換中心,爲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7月29日,在巴黎塞納河畔,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蒙牛推出的紀念徽章受到參觀者的青睞。但獲得徽章卻並不“容易”,活動組織者爲了鼓勵公衆參與體育運動,在一條用15萬個回收牛奶盒打造的跑道上安排了競速跑比賽,獲勝者可以獲得一枚徽章。“徽章很精美,而且是我通過比賽贏得的,更有意義。”一名來自加拿大的遊客將徽章別在了衣服上。

  在巴黎東北部的龐坦地區,一片“奧林匹克收藏者區域”吸引了衆多徽章愛好者。郭磊說:“來自世界各地的徽章愛好者在這裏進行交流。很多奧林匹克文化的愛好者,就是從一枚小小的徽章收藏开始的。”

  國際奧委會文化與奧林匹克遺產委員會委員侯琨這次帶着女兒來到了巴黎,他們與志愿者進行了徽章交換。侯琨說:“徽章的品類不斷豐富,一些國家和地區代表性建築、代表性服飾等元素會融入徽章中,這些徽章也成爲文化交流的載體。”王欣瑜拿着一枚毛裏求斯的徽章,高興地說:“我喜歡小衆一點的徽章,這枚徽章上的小動物特別可愛。”

  一枚小小徽章,拉近了彼此距離,傳遞着團結與友誼,爲奧運會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本報記者陳晨曦、季芳、劉碩陽、李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小小徽章,傳遞團結與友誼(奧運縱橫)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