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龍頭,再度巨虧。
8月25日,商湯科技發布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14.15億元,同比減少14.3%;股東應佔溢利-31.58億元,同比收窄14.72%。
虧損微微收窄,無法治愈商湯科技投資者的痛。
6月30日,商湯科技基石投資者和早期股東解禁時,其股價曾單日大跌46.77%,堪稱人工智能行業至暗時刻。
從1月4日高點至今,商湯科技股價累計已大跌68%,市值蒸發2000多億港元。
資本奪路而逃,或因人工智能泡沫已破裂。
壹
人工智能爲前沿科技競賽高地,而且中美的企業側重點不同。
美國Ai公司側重底層技術,比如搞AI芯片的英偉達;而中國AI公司更多優勢在應用端,比如語音識別的科大訊飛、視覺識別的商湯科技。
2014年,湯曉鷗教授帶隊發表DeepID系列人臉識別算法,當年10月商湯科技成立,定位於專注計算機視覺技術、賦能百業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
因爲AI賽道的商業模式尚未跑通,以前一直是燒錢搞研發,高度依賴資本輸血。
比如商湯科技,2018年—2021年,其年營收分別爲18.53億元、30.3億元、34.5億元、47億元,分別虧損34.3億元、49.7億元、121.6億元。、171.4億元。
加上今年上半年虧損的32億元,4年半累計巨虧409億元。
但商湯硬是靠資本輸血撐到上市,上市前累計完成12輪融資,金額共計52.2億美元(約332億元)。
經過資本7年輸血,商湯已是中國乃至亞洲人工智能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公司,2020年其市場份額達11%,還與雲從科技、曠視科技以及依圖科技被業界稱爲“AI四小龍”。
悲劇的是,四小龍中商湯科技實力最強,虧的也最多。
Ai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以商湯爲例,2021年其研發开支達36.1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達到76.8%。
今年上半年,商湯科技扣除以股份爲基礎的薪酬开支,研發投入達18.8億元,高達總營收的1.3倍....
資本輸血先搞研發,未來行業崛起再拿回驚人回報,表面上是長期主義,實際要看經濟周期。
過去10幾年,移動互聯網和全球風險投資盛行,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辦公、硬科技等軟硬件賽道被資本輪番炒作。
隨着2022年3月美聯儲开啓加息周期,美好的燒錢時代結束,資本輸血的套路已無以爲繼。
最典型的是“風投標杆”軟銀集團,受愿景基金虧損影響,軟銀集團2021財年淨虧損約1.7萬億日元(約900億元),創出集團史上最大虧損記錄....
孫正義在2021年報發布後表示:因爲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世界开始進入“混亂模式”。在這個混亂的世界,我們應該採取的方法是防御,而不是曾經的激進。
全球防御時代,人工智能的宏大敘事失效,商湯作爲典型的高科技、高估值、高虧損企業,只能被資本暫時拋棄。
所以6月30日商湯大股東解禁後瘋狂拋售,股價單日暴跌46%。
機構拋售之際,商湯也在爲盈利做努力。
貳
商湯科技有四大業務板塊,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今年上半年各板塊貢獻收入佔比分別爲40%、31%、21%和9%。
可以看出,商湯超70%的收入來自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說直白點就是安防業務。
安防行業並非高利潤行業,前有巨頭海康威視市佔率多年第一,後有曠視、依圖、雲從等對手趕來,競爭非常激烈。
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視營收372.58億元,同比增長9.90%;淨利潤爲57.59億元,同比下滑11.14%。
這是安防龍頭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下滑,可見安防行業瓶頸已現。
商湯科技的業務主要面向B端(企業客戶)和G端(政府客戶),爲了盡快尋找新增長曲线,开始試水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
比如今年推出的AI下棋機器人—“元蘿卜”,由一個自帶攝像頭的白色機器人和你下棋。
作爲商湯首款面向消費者的產品,這款下棋機器人被噴的很慘:無法聯網、功能雞肋、僞需求、在线下棋不就行....
ToB、ToG,和ToC是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企業和政府客戶需求固定,而面向消費者的產品需要極高的敏銳度,才能打造爆款。
商湯創始團隊偏學院派,對消費類產品的把控仍有提升空間。
事實上面向企業、政府的公司,想直接轉型C端本就不容易。比如北汽新能源,曾是中國新能源車銷量7連冠,如今卻淪爲陪跑。
北汽新能源電動車大多定位低端,售價10萬以內,談不上什么產品力,主要賣給B端、G端,用於網約車、出租車以及政府用車。
2013年—2019年,北汽新能源連續7年保持國內純電市場銷量第一,2018年巔峰時銷量高達15.8萬輛。
2020年北汽新能源迅速崩潰,全年銷量僅2.59萬輛,同比暴跌82.79%,業績巨虧64.82億元,無緣新能源車爆發大潮。
北汽新能源電動車大多定位低端,售價10萬以內,談不上什么產品力,主要賣給B端、G端,用於網約車、出租車以及政府用車。
數據顯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銷售的15.06萬輛新車中,70%賣給了出行公司,只有30%是私人購买,和商湯科技一樣高度依賴B端、G端。
2020年开始,新能源車補貼逐步減少,再加上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出行市場遇冷,對北汽新能源造成致命打擊,只能轉型C端市場。
電動車品牌數不勝數,比亞迪、特斯拉,蔚小理等各領風騷,北汽轉型這幾年並無明顯效果。
傳統業務營收下滑,盈利遙遙無期,投資者失去信心;C端新業務又需要時間驗證,這無疑是商湯科技青黃不接的尷尬期。
長期來看,AI賽道仍有萬物互聯、智能汽車、元宇宙的宏大故事可講,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期難有質變。
如今全球加息時代,市場不再有便宜錢可燒,商湯科技等高估值科技企業仍面臨漫長的陣痛。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虧損409億,商湯科技AI夢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