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世界發展與繁榮注入不竭動力”(國際社會看新中國75年成就)
4周前

  國慶假期,中國各地假日經濟不斷升溫、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折射中國經濟發展活力。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對外开放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如今的中國經濟巨輪正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已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更好滿足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1979年至202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8.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爲24.8%,居世界第一位;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7.8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比重提升至16.9%,穩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數”說75年偉大成就。

  “75年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躍升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立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吉爾吉斯斯坦國家战略研究所外事顧問舍拉迪爾·巴克特古洛夫表示,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是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以及外匯儲備第一大國,這些成就離不开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的眼光和對長期战略規劃的重視。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刊文稱,75年來,中國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減貧成就。“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之一,在經濟、基礎設施、科學技術、和平與安全等全球合作領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經濟總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中國科技實力、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展現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2013年至2023年,中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8.7%、10.3%;截至2023年末,已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範工廠、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電商交易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全球第一……

  埃及埃中商會祕書長迪亞·赫爾米表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離不开持續湧動的創新活力。“我多次訪問中國,深刻感受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赫爾米說,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在現代農業、綠色能源、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都蕴藏着巨大的發展潛力。

  “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投資中國的信心”

  不久前,施耐德電氣金山創新實驗園區二期於上海正式落成,極大提升了研發測試的響應速度,顯著縮短了新產品從概念到市場的研發周期。近年來,施耐德電氣持續在華布局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全產業鏈,每年在華研發投入都增加15%以上,正在江蘇無錫建設綠色智慧產業園。

  “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芭芭拉·弗賴表示,“中國市場規模巨大,以更开放的態度鼓勵創新,這爲我們的業務帶來新的驅動力,創造了很多機會。”

  投資中國、深耕中國的背後,是衆多跨國企業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投下的信任票。新中國成立75年特別是改革开放以來,隨着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开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中國市場“磁吸力”不斷增強。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33億美元,比1983年增長176倍,規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領先;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中國的位次逐步提升。

  今年8月,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再次增資在山東青島建設吸入氣霧劑全球生產供應基地,基地累計投資額達7億美元。阿斯利康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表示,中國堅持對外开放政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投資中國的信心,堅定了在華長期發展的決心”。

  “中國經濟保持穩定運行、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經濟蓬勃的發展活力以及中國大市場強勁的發展潛力。”世界知名食品飲料企業保樂力加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裏卡德表示,中國市場是推動集團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堅持對外开放對各國都是機遇”。

  “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开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75年來,中國不斷探索對外开放之路,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开放新格局,不斷拓展着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一個自信、开放、包容的中國,正不斷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引領和帶動世界繁榮發展。

  祕魯聖馬科斯國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瑪利亞·奧斯特羅表示,中國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持續擴大开放。祕魯從同中國的緊密經貿聯系中受益頗多,期待中國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認爲,中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开放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泰中兩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領域的合作爲兩國經貿發展增添了新動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共建國家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

  以开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00多個城市;與29個國家和地區籤署了22個自貿協定,與自貿夥伴的貿易額佔中國對外貿易額的1/3左右;連續舉辦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爲世界提供新機遇;將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適用範圍增至37個口岸、54個國家,持續優化支付服務,吸引大批外國旅客踊躍來華,親眼見證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中國堅持改革开放,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好融入全球經濟,爲世界發展與繁榮注入不竭動力。”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馬科斯·皮雷斯表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助力共建國家提高生產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蒙內鐵路、中老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爲當地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中國不斷完善高水平對外开放體制機制,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本報記者李強、沈小曉、於超凡、時元皓參與採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爲世界發展與繁榮注入不竭動力”(國際社會看新中國75年成就)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4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