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咖啡賽道格外“香”。
近日,繼運動品牌李寧注冊了“NING COFFEE”商標後,特步在咖啡領域亦有動作。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特步(中國)有限公司日前申請注冊3枚“特咖啡”和3枚“XTEP COFFEE”,目前商標狀態均爲等待實質審查。
和李寧的做法類似,特步也暫時沒有計劃獨立开咖啡店,而是爲了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從升級服務體系入手。
“在門店體系引入咖啡對於李寧和特步而言,房租和人工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連鎖產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從特步和李寧現有的門店數量來看,兩者進入咖啡賽道也具有一定優勢。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特步在中國及海外共有6251家門店;李寧則擁有特許經銷商、直接經營零售、李寧YOUNG等銷售網點共7112家。
事實上,咖啡跨界的熱潮遠不及於此。9月9日,在线教育平台猿輔導开拓的新業務——Grid Coffee首家門店落地於北京王府井商圈;8月下旬,連鎖餐飲品牌太二酸菜魚推出了酸菜咖啡;7月下旬,中國郵政旗下的郵政咖啡在望京小街开出北京首店,此前,其已在廈門、南京、泉州开出多家門店。
“我都能感覺到近年來咖啡市場的火爆。”鐘愛咖啡的小寧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她工作地點在東直門來福士購物中心,該商場內部就有約五家咖啡店,並且來福士周圍2兩公裏內則有超過十家獨立咖啡店。“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喝咖啡,看到跨界品牌推出的咖啡我會嘗鮮。目前跨界咖啡均價在25元左右,與瑞幸、manner相比並不佔價格優勢,而且後者還會經常打折。”
“咖啡是個時尚飲品,跨界賣咖啡就像是一劑‘藥引’,激發用戶的粘性,能在企業現有的主營業務上做增量,但目前更多的是起到營銷作用,後續會不會實現盈利,並不是大多數品牌暫時要考慮的事情。”文志宏表示。
門外漢試水
2022年9月17日,時代周報記者走訪咖啡品牌Grid Coffee的首店,該門店位於北京市中心王府井商圈的銀泰in88。與衆多關注第三空間的私立咖啡店或者主打產地品牌、拼配豆的精品咖啡不同,Grid Coffee門店的整體面積不到30平米,等候區僅設置了一排座位,且店內咖啡主打單一產地和單品咖啡豆的精品咖啡。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穆瑀宸 拍攝
正值周六中午,記者在該店內的一個小時時間裏,僅有包括記者在內的8名顧客前來消費。據該門店店員介紹,Grid Coffee目前僅开店一周多,主要客群是寫字樓白領。“在寫字樓上班路過或午休這兩個時間段,顧客會比較多。”
“目前計劃會在望京再开兩家門店。”上述店員透露道,“8月4日,Grid Coffee就已在三裏屯的The Black Spot开了快閃店試水,主打露營風,原計劃10月底搬店,但是目前反響很好,有可能會計劃延長營業時間。”
和Grid Coffee類似,中國郵政也偏愛开設獨立咖啡門店。7月下旬,中國郵政旗下郵局咖啡品牌在望京小街开出北京首店。除了北京門店,郵局咖啡已在廈門、南京、泉州开出多家門店,覆蓋校園、景區、商業街等多個場景。
此外,在线下市場深耕多年的運動品牌們,則選擇把咖啡店开在門店內。
9月13日,天眼查顯示,特步(中國)有限公司日前申請注冊3枚“特咖啡”商標,以及3枚“XTEP COFFEE”商標,當前商標狀態均爲等待實質審查。
據第一財經報道,特步對此回應稱,“特咖啡更准確的定位是服務,不是業務,未來沒有計劃獨立开咖啡店。”另有公司市場部相關人透露,目前只計劃在成都春熙路旗艦店开第一家作爲試點,位於春熙路門店的二樓,屆時會提供多種咖啡及茶飲。
今年上半年,李寧體育(上海)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寧咖啡 NING COFFEE”商標,而後李寧公司在廈門开設了總面積超過2000平米的旗艦店,店內布局了李寧公司旗下的咖啡品牌“寧咖啡”。李寧相關負責人曾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店內提供咖啡服務,將會是其針對零售終端消費體驗環節的一次創新嘗試。”
跨界之意不在“咖啡”
咖啡行業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賽道,從市場的增長規模就可以窺探一二。前瞻研究院在《2020-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中指出,初步估計2021-2026年我國咖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保持10%的平均復合增速,到2026年接近1700億元。
另外,咖啡賽道也逐漸進入紅利期,瑞幸咖啡再度復燃就是最爲強烈的刺激。瑞幸咖啡今年8月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總淨收入32.987億元,同比增長72.4%。自營門店層面利潤率達到30.6%,與2021年同期的23.1%相比有顯著提高。
“咖啡經濟一片火熱,如果企業的資金儲備夠,當前入局是個好時機。”在咖啡業內人士白羽看來,咖啡供應鏈運營並不難,企業可以找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比如採購原料時可以找當地大型咖啡品牌合作,通過物料往來的合作,還能促進產品、市場、商業模式等層面的交流。
不過,企業跨界咖啡而言,其真正的目的可能並不是“咖啡”。
李寧公司旗下的“寧咖啡”還沒正式露面時,小紅書上便已有很多關於它的筆記。更有第一批享受過“寧咖啡”的顧客專門出了咖啡攻略,“需要在店內消費滿499元,才能免費獲得一杯‘寧咖啡’”。
誠然,咖啡自帶吸引消費者的流量密碼,能輕松獲得不錯的品牌曝光率,甚至成爲年輕人群體追捧的網紅打卡點。
“企業更多的是通過咖啡讓自身的品牌、產品等與顧客建立更多的關系。咖啡有一定的‘成癮性’,也有較高消費頻次,如此一來,企業跨界咖啡後也可以與顧客建立起更高的粘性。”文志宏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另一方面可以讓品牌更具時尚熱度,借此營銷,可以進一步擴大傳播面。
隔行如隔山
咖啡賽道香氣四溢,但卻不乏跨界選手“出道即巔峰”的例子。
2015年,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狗不理”)以600萬澳大利亞元(折合人民幣約3063萬元)的價格,獲得了澳大利亞咖啡連鎖品牌高樂雅在中國的永久使用權。
彼時,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曾表示,預計到2020年,开設200家咖啡店。不過,時代周報記者通過高樂雅官方微信公衆號查詢後發現,目前高樂雅咖啡在中國的門店僅有21家。
同爲老字號的同仁堂在推出知嘛健康咖啡時,也曾規劃在北京再新开300家,但如今其开店計劃幾乎陷入停滯。時代周報記者通過大衆點評發現,目前同仁堂知嘛健康咖啡在北京只有不到10家門店。
咖啡並非是沒有門檻的生意。白羽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咖啡師是咖啡店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咖啡的標准化程度雖然高,但這也需要通過味覺隨時調整,並不是單純的依靠參數即可。連鎖直營門店的優勢是產品的統一性和穩定性,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客群需求。但是對於企業跨界咖啡而言,這一優勢很可能會變成劣勢。”
相較於跨界者,咖啡企業跑的更快。瑞幸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瑞幸新增615家門店,門店總數量達到7195家。星巴克也毫不掩飾其在中國市場加速擴張的野心,9月14日,星巴克高調宣布將在三年內新开3000余家店,以平均每9小時开出一家新門店的速度,至2025年,星巴克中國總門店數量將達到9000家。另外,Manner、M stand、Seesaw等新興咖啡品牌也在加速狂奔。可以預見,咖啡賽道只會愈發內卷。
一位咖啡師向時代周報記者坦言,“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出咖啡品質的的好壞。品味咖啡的最好方式是喝手衝咖啡,但是咖啡店裏賣的最好的永遠是奶咖。”
她進一步表示,星巴克玩轉“第三空間”,把甜味的星冰樂推廣給大衆;瑞幸依靠低價打开市場,再通過爆款產品維持熱度;manner則通過平價和小而美的門店拓展模式和特調咖啡,形成相對穩定的消費客群。“當下的咖啡玩法基本就這么多,短期內可能不會再有新意”。
而隨着咖啡市場競爭加劇,降價似乎正在成爲破局的方式之一。9月5日、9月8日和9月9日共三天,星巴克的桂花系列新品限時买一送一優惠;8月29日,瑞幸咖啡也在上海門店突破600家時推出了“瑞幸上海9塊9咖啡節”。
“降價並不因爲價格战,只是因爲選手多了,用戶的選擇也變多了。”白羽坦言,但是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或許是件好事,“畢竟誰都愿意买一杯便宜又好喝的咖啡。”
(應被訪者要求,小寧、白羽均爲化名)
編輯 陳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門外漢”看上了咖啡,與星巴克、瑞幸爭市場,然後呢?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