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重新審視後柯時代的第三勢力
2個月前
名家論壇》吳崑玉/重新審視後柯時代的第三勢力
柯文哲一系列司法案件的接連爆雷,以及他與他的民眾黨荒腔走板的回應,預示著過去十年以他為核心的第三勢力已在崩解。如果早三個月,柯文哲被押進北檢,場外叫個兩、三萬人出來聲援,不無可能,但現在三天下來,多半只有兩、三百人,至多四、五百人。顯然政治獻金案的延燒,重擊了小草們對民眾黨高層的信任,讓大家認清,「推開藍綠高牆」的口號背後,柯文哲其實在「自建白色巨塔」,而且這個塔的金流全都在向高層集中,在高層圈內分配。這些事件使得眾人對第三勢力的未來感到憂心,紛紛展開討論,但更需要的其實是沉思,沉思台灣到底需不需要第三勢力?為什麼需要第三勢力(Why)?需要什麼樣的第三勢力(What)?怎麼組織起新的第三勢力(How)?等一系列更根本的問題。因為近日被問多了,故不揣固陋,在此提出若幹個人淺見。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第三勢力」,基本上就是非藍非綠既有大黨以外的政治能量。四十年前叫作「遊離票」,約10%~20%。三十年前曾演化為新黨,二十年前又演化成親民黨,曾經有466萬票,36.84%的實力。其後逐漸在藍綠夾殺下萎縮。十年前太陽花學運,催生出柯文哲,再演化為民眾黨,這次大選中催出約370萬票,得票率26.46%。所以,選舉操盤手們多半非常關注第三勢力,因為對於40%的民進黨,333%的國民黨而言,第三勢力的興衰足以左右大局。而第三勢力的操盤手也相當精明,亟思如何善用這種「關鍵少數」以左右政局,因此誕生了現在這種混亂不堪的政治型態。
混亂的根源,其實就是第三勢力的操盤手們太現實也太精明,沒有在想長遠的規劃,而是整天在想如何利用自己的關鍵少數,在藍綠夾縫中生存,甚至謀取利益與成長空間。創造議題,維持聲量,每天開記者會,變成日常運作的主要工作,但更核心、更深隧的思考卻付之闕如,所以常被羞辱為「沒有中心思想」。問題是,什麼叫「中心思想」?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台灣優先?民主自由?兩岸和平?居住正義?這些議題既重要也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口號或議題,的確在某些群體中佔有核心地位,但放到總體中又僅是部份人群關注的重點。以居住正義而言,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是重點,但照主計處統計,全台灣家庭住宅權屬分配為自有者,約佔全體住宅總數84.5%,亦即買不起房子的人約15%,任何打房政策,都會先打到那85%,才可能惠及那15%,所以強大抗拒力與反彈是必然的,而打房政策也因此是很難徹底生效的。
這是不論那個政黨或執政者,都必須面對的邏輯吊詭。「反」很容易,但「做」很難。「愛有排他性,恨有連結性」,所以「反」能快速聚合仇恨,但「做」卻會到處得罪人。所以不論第幾勢力,都在忙於經營「反」,而吝於思考「做」。執政的民進黨樂於反中共,反國民黨;第二大的國民黨只關心反「塔綠班」民進黨;第三大的民眾黨也很現實的與第二大國民黨聯手反第一的民進黨。大家都在玩1+1>1的簡單數學政治計算,而不是專注於「改善」複雜的社會爭議與陳年老案,因為那超出政治人物們的腦容量。問題是,「反」只能打擊缺陷,只能鬥掉錯誤的人,卻不能改善問題。講個不那麼政治正確的話,就算兩岸和平穩定,民主烈士們沉冤得雪,咱們家門口的水溝還是不夠深,也沒人來掏,時雨量超過60就一定淹水,你「反」掉三任市長,兩任總統,還是解決不了這條小小的水溝啊?!
正是由於第一、第二兩大黨,都精於政治算計,忙著用「反」來擴大自己的支持能量,第三勢力如果還是聚焦於「反」,那就是在與兩條大鯊魚在紅海中纏鬥,每天演「小蝦米鬥大鯨魚」的傳統戲碼,就算鬥贏了還是長不成超級大龍蝦。第三勢力反而應注意那些兩大黨不屑碰觸,但一般人民有感的工作。舉個例來說,第三勢力可以去找一些建築師與營造廠,覓地來蓋都市周邊的社會住宅,房價比市場行情少一個0,並訂立契約制止炒作。十年前曾協助柯P選市長的團隊中,便有人提出過,若幹廢棄的校地,可以用來蓋青年住宅,租或買都有限制條件,形成青年商圈,還可帶動周邊人潮消費。但這些人後來都被柯市府拒於門外,市長寧願去陶朱隱園陪大老闆唱歌,也不願做出根本改變。
換句話說,第三勢力應該是站在台灣本土立場,保衛台灣民主自由體制,對國家認同,但不那麼對執政者百依百順的「忠誠反對黨」。對第一、第二大黨,可以溝通,可以政策合作,但沒有誰喫掉誰的可能,意即不該再出現什麼「國親合」、「藍白合」這種議程,走出家門的自立創業者,不能老想著被大公司收購,沒有這種意志,就不要成立第三勢力。
其次,第三勢力要能站得住腳,就必須做出讓人覺得這個「第三」真的不一樣,真正有價值的成果。而在資源稀少的狀況下,那不會是大型建設之類的偉大工程,而是卡爾巴柏說的那種「細部工程社會學」。整個人類社會的推進,多半不來自那位領袖人物英明神武的偉大藍圖,而來自許多人不停的「發現」,與細微「改進」的累積。這點細看科技史便可明瞭,現代電腦源自於圖靈,但圖靈當年只是想設計一台機器來改進解碼能力與計算能力。賈伯斯的蘋果智慧型手機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他原始想法可能只是覺得,為什麼不能讓電腦與通訊結合,人人身邊有個更好用的工具?改進社會需要的不是那些懂得搶先佔位的大佬與聰明人,就像「元宇宙」,藍圖宏大,一提出來便有幾百家公司搶位,想當「風口上的豬」,結果風還沒起來,豬都已經就位了。第三勢力大可瞄準許多細微但沒人注意的改善工作,例如讓不良於行老人更便於行動的外骨骼或機器人,而不是跟著政府或大黨去吵長照給付。
也就是說,第三勢力之所以能贏得人們肯定與支持,需要的是走在科技前沿,觀念與技術不斷創新,而不是走回舊路。誰說地方黨部一定要走Cell或Branch那種傳統黨部?不能是咖啡廳附設黨部嗎?不能用Line做黨組織嗎?動員黨員一定要喫喫喝喝或造勢活動嗎?不能像慈濟或嘉邑行善團一樣修橋補路嗎?或者關心全民防衛,組織黨員受民防訓練,幹部受防災士訓練,成為有組織的民防主力嗎?再或者填補老服長照的空缺,做社區日照或社區老服嗎?其實,這個社會仍有許多空間,需要大量人力來填實,而這些細部工程,正是第三勢力的藍海。
所以,我完全不想談柯P與民眾黨的未來,這個專注於政治操作的單位,已經背離了改善社會的理念,專注於黨高層的聚斂。未來的第三勢力,沒有柯文哲與民眾黨生存的空間,他們是第三勢力的恥辱柱,是該做成跪著的秦檜像,讓人們引以為誡的對象。就像電影蘇乞兒的那句台詞,第三勢力能有多少力量?決定於執政者做得好不好,決定於第二大黨行不行。但第三勢力要真能成為一股勢力,必須放下政治鬥爭,放下過多的敵我意識,尋找到自己的藍海,而且還能集合各種社會力量進行協作。誰說台灣社會不能協作?太陽花、青鳥,怎麼辦起來的?不正是靠各方人馬的協作嗎?反之,如果有人老想獨攬功勞,指揮全局,那他就很可能是下一個柯P。台灣永遠會存在著第三勢力,但第三勢力能否成長茁壯?取決於領導者們的思維,夠不夠深刻?心胸夠不夠廣大?最重要的,能不能引導政策,「改善」人們的生活。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更多「京華城案搜索柯文哲」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單厚之/北檢救了柯文哲
名家論壇》朱駿/柯文哲的起落 堪為政壇炯鑒
名家論壇》鈕則勳/柯文哲無保請回 民眾黨能絕地大反攻?
名家論壇》黃創夏/因故無法視事?柯文哲結束了‧‧‧
關鍵字- 名家論壇
- 吳崑玉
- 柯文哲
- 政治獻金
- 無保請回
- 民眾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名家論壇》吳崑玉/重新審視後柯時代的第三勢力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