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缺席東盟峰會,美國战略發生轉變?
1個月前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2日發表題爲《拜登缺席東盟峰會,美國是否失去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的文章,作者是薩姆·貝爾特倫。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喬·拜登本周缺席了重要的東盟峰會,從而引發人們對華盛頓在該地區承諾的擔憂。盡管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這是向雙邊和多邊夥伴關系的战略轉變,並不是減少接觸。

  拜登引人注目地缺席在老撾舉行的美國-東盟峰會和東亞峰會,這是他連續第二年缺席。副總統卡瑪拉·哈裏斯去年出席了峰會,今年的出席者是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拜登缺席的原因被歸咎於國內的緊迫問題,包括總統選舉的要求和最近颶風後的恢復工作。

  但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盟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喬安妮·林認爲,拜登的缺席可能反映了“美國外交政策一個更廣泛、更令人擔憂的趨勢——這表明東南亞和東盟的優先地位在降低”。

  林指出,拜登將在同一時期訪問德國和安哥拉,“加強與盟友和朋友的關系”。林強調,這種外交冷落“引發了人們關於華盛頓對東盟和更廣泛印太地區長期承諾的嚴重質疑”。

  一些分析人士說,拜登的缺席並不一定表明美國對東南亞的興趣減弱,而是表明接觸战略發生了轉變。

  意大利智庫地緣政治學研究所的地緣政治分析師馬泰奧·皮亞森蒂尼說:“從象徵意義上講,美國總統缺席可能看起來不太好,但就美國在亞洲的战略而言,東盟峰會這樣的論壇意義有限。”

  菲律賓阿爾韋特·德爾羅薩裏奧國際战略研究院院長丁多·曼希特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指出,美國通過其他渠道和對話展示了其對該地區事務的一貫參與。

  “拜登還設法出席了此前近一半的東盟峰會,這凸顯了他對這些對話的積極參與。”他說。

  分析人士說,美國似乎正將重點轉向通過雙邊、多邊和小多邊夥伴關系來加強與東南亞的關系。

  “美國和其他國家繼續通過印太經濟框架以及雙邊、小多邊和多邊接觸加強安全聯盟和經濟夥伴關系,這表明東南亞仍然是其更廣泛的印太战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曼希特說。

  他還表示,美國與日本、菲律賓和澳大利亞日益增強的夥伴關系反映了其致力於維護印太地區區域安全與穩定,努力實施“強有力的多方面接觸战略”。

  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最近對2000名東南亞政界人士、商界領袖和公務員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他們會選擇與北京還是華盛頓結盟,結果中國成爲首選。

  分析人士還強調,美國“堅定不移地”遵守與菲律賓籤署的共同防御條約凸顯華盛頓對該地區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

  馬尼拉與北京在南海爭議水域的衝突日益加劇,這引發人們對該條約效力的質疑,但曼希特認爲,馬尼拉和華盛頓之間的夥伴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

  他指出,像每年一度的“肩並肩”演習這樣的聯合軍事演習有超過1.6萬名軍人參加,最近在蘇比克灣舉行的多邊演習更是包括了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和英國的部隊。

  皮亞森蒂尼說,華盛頓可能沒有給予東南亞“該地區應得的關注、關心和理解”,但“我們不能說華盛頓正在降低該地區的優先地位”。

  他建議,爲了贏得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支持,華盛頓必須重新審視其親以色列的立場,並更加關注在該地區的貿易協定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編譯/王笛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拜登缺席東盟峰會,美國战略發生轉變?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4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