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耳機性能提升背後:十億晶體管的魔力
1年前

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編譯自techradar,謝謝。

在史蒂夫喬布斯劇院(Steve Jobs Theater)的親歷空間裏,我把蘋果在9月7日的Far Out活動上發布的新款AirPods Pro 2放進耳朵裏,急切地想體驗蘋果承諾的2倍的主動降噪體驗。即使在那個熙熙攘攘的空間裏,我也對它們的功效感到驚訝,這主要歸功於蘋果新推出的H2芯片。

有些人可能會說,蘋果的芯片技術始於iPhone和定制的A系列芯片,現在已經擴展到整個設備系列,包括運行M系列處理器的Mac電腦和平板電腦——但H2的前身,在最初的AirPods pro中以H1芯片的形式出現,實際上早於蘋果芯片的概念(就像最初的A系列一樣)。

然而現在,無論蘋果從M1生產线的建設中獲得了什么SoC开發經驗,似乎都將影響到所有蘋果設備的處理器。

如果說所有的蘋果芯片有一個標志,那就是效率。對於新的H2處理器,蘋果通過在芯片中塞入兩倍數量的晶體管(現在已經超過10億個)達到了新的高度。

最明顯的結果是AirPods Pro 2被吹捧的6小時壽命(重新設計的充電盒共30小時)。然而,這一數字是在更強大的主動噪聲消除(ANC)开啓的情況下出現的;據報道,關掉它,耳機的時長可達7小時,而帶充電盒的則可達35小時。

AirPods Pro的更多優勢

這不僅僅是電源管理,H2芯片的新架構是蘋果在AirPods Pro 2中所宣揚的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機上有更多的內存,這爲芯片提供了處理更大音頻模型的帶寬。在實踐中,這意味着它可以更快地解釋更多種類的噪聲源,並更好地知道如何在飛行中處理它們。

一個例子可能是AirPods Pro 2在自適應透明模式下處理刺耳噪音的能力。透明模式可以通過耳機的麥克風吸收真實世界的聲音,我在一些簡短的演示中體驗過,後來通過更直接的真實世界的使用體驗過,它的清晰度和保真度令人印象深刻,但H2的快速處理顯然也能超過警報聲和摩托車等響亮得多的外部噪音。需要明確的是,這並不是說會有很大的噪音,但它的響應時間可能足夠快,可以將通過AirPods Pro 2進入你耳朵的噪音保持在90分貝以上,低於85分貝。

當然,沒有人會一直戴着耳塞,當你的鄰居決定啓動他們的燃氣鼓風機時,它們也不太可能在你的耳朵裏。更現實的情況可能是在音樂會中佩戴AirPods Pro 2,以保持聲音低於耳鳴水平。

我在一次橫渡大西洋的飛機飛行中戴上了這種耳機,它在降低機艙噪音方面非常有效;當我修剪草坪時,在曼哈頓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散步時,它們的表現同樣出色。

在一個擁擠的十字路口打开ANC,切換到近乎寂靜的狀態就像嗖的一聲,如此徹底,以至於我有一種暫時的孤立感。仍然有一些聲音傳出來,但與城市街道上喧囂的現實相比,這只是沉悶的低語。

爲了獲得修剪草坪的體驗,我試着換回第一代AirPods Pro,在降噪方面有了明顯的區別。這兩款手機都不錯,但AirPods Pro 2明顯更有效。

聲音管理不僅僅是關於巨大的噪音。蘋果已經針對餐廳和辦公室等嘈雜空間優化了處理器的算法,自然它也在硬件上做了一些工作來支持這些努力。面向內的麥克風已經重新定位,以改善它如何拾取環境噪聲,幫助H2芯片更好地理解噪聲是什么,並相應地處理它。也有新的波束形成麥克風,應該有助於隔絕風和外部噪音,在通話中只留下你的聲音。

我和新朋友們打了很多電話,並注意到,無論我身處什么環境,沒有人能聽到我的聲音有任何問題。有一次,在我打電話的過程中,我身邊的烤箱風扇一直在響。

無論蘋果在發布會上說了什么,我目前使用AirPods Pro 2的經驗基本上都支持這一說法,它強大的降噪能力可能是由漂亮的密封和H2芯片的處理能力共同推動的。

盡管有硬件上的變化,包括新的H2芯片、更新的麥克風和新的音量手勢控制手柄,但蘋果並沒有把AirPods Pro 2做得比前幾代更大或更重;事實上,它們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

充電盒看起來同樣沒有變化,但它增加了兩到三克,可能是爲了容納新功能,例如揚聲器,您可以使用 Apple 的 Find My 應用程序來幫助定位丟失的盒子(盒子燈也會閃爍以提供幫助)在定位工作中)。

遺憾的是,這款功能更強大的機箱也無法爲上一代 AirPods Pro 充電——但我想你不可能擁有一切。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爲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半導體行業觀察。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蘋果新耳機性能提升背後:十億晶體管的魔力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