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下·日本政局 | 自民黨總裁選舉开鑼 九人參選規模空前
2個月前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 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12日發布總裁、即黨首選舉公告,候選人多達9人,創下紀錄。這場黨首選舉在自民黨去年底曝出“黑金”醜聞後舉行,可能產生日本最年輕首相,也存在產生首名女首相的可能性。

  熱門人選

  根據民意調查結果,新黨首最熱門人選包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現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和現任數字大臣河野太郎。日本首相由政黨提名、國會衆參兩院議員投票選舉產生,一般而言由在國會衆議院佔據多數議席的政黨黨首出任。本次選舉後,新任自民黨總裁按慣例將出任新首相。

這是1月26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日本第213屆國會开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姜俏梅攝

  石破茂現年67歲。這是他第五次競選黨首。他早年在銀行工作,從政38年來,涉足農業、安全、地方振興等多個領域,曾任自民黨幹事長、政策調查會長,獲稱“政策通”。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台9日發布民調結果,顯示28%的民衆支持石破茂出任自民黨總裁。在以往黨首選舉中,石破茂所獲自民黨國會議員的支持一直較少。

  小泉進次郎,43歲,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同父親相似,他打出“改革”旗號,稱將改變日本政壇面貌,解決一系列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媒體評論指出,小泉進次郎受到年輕人和女性歡迎,自民黨支持者最看好他。在NHK最新民調中,小泉進次郎的支持率爲23%,排名第二。如果他當選,將成爲日本最年輕的首相。但媒體指出,他的最大劣勢在於執政經驗相對欠缺。

  高市早苗,63歲,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這是她第二次競選黨首,試圖成爲日本首名女首相。作爲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門徒,她在安倍執政期間得到重用。高市早苗主張修改日本和平憲法,是參拜靖國神社的常客。

2021年9月17日,在日本東京,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部發表競選演講。新華社發(Pool圖片,津野義和攝)

  河野太郎,61歲,同樣出身政治世家,前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之子,曾任外務大臣、防務大臣。與石破茂相似,他在多個領域從政經驗豐富,在自民黨基層獲得的支持更多。上屆總裁選舉中,河野在普通黨員中的支持率佔優,而岸田文雄憑借自民黨籍議員的支持票最終當選。

  最新黨首選舉的其他候選人包括現任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外務大臣上川陽子、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林鷹之、前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

  混战局面

  按照媒體說法,這次自民黨總裁選舉最大特點是黨內派系的影響力明顯減弱,罕見地出現混战局面。以往參選人數最多5人,分別出現在2008年和2012年。

  由於黨內派系設祕密資金、喫回扣的醜聞重挫民意支持率,幾大派系紛紛宣告或決定解散,自民黨籍國會議員可以不遵從派系指示,自行選擇支持哪名候選人。

2020年9月12日,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石破茂參加公开討論會。新華社發(Pool圖片,沙爾利·特裏巴洛攝)

  投票定於27日舉行,計票同日進行。根據選舉規則,367名自民黨籍國會議員每人1票,各地地方議員、普通黨員和“黨友”、即注冊支持者所投票折合爲367票,合計734票,得票過半者當選總裁。如果第一輪投票無人得票過半,前兩名進入第二輪、即決勝輪。

  媒體預測,首輪選舉很可能無人票數過半。誰能在第二輪勝出,取決於能否獲得更多國會議員支持。屆時,國會議員票爲367票,基層票爲47票,即全國47個一級行政區每個地區一票。往屆選舉中,多次出現憑借更多國會議員支持而在第二輪逆轉的情況。

  因此,着眼於第二輪角逐,自民黨內早已暗流湧動,合縱連橫。原有派系、各路大佬、新老勢力持續在幕後角力。有日本媒體分析,無論誰最終勝出,組建新一屆內閣時仍需要招攬主要競爭對手入閣、安撫其他陣營。

  前總務大臣野田聖子因無法獲得參選所需20名國會議員推薦,11日宣布放棄競選,轉而支持小泉進次郎,緣由是後者對於推行“夫妻不同姓”政策持積極態度。前首相菅義偉也爲小泉站台,被視爲後者的選舉操盤手。

  共同社報道,“革新”自民黨、贏回國民支持,是所有候選人共同的承諾。這次黨首選舉競選期長達15天,同樣創紀錄,也是意在籠絡人心。

  一些分析師預測,新黨首在內政外交上可能基本延續安倍、岸田以來的路线。

  路透社12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商界認爲新任首相最要緊的經濟工作是應對物價上漲,其次是財政改革。

  日本輿論推測,新首相有可能像岸田2021年上台後那樣,解散國會衆議院提前大選。新一屆衆議院選舉可能定在10月27日。(胡若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觀天下·日本政局 | 自民黨總裁選舉开鑼 九人參選規模空前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4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