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山河錦繡,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5周年華誕。
75年砥礪奮進,75年滄桑巨變。中國創造無數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75年攜手同行,中國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一個自信、开放、包容的中國,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金鑰匙”,开啓攜手世界共同發展的“機遇之門”。
今日之中國,正攜手世界在邁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徵程上闊步前行。
攜手合作 書寫發展新篇
“中國人民愿攜手世界各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开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
75年來,世界上有很多與中國人民志同道合、風雨同舟的老朋友、好朋友。在中外人民友好事業的親歷者、見證者眼中,從硝煙中走出的新中國,以堅定不移的和平發展道路,以日新月異的發展奇跡,不斷書寫同世界合作共贏、相知相交的新篇章。
“今天的中國昂首闊步走在發展道路上,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中國的前進步伐。”89歲的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這樣說。
2019年,庫利科娃獲得習近平主席親手頒發的“友誼勳章”。多年來,她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親眼見證這片土地的發展成就和同世界的緊密聯系。
庫利科娃說:“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系列中國理念和中國行動彰顯出,中國不僅致力於自身發展,更攜手各國共同發展,爲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10月2日是中俄建交75周年紀念日。“我看到俄羅斯年輕人對中國和發展俄中關系的澎湃熱情,也經常鼓勵他們多學中文、了解中國。”庫利科娃期待着,俄中兩國更多年輕人傳承友誼,積極投身兩國務實合作,共同促進兩國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今日之中國,經濟總量逾126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成就贏得廣泛贊譽,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聚焦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鼎力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減貧事業和可持續發展——中國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胸懷天下,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爲世界提供新機遇。
“我向繁榮、和平的中國致以衷心的祝賀,中國有理由爲自己的歷史、文化而自豪,爲自己對世界和平與合作所作貢獻而驕傲。”來自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的蓋瑞·德沃切克告訴記者。正是習近平主席同馬斯卡廷人民的親切交往,开啓了蓋瑞的中國情緣。
2019年2月14日,在美國馬斯卡廷,當地觀衆在演出結束後與扮演孫悟空的中國國家京劇院演員合影。當晚,由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編鐘國樂團和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的藝術家們聯袂奉獻的“歡樂春節”大戲在這裏上演。新華社記者 汪平 攝
“中國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蓋瑞如今已在中國居住11年。從電子支付到智能出行,他直觀感受到中國經濟社會的創新活力與發展變化。讓他感觸最深的是,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开放,中國人始終以开放的眼光和胸襟積極擁抱世界。
开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爲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台;中國舉辦的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形成主場展會矩陣,持續擦亮“惠全球”的金字招牌;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揚帆出海,大大豐富國際市場供給;中國推出的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吸引大批外國旅客踊躍來華,親眼見證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追求各國和諧相處、相互尊重。”古稀之年的英國老人丹尼絲·維尼前不久結束了首次中國之行。
二战期間,押運英國战俘的日軍战俘船“裏斯本丸”號被美軍潛艇擊中,中國漁民英勇施救。作爲“裏斯本丸”號船幸存者之女,維尼於2022年致信習近平主席,並獲習近平主席復信勉勵。
2023年8月15日,在英國倫敦,“裏斯本丸”號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之女丹妮絲·維尼在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放映活動上與主創人員交流。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在訪華途中,維尼感嘆中國社會的欣欣向榮,感受着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善意。最難忘、最珍貴的收獲是,她與其他幸存者後人一道,同中國漁民的後代相見、相聚,共同緬懷先人,又結下新的友誼。“我們和中國朋友的友誼是終身的!”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說:“我們要始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努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人類共同進步。”邁向新徵程的中國再次發出攜手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時代強音。
凝聚力量 同行振興之路
“今日之世界,非鐵道無以立國。”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如此說道。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龍巖至龍川高鐵梅州西至龍川西段正式开通運營,中國鐵路營業裏程突破16萬公裏。
今日之中國,已將百年前的希冀和夢想變成現代化交通建設的累累碩果,鋪就中國人民的“幸福路”,也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能在自己的國家乘坐高鐵,感覺真是不一樣。”印度尼西亞國家通訊社安塔拉通訊社總編輯伊爾凡·朱奈迪告訴記者。
一年前的金秋十月,中國和印尼兩國元首共同爲雅萬高鐵正式开通運營揭幕。近一年來,雅萬高鐵已運送旅客500萬人次,爲來自157個國家和地區的25萬人次旅客提供服務。
2024年9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德卡魯爾站站台,雅萬高鐵運維聯合體運營系統機務部動車組司機張躍(左)和印尼高鐵司機交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雅萬高鐵是中國和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是印尼和東南亞的第一條高速鐵路,也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走出國門。一年來,中印尼雙方團隊共同進行高鐵運營管理,持續推動人才培養、技術轉讓。截至今年8月,中方團隊已經完成對印尼第一批高鐵動車組司機等崗位共160余名學員的資格培訓,爲印尼今後實現高鐵自主運維奠定了基礎。
“雅萬高鐵改變了印尼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印尼高鐵公司發言人埃娃·海魯尼薩看來,中國的开放不僅體現在幫助其他國家建設基礎設施,更體現在同合作夥伴分享技術、爲其他國家培養高水平建設人才。
今日之中國,聚焦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從亞洲到非洲,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專業人才培養,既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爲更多國家和更多人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發展成果和實惠。
正在北京交通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肯尼亞女孩默茜·姆布魯(中文名沐蕊),就是中國與肯尼亞攜手發展的見證者和受益者。2017年建成的蒙內鐵路是中肯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承建方中國路橋公司同北京交通大學合作开展項目,爲肯尼亞培養交通領域專業人才,沐蕊正是其中一員。她2022年完成在北京交通大學的本科學習,到蒙內鐵路工作,兩年後爲進一步提升專業知識又返回中國深造。
2023年5月23日,在肯尼亞內羅畢,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機輛部的火車駕駛員蔣立平(右)與學員霍勒斯從一輛印有“連接國家 走向繁榮”標語的蒙內鐵路機車旁走過。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她曾與其他肯尼亞留學生及校友代表一道致信習近平主席,表示非常高興來到中國學習鐵路運營管理知識,希望當好肯中友好的橋梁,爲提升兩國友誼與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寫道,“我高興地看到,你們因這條‘幸福路’與中國結緣,是中肯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建設者和傳播者。”
沐蕊說:“我的夢想就是,把在中國所學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中,把肯尼亞建設得更美好。”
今日之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並以开放之姿、奮進之態與世界各國在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道路上攜手向前。
今年9月,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利在北京見證了中國玻璃、山東濱化等6個項目籤約入駐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預計項目投產後將爲埃及當地創造3000多個就業崗位。“埃及正從同中國共享發展成果中獲益,”馬德布利說,“埃及渴望進一步發展這種關系,期待與中國合作實施更多合作項目。”
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區總局主席瓦利德·賈邁勒丁看來,中國給埃及帶來建設發展工業區的專業知識、技術和裝備,吸引大批中國企業,填補產業空白,助力埃及工業化發展。
中國的世界故事,“發展”是永恆主題。從蒙內鐵路、雅萬高鐵到中老鐵路,一條條“幸福路”助力地區互聯互通。從中歐班列、中歐陸海快线、西部陸海新通道到連雲港-霍爾果斯新亞歐陸海聯運,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持續拓展。一座座光伏電站、風電站,爲巴西、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提供清潔能源……
這是2024年6月7日在巴西皮奧伊州拍攝的馬蘭加圖光伏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天聰 攝
世界的中國故事,“機遇”是關鍵詞。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塞爾維亞河鋼斯梅戴雷沃鋼廠,在同中方的合作中重獲“新生”。中國菌草技術在100多個國家落地生根、魯班工坊爲多國培養現代化人才,中國智慧、中國技術將賦能個人成長同攜手各國發展緊密相連……
2023年7月10日,“東方比雷埃夫斯”號大型集裝箱船抵達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新華社發
2024年7月3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魯班工坊赴華留學生展示錄取通知書。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今日之中國,已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同150多個國家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同100多個國家和聯合國等多個國際組織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合作,在互利共贏中與各國分享發展機遇,激發發展動能,並肩逐夢民族振興。
聯合自強 推動全球南方現代化
“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我送上最誠摯的祝賀。”埃及第一大報《金字塔報》總編輯馬吉德·穆尼爾說,“今天的中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大國,更是一個在全世界都有影響力的大國。”
他由衷贊嘆中國將自身現代化經驗同全球南方國家分享,認爲“這正是中國特色”。
今年8月,在給非洲50國學者的復信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個追求和平發展、矢志改革开放的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必將進一步增強世界和平與國際正義的力量,爲世界現代化進程特別是‘全球南方’發展振興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實現現代化是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目標,中國則是全球南方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關鍵合作夥伴。”《哈薩克斯坦實業報》主編科茹姆巴耶夫說。
這是2024年6月25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謝列克風電場拍攝的風機。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在馬達加斯加的紙幣上,印有來自中國的雜交水稻圖案。17年前,袁隆平院士的團隊來到馬達加斯加,指導發展雜交水稻,幫助該國成爲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非洲國家以及第一個實現雜交水稻全產業鏈發展的非洲國家,幫助該國向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邁出一大步。
今年9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馬達加斯加總統拉喬利納專程到湖南考察雜交水稻種植,希望“加速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2023年5月12日,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馬義奇鎮,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專家胡月舫(右三)在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試驗田裏和當地農民一起收獲水稻。新華社發(西塔卡·拉喬納裏松攝)
和拉喬利納一樣,衆多來自全球南方國家的領導人,借此機會深入中國各地參觀訪問: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前往深圳參觀,感知中國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到訪湖南村莊,考察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塞內加爾總統法耶訪問山東,了解農業技術、農機裝備等方面先進經驗……他們期待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案中,探尋推進本國發展的經驗。
“中國爲很多國家選擇發展道路提供啓迪,成爲全球南方國家一個重要的現代化樣板。”俄羅斯《勞動報》副總編輯米哈伊爾·莫羅佐夫說。
莫羅佐夫自上世紀80年代开始觀察和研究中國,從开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科技等多領域發展,他認爲,中國治國理政的經驗值得全球南方國家借鑑,“這將爲全球南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提供重要動力”。
利比裏亞司法部行政助理琳達·塔裏恩正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發展與治理專業碩士學位。一年多來,她系統學習了中國在新型工業化、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這些對利比裏亞的經濟和社會治理大有裨益。”塔裏恩說,中國分享發展的寶貴經驗,有助於推動全球南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
歷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類進步事業在對時代之問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邁進。在今年6月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課題,再次闡明中國的答案、時代的答案:“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從中國倡議擴大爲國際共識,從美好愿景轉化爲豐富實踐,有力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大道衆行遠,攜手啓新程。站上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將繼續爲和平發展盡力,爲團結進步擔當,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合作共贏的精神,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挑战,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字記者:趙嫣、喬繼紅、劉愷、於艾岑、葉平凡、姚兵
海報設計:姜子涵
統籌:韓梁、孫浩、張代蕾、董龍江、韓冰、李任滋、王超、王潔、肖磊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开放合作的中國攜手世界共發展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4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