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黎榮章/大數據分析大法官信任感是否面臨危機?
5天前
憲法法庭10月25日對總統府、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提出的國會職權修法做出判決,有關立院日前三讀通過的國會職權修法「總統定期國情報告」、「行政首長質詢」、「人事同意權」、「調查權」及「聽證會」、「藐視國會罪」等部分規定違憲,儘管民進黨立院黨團盛讚這是「憲法的光復節」,但在野黨表達強烈抗議,國民黨團書記長林思銘痛批「司法獨立已死」,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也嚴詞稱,國會調查權被空洞化,創造獨步全球的憲法價值,也給所有行政官員一塊免死金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大法官近一個月來的網路聲量趨勢,在釋憲案出爐前,大法官本就因9月底的廢死釋憲案受到關注與討論,單日聲量約1至3千則,但釋憲案出爐後,大法官更受關注,網路聲量暴衝,連續兩天單日聲量破萬則,熱門話題分別是黃國昌貼文批憲法法庭變「綠憲法法庭」、大法官變「綠色大法官」,單日聲量達2.1萬則,以及隔日藍委翁曉玲在記者會上嗆司法院「憲法沒有授權司法院要求立法院遵守判決義務,我們沒有義務遵守違法違憲的判決」,單日聲量也有1.9萬則。由此看來,本應獨立行使職權的司法院,被在野黨扣上綠色帽子,顯見大法官的信任度問題將成日後戰場。

▲大法官:網路聲量趨勢圖。(圖/QuickseeK提供)
進一步觀察大法官近一個月以來的網路情緒聲量與好感度,正聲量9161則、中立聲量7萬8980則,負聲量2萬33則。雖然中立聲量最多,佔比有超過7成的73%,但負聲量超出正聲量不少,顯然民怨不小。負聲量當中的熱門話題包括哪些?除前述翁曉玲稱憲法未要立院遵守憲法法庭判決引發廣大回響,還有藍委羅智強結合近來司法院熱門話題的文章,批評大法官對廢死、國會職權修法的判決不符民意「這一屆的大法官,自己親手將大法官的公信力送進了火葬場」。

▲大法官:網路情緒聲量與好感度。(圖/QuickseeK提供)
針對近期藍、綠、白對大法官議題的討論,究竟各自的支持者反應如何?觀察朝野政黨近一個月來在臉書社群上,有關大法官貼文的數據表現,執政黨陣營一個月來共38篇貼文,貼文互動數2.9萬,在野陣營則有58篇相關貼文,互動數8.2萬,不管是貼文量或者互動情況,在野黨陣營較熱絡,執政黨的辯護力道、支持者響應程度較弱。而從熱門話題觀之,綠營的熱門話題包括王定宇回嗆翁曉玲「妳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範雲用白話文解釋憲法法庭判決、黃捷分享憲法法庭判決結果、吳思瑤嗆黃國昌「活在直播間、立院討論法案都神隱」,顯然綠營除了宣傳憲法法庭的結果之外,主要就是在回嗆在野黨。

而藍白的熱門話題包括,黃國昌批「10月25日是我國於憲政史上正式將立法院定義為總統府立法局、以權力分立為名破壞權力分立之實的第一天」、羅智強批「大法官踐踏八成反對廢除死刑的民意,宣布實質廢死,絕不接受這種違憲判決」、藍委謝龍介向支持者報告提高憲法法庭判決門檻的《憲法訴訟法》初審通過、藍委吳宗憲向民眾解釋為何要修《憲法訴訟法》是為了避免大法官能「3人成憲」、白委黃珊珊批國會職權修法的釋憲結果,讓憲法法庭成為是行政院規避監督的絕佳藉口。

由此看來,藍白陣營至少拉出三條戰線,其一是持續批評廢死,用廢死加上國會職權的釋憲結果,凸顯大法官不足以被信任,其二是批國會職權修法釋憲結果成為執政黨保護傘,其三是拋出《憲法訴訟法》的修法,型塑在野陣營才是憲法法庭公正性的捍衛者的形象。藍白進攻靈活、攻勢兇猛,支持者動能也較高。

▲綠、藍,白營臉書粉專:大法官相關貼文 貼文數據分析。(圖/QuickseeK提供)
5月國會職權修法三讀通過後,執政黨展開憲法大戰,在野黨隨即開始對大法官不斷批評,從網路聲量來看,在野攻勢奏效,大法官負聲量有一定累積。然而,釋憲結果已成定局,短期內若持續狂打大法官,可能對民主體制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在野黨不妨「向前看」,除了推修《憲法訴訟法》維護程序正義,更可進一步推動修憲,回歸體制解決問題。




●作者:黎榮章/ 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名家論壇》黃創夏/「柯氏騙局」之「京華煙雲」

名家論壇》鈕則勳/賴清德不信任度拉高 藍白能討到便宜?

名家論壇》邱師儀/川普與賀錦麗最後選舉人得票推導

名家論壇》徐佳馨/都更之路走向何方?

關鍵字
  • 憲法法庭
  • 大法官
  • 名家論壇
  • 廢死釋憲案
  • 藐視國會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名家論壇》黎榮章/大數據分析大法官信任感是否面臨危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4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