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旺季,營業額卻處淡季”
1個月前

這是靈獸第1505篇原創文章

“現在也不敢想象等到了淡季,生意會差成什么樣。”

作者/晴山

ID/lingshouke


1

“根本就賣不動”

“春節剛過時,生意就开始冷清了起來,當時期盼着五一、暑假的到來,沒想到的是,暑期旺季來了,但營業額卻倍感讓人壓抑。”燕子對《靈獸》訴說着自己便利店暑假的經營現狀。

“今天的營業額依舊是沒過千,哪想到現在开個店有這么煎熬,在暑期旺季生意都這么淡,也不敢想象等過了暑期,到了淡季,生意會差成什么樣。”燕子稱。

“昨天开門營業20多個小時,但營業額只有800多元,其中還包含了兩條多香煙的營業額,若按照便利店20%的利率來算,房租都不夠。”燕子感嘆道,今年暑假算是开店以來生意最差的一年暑假了,往年暑期的營業額平均下來都在三四千左右,今年的營業額讓人看着都發愁。

燕子的店开在山東的一個四线城市,在社區底商开了近8年,面積大概有8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5500元,店內大概有2400個SKU。

“开店這些年,今年整體生意相比之前差了很多。”燕子稱,按照往年的經驗看,進入6月營業額就开始慢慢上升,直到暑假旺季營業額也都還不錯。“但今年不比往年了,店裏也沒有什么人,半天不見人進店,就算是有顧客進店,大部分都是买包煙就走了,要么就是买一些應急的商品,店裏的其他商品看都不看一眼。”燕子無奈地說。

據燕子所說,她的便利店也开通了網購平台,“线上網購的訂單比线下到店的訂單都多,像紙巾、牛奶、啤酒、洗衣液、大米等,买什么的都有。”

“在同行交流群裏,大家對於线上平台也有不少意見,有些老板稱,像這些網購平台我們就不應开通,一單又沒有多少提傭,還影響店裏生意。”燕子稱,“可話又說回來,你不开通,別人开通了,像我們這條街上十米不到就會有一家,消費者不在你這裏下單也會選擇在其他家下單,有單總比沒單好,所以還不如先开通着。”

“雖然开通了线上,但线上的競爭更大,我們也競爭不過线上超市或者一些零食店,比如說我們實體便利店裏邊,百事可樂2.5元一瓶,像有些大超市經常促銷或者活動價就是1.5元一瓶,我們紅牛6元一瓶,人家能便宜一半還多。自己店裏的利潤款,在別人家是低價引流款,還怎么跟人家競爭。”燕子無奈地稱,之前暑期店裏的啤酒賣得也很多,現在根本就賣不動。

2

“現在真是守着回憶過日子了”

“像之前轉店的都是集中在年前或年尾,但今年在旺季开始的6月份,也是一年之中的旺季,現在同行交流群裏三天兩頭就有轉店的信息,有的甚至連轉讓費都不要。”2006年开始,就在北京开店的老張稱。

“在疫情之前,我都不怎么喜歡過夏天,一到夏天感覺自己累的都不行,不是在運水就是在運水的路上,一天來回好幾次,兩米多長的大冰箱裝幾十箱飲料和礦泉水,前一天裝得滿滿的,第二天都不夠賣,那個時候的旺季也能賺到錢。”老張回憶着說。

據老張所說,自己生意好做是從2006年自己开店到2013年這幾年,貨走得很快,也真正能賺到錢,但過了2013年後,生意就越來越差了,直到現在大家叫苦連天,勉強維持。

“整個上午也就賣了幾包煙和幾瓶水,雪糕、冰激凌根本就賣不動。前兩天一位顧客在冰櫃拿了一個冰激凌,一看賣的比一些零食折扣店要貴,又直接給放了回去。進價不斷漲錢,賣家還賣不上錢,生意做起來真是越說越心酸。”老張一邊搖頭一邊說着,“今年北京這邊的便利店反正不好做,現在真是靠守着回憶過日子了。”

老張從自己的角度總結了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的原因:

一是,競爭加劇。

“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附近的便利店從原來的三五家店增加到了現在十幾二十幾家店,而隨之營業額也越來越低,甚至有時候幾百塊錢。此外,同行之間的明爭暗鬥也厲害,無意之間就使得毛利越來越低。”老張稱,以前自己都是凌晨兩點左右關門,現在經常熬到凌晨四點多才關門,每天營業時間差不多20多個小時,可想而知,競爭壓力有多大。

“現在生意好的時候,能做到三四千,不好的時候只有幾百塊錢,勉強能夠交房租、水電就不錯了,想有多余的錢,就非常困難了。”老張說。

他稱,現在不僅僅要跟周邊的同行去競爭,還要跟线上的超市、折扣店、零食店去競爭,而且周邊的线上超市越來越多了,萬單店也越來越多了,競爭之大可見一斑。

二是,

現在很多人的收入越來越低,在开支上也就越來越謹慎了,這也就導致了很多高檔香煙越來越難賣,積壓在了店裏。

“除了以上之外,雖然今年便利店的生意難做,但依舊有不少人參與進來,這也導致競爭壓力更大了。”老張解釋着說,“近幾年失業的人不少,大家闲着沒事幹,總得找點事情來做,开便利店就成了大家的主要選擇之一。”

3

便利店如何應對強勁對手?

“便利店近年來遇到了強勁的對手,除去電商的競爭,現在對其影響較大的算是零食折扣店了。”便利店業內人士楊洋(化名)對《靈獸》表示,“現在各類量販零食店遍地开花,搶了很多便利店的市場份額,賣零食是之前很多便利店的一個重要的利潤點,但現在被價格低且品類全的零食店搶走了不小份額。”

“有些便利店的零食、水飲會佔一天銷售的30%以上,但現在看,很多經營者的數據,賣不動成了主音調。”楊洋稱。

他表示,在大環境不景氣、的當下,現在中高檔煙也不好賣,特別是20元以上的煙,是一個分界點。

“這與各種因素下導致的有關系,很多人抽不起好煙,只能換成價格便宜一些的低、中檔牌子的香煙。但對於商家來說,賺錢的就是高檔煙,中低價煙其實利潤並不高。”楊洋說。

另外,現在對於很多便利店的的經營者來說,增加品類也很困難,“比如,想增加些熱食,例如、烤腸等,來提升銷售,但問題是周邊全是小喫快餐店,嚴重內卷之下,估計也买不好,而且增加這些東西之後,也會隨之增加成本和損耗。”

楊洋稱,現在與一些便利店經營者交流時,大家確實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有些有實力的就去涉足零食店、折扣店了,有些扛不住的,加之房租壓力又大,也只能關店或轉讓了。

其實,沿着時間軸往上看,傳統零售業態面對折扣店競爭的案例也不少。

例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硬折扣店在美國如雨後春筍般遍地开花,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便利店巨頭7-11,最初選擇與零售巨頭沃爾瑪相似的战略,放棄高毛利,將店鋪开設在成本較低的加油站,試圖以低成本來獲取市場份額。

然而,這種策略最終讓7-11陷入困境,甚至不得不被日本公司收購。

隨後,在新領導鈴木敏文的帶領下,7-11开始重新調整策略。7-11意識到,自己與硬折扣店的競爭並不在一個層次上,因此,低成本的策略無法爲他們帶來競爭優勢。

隨後,7-11开始放棄低成本,轉向在城市內密集开設門店,以便利性吸引消費者。通過售賣鮮食來提高毛利,同時通過單品管理實現高周轉。這樣的策略選擇使得7-11與硬折扣店成功進行錯位競爭,最終在市場上與之分庭抗禮,各佔一席之地。

從7-11的案例來看,業態的競爭是一個全面考驗經營者智慧和韌性的復雜過程。商業競爭並非單純的“價格战”,而在於找到自身的優勢,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准確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對此,業內人士對《靈獸》表示,在國內的零售業中,便利店和量販零食店看似是在同一賽道上競爭,實質上卻並非如此。零食店通過專業的後台運營和供應鏈,已經將便利店高毛利的品類引流走,使得便利店的經營非常艱難。因此,便利店需要進行轉型,以更好的地理位置和品類差異去做差異化競爭。

比如,爲消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商品,加上低折扣的商品,來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

也就是說,便利店需要放大其地理優勢,並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才可能在競爭加劇的當下,找到生存之道。(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暑假旺季,營業額卻處淡季”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