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降維打擊了誰?
2年前

斑馬消費 任建新

持續燒錢保持用戶增長之後,擺在Keep面前的最迫切問題,便是如何謀求商業變現。

這幾年,公司都在通過銷售運動產品實現大部分收入,Keep動感單車、智能手環、瑜伽墊甚至是雞胸肉,順便進入了Keeper們的運動場景。

Keep由此成爲爲數不多的通過內容來賣貨的工具類APP,堪稱健身版的小紅書,垂直版的什么值得买。

但是,內容帶貨的低效率和增長瓶頸,還是讓Keep的重心逐漸移向會員服務上。

年初IPO申請失效後,Keep於9月6日再度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這一次,仍然沒能帶來新故事。

3年虧了59億元

移動互聯網用戶紅利消退,市場進入存量階段後,還有哪個頭部APP的用戶量仍然在穩步增長?數一圈下來發現,Keep幾乎是僅有的一個。

長遠來看,2021年中國健身人群已經達到3.03億,未來幾年仍將持續增長,預計到2026年達到4.157億。其中,新中產對互聯網健身的接受程度頗高,Keep的廣告語“自律給我自由”,正中他懷。短期來看,每當疫情散發,或是天氣不好的時段,Keep的用戶量都會增加。

截至2022年6月30日至的最近3個月,Keep平均月活達到4108.0萬,同比增長15.04%、環比增長19.85%;平均月度訂閱會員386.0萬,同比增長19.32%、環比增長11.24%。對於一款細分市場的工具類APP而言,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增長了。

2021年,按月活躍用戶及用戶完成鍛煉次數計算,Keep是中國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根據灼識咨詢的調研,中國70.1%的健身人群知道Keep;平台用戶Keeper中有74.1%的人年齡在30歲及以下,有超過一半來自中國的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用戶年輕、高度活躍且商業價值較高。

精准的大衆認知和用戶積累,當然也得益於公司長期的營銷和推廣。2019年-2021年,公司銷售與營銷开支分別爲2.96億元、3.02億元、9.56億元。

2014年成立之後,Keep作爲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後起之秀,靠着线上健身的概念,8年完成9輪融資,Ventech China、BAI資本、晨興創投、紀源資本、高盛中國、騰訊投資等巨頭爭相下注,公司從一級市場拿到超過40億元子彈。

不過,幾十億砸下去,公司業績卻並未得到改善,反而越虧越多。2019年-2021年,公司收入6.63億元、11.07億元、16.20億元,年度虧損7.35億元、22.44億元、29.08億元,3年虧掉58.87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與營銷开支同比減少四成至1.47億元,收入4.17億元,增速繼續下降,但虧損也減少至2.52億元。

賣會員還是帶貨?

互聯網平台的變現模式不外乎三類:直接向用戶收取會員費;將用戶的注意力作爲資源,出售給廣告客戶;或者向用戶出售商品。

最簡單粗暴的當然是廣告。這種商業模式需要以海量用戶爲前提,最典型的便是社交軟件,微信、微博等。但是,對於Keep這種工具類APP而言,廣告,本身是一種消耗性的變現模式。

向用戶收取會員費,建立在優質的內容或服務的基礎上。爲了獲得這部分收入,平台需要爲內容和服務付出相當高的成本。長視頻網站優愛騰芒,均是如此。

Keep爲VIP用戶提供了更高階的課程和服務,會員訂閱及线上付費內容板塊的規模和佔比近年有所提升,但仍然比不上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板塊。

2021年,公司自有品牌運動產品實現收入8.72億元,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達到53.9%。

以內容爲核心的平台,卻將賣貨作爲最主要的變現模式,這在頭部APP中頗顯另類。

2019年,公司推出第一代Keep智能單車,根據不同配置售價1299元至4999元不等。截至2022年6月30日,總銷量達到10.8萬台。按累計單車銷量計,截至2021年底,Keep智能單車排名中國第一。2021年,這款產品給公司帶來了8421.6萬元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5%以上。

Keep的產品,涉及到健身場景的方方面面,包括跑步機、智能手環、智能秤,健身裝備、運動服飾,甚至是雞胸肉等運動食品。

Keep在多個細分品類保持優勢,除了智能單車之外,按銷售量計算,公司是2021年中國最大的瑜伽墊品牌,市場份額達到14.9%。

Keeper,無一例外都是健身愛好者,建立在用戶場景內的銷售行爲,本身也是一種便捷化的服務。所以,公司運動產品客戶的會員滲透率特別高,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別爲41.3%、41.2%、51.8%及45.9%。

如果說Keep本身是對线下健身房的降維打擊,那么,這種內容賣貨的商業模式,則是對金陵體育、英派斯、舒華體育等運動用品制造商的降維打擊。

當英派斯們以及它們的品牌爸爸們還在尋找客戶時,健身產品的精准客戶,都在Keep裏。甚至,Keep品牌的這些產品,基本都是由英派斯的同行們代工的。

商業模式悖論

一個累計注冊用戶超過3個億、月活超過4000萬人的頭部互聯網平台,最大的收入來源居然是賣健身器材。那么,這燒掉的數十億元,3年虧損59億元換來的市場,投入產出比豈不是太低?

況且,種草這種功能,小紅書、什么值得买,甚至是京東和阿裏系電商平台的內容板塊,都能解決,轉化率可能也不低。

Keep、抖音快手這些內容平台,帶貨時面臨的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需要先用內容將用戶留存下來,再通過推薦和引導讓這些用戶產生購买行爲。

這個過程,投入大、損耗高,轉化效率還不如那些一开始就光明正大種草、賣東西的平台。

再加上Keep核心健身產品的非消耗性,購买頻率較低,在用戶規模增長期也較難維持高速增長,一旦進入用戶規模平台期,問題便會加速暴露。

2021年,公司品牌運動產品板塊的收入增速,低於會員訂閱和廣告這兩大板塊,便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Keep的商業變現途徑,這幾年也發生了變化。基於優質內容和服務的會員訂閱板塊,佔比從2019年的22.8%提升到2021年的34.4%。

將來,這兩大增值業務可能還是要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讓用戶自己選擇。

增長、用戶體驗、公司盈利這不可能三角,在Keep所處的行業同樣突出。

Keep的美國老師,成立於2012年的健身界“蘋果”Peloton,因產品召回、規模增速下降且持續虧損、不斷裁員等原因,市值較其巔峰已下跌了95%,市場已多次傳出其賣身的傳言。

相關證券:
  • 舒華體育(605299)
  • 金陵體育(300651)
  • 萊茵體育(000558)
  • 力盛體育(002858)
  • 英派斯(002899)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Keep降維打擊了誰?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