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柱問世,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夢到了哪一步?
2年前

9月30日的特斯拉AI Day,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是絕對的主角。

去年的特斯拉AI Day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首次介紹了人形機器人Tesla Bot,命名爲Optimus(擎天柱)。這款機器人身高5英尺8英寸(約1.72米),體重125英鎊(約56.7千克),搭載特斯拉FSD電腦和Autopilot攝像頭,擁有人類水平雙手。

“它將是友好的。”馬斯克承諾。同時,他表示,這款特斯拉機器人有可能徹底改變公司的流水线和制造業務。

過去一年,馬斯克在公开場合從不吝嗇對這款人形機器人的贊美。他多次表示,人形機器人項目已成爲特斯拉的最新優先事項,甚至從Autopilot和FSD團隊搶走了大量資源。伴隨着時間,“它將擁有比汽車業務更大的潛力。”

時隔一年,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機正式亮相。

“一路走來我們做了很多准備工作,現在我們准備好了。”在發布會开場,馬斯克表示。

不過,他同時坦誠,“優化擎天柱Optimus並證明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公司的目標是盡快制造出有用的人形機器人。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未來有信心生產數百萬台擎天柱Optimus,批量生產後售價可以降低至不到2萬美元,比汽車更便宜。

“Optimus肯定會有會話功能、交談功能,從技術角度講,會進一步升級,還不知道終極目標是什么樣子。”在活動問答環節中,馬斯克表示,此後,隨着生產規模擴大和成本下降,人形機器人的實用性將逐年提升。預計3-5年後,人們可以訂購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

在發表於《中國網信》雜志的文章中,馬斯克寫道:“特斯拉機器人最初的定位是替代人們從事重復枯燥、具有危險性的工作。但遠景目標是讓其服務於千家萬戶,比如做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

擎天柱問世

“在汽車工廠搬運箱子、爲植物澆水、移動金屬杆”,特斯拉通過一段視頻展示了Optimus完成的一些簡單任務。

相比之前的概念版,視頻中的原型機看起來更爲“工業風”,並沒有黑白配色外表塗裝,而是零件完全裸露。同時,它的行走速度也很慢,遠沒有達到去年宣稱的水平。

隨後,特斯拉展示了將投產的人形機器人。

由工作人員推上舞台的這款機器人設計重量爲73公斤,設計基於人體,將具有對話能力,馬斯克希望其行爲方式和人的行爲盡可能接近。同時,它將使用特斯拉設計的組件,包括裝在機器人軀幹上的2.3千瓦時電池組、芯片系統和驅動機器人四肢的執行器等。

汽車的一些技術也被運用到擎天柱上,例如,使用與汽車測試類似的技術來進行擎天柱Optimus的運動和對外部碰撞模擬。

“它還沒有完全准備好走路。但我認爲它會在幾周內行走。”馬斯克說,目前公司已經在特斯拉工廠對人形機器人進行測試。除了投產版,將來還會迭代第二、第三版。

馬斯克對此還有更多的期望。在發布會最後的提問環節,他提到,“我們不希望Optimus成爲電影《終結者》的樣子,我們的機器人不會出現那種情況。我們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到,設計了很多安全保障,本地有停止按鈕,可以終止它的行爲。也有遠程控制,如果它做不好的事,我們可以遠程幹預。”

社交媒體上對Optimus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網友稱:“我們都誤會雷總了,鐵大好歹還能自己走兩步,特斯拉bot出場還找了三個護工”;也有網友認爲,短短8個月,特斯拉就可以研發出獨立運行的原型機,非常不容易。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機器人教授亨利本阿莫爾認爲,馬斯克提出的2萬美元的價格目標是一個“很好的提議”,因爲目前類人機器人的成本約爲10萬美元。

“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如此迅速地達到了這個水平。”約翰遜卡內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教授亞倫約翰遜表示。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馬斯克已經制動了雄心勃勃的計劃,目前正在“招兵买馬”。

特斯拉在一份名爲“運動規劃和導航,特斯拉機器人”的招聘清單中寫道,它計劃“在工廠裏使用數千個人形機器人”。

這份招聘清單還提到:“特斯拉正在大規模制造仿人兩足機器人,以自動化重復而乏味的任務。作爲特斯拉機器人的核心,運動規劃堆棧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可以研究最先進的運動規劃和導航算法,最終將其部署到現實世界的生產過程中。我們的運動規劃軟件工程師正在开發堆棧。最重要的是,您將看到我們工廠內有數以千計的人形機器人被使用。”

AI Day前一天,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這次AI DAY活動的目的是爲了招聘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工程師,所以內容會相當硬核。

發布會上,馬斯克不止一次提到:“我們希望吸引更多人工智能、芯片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加入特斯拉。

人形機器人熱潮

50年前,日本早稻田大學率先解決了人形機器人雙足行走的問題,人形機器人的序幕自此拉开。

與高校的研究成果共同發展,時至今日,從本田發布首款人形機器人AISMO原型機开始,全球多家科技公司已先後發布人形機器人。比如,軟銀發布的Pepper、優必選的Walker系列、小米發布的CyberOne(“鐵大”),以及波士頓動力的Atlas機器人、達闊科技的七仙女小紫等。

而同爲汽車制造商,豐田开發出的人形機器人還能夠完成像打籃球這樣復雜的任務。

產業化方面,優必選Walker機器人則是國內人形機器人邁出商業化嘗試的示範。Walker具備雙手雙足,能像人一樣走路、上下樓梯、走斜坡和不平整地面等。經過四次迭代,優必選Walker已开始在特定的場景下提供專業服務,例如在機場、銀行、企業還有科技館、高端酒店等場景中使用。

進入2022年,在“馬斯克效應”下,市場的熱情被瞬間點燃,人形機器人成爲機器人行業最熱的賽道。在國內,這股熱情在小米先於特斯拉發布原型仿生機器人後達到峰值。

今年8月11日,在其第三次年度演講的最後半小時,雷軍帶來One more thing: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藝名“鐵大”)。

“鐵大”身高177cm,體重52公斤,單手可以垂直抓握3斤重的物體,通過相關聽覺和視覺傳感器,來獲取外界信息,能夠識別六大類共45種人類情緒語音,以及85種環境音。

根據雷軍的介紹,“鐵大”由小米機器人實驗室全棧自研完成,具有高情商、可感知人類情緒,視覺敏銳、可對真實世界三維虛擬重建,“小腦”發達、可實現雙足運動姿態平衡,四肢強健、動力峰值扭矩300Nm等領先能力。

不過,雷軍坦誠,在智能機器人領域,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技術集成度最高、難度也最大,小米還處於剛剛起步的第一階段。目前人形機器人的成本每台高達六、七十萬元,尚無法實現量產。

在幾天後召开的小米財報電話會中,小米總裁王翔表示,人形機器人有很大的發展應用潛力,未來會持續在這個品類和周邊產業投入。

“現在機器人整體的研發成本仍舊比較高,小米還在摸索和突破前端技術,盡管尚未到量產階段,小米探索新產品的同時也在觀察新的產業機會,整體而言這是一個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王翔說。

大公司紛紛入局看中的是商業價值和市場前景。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的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5億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爲63.5%。

民生證券對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價值持高度樂觀態度,其認爲,人形機器人功能全面,與人互動場景多元,有望成爲新的商業入口,商業價值巨大。

不過,對於今日發布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民生證券持保守態度。“人形機器人對智能化水平、通信、執行、傳感等方向的要求非常高,最終較爲理想的人形機器人一定是經過多次迭代,不斷打磨後的產品。”

商業化難題

一年前的特斯拉AI Day上,盡管馬斯克在介紹擎天柱Optimus時用盡贊美之詞,但仍有不少人不买账。有外媒評價它“是一場離奇而精彩的把戲。”特斯拉的投資者、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稱“特斯拉機器人不是投資者想看到的。”英國一位知名機器人工程講師認爲“宣傳通常是誇大的。”

他們的質疑並非沒有道理,在人形機器人的歷史上,因商用失敗而停更的案例不止一例。

2000年,本田推出人形機器人ASIMO,採用純電機驅動,之後十余年迭代升級7次,具備跑、跳、爬樓梯甚至跳舞等功能。同時還可以與人交談,解釋手勢並響應各種命令。但最終,這款人形機器人因成本過高且不夠實用而在2018年停更。

軟銀的Peppe也有相似的命運。2014年面世,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後,Pepper正式宣布停產。原因同樣是:成本過高,使用功能性不足。

根據公开資料,本田ASIMO單台價值250萬美元;Pepper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售價爲人民幣約3萬美元。

當前,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面臨核心技術發展不成熟、產品成本高、應用場景落地難等問題,距離商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 圖表來源:東吳證券

“事實上,目前(優必選)Walker從成本、尺寸、應用上還未達到商用化的水平。”一位接近優必選科技的業內人士說,優必選的產品演示雖然很好,但是精度、重復性是否能做到對應程度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時間調整。

嚴格意義上來說,目前沒有一家人形機器人公司能夠實現商業化。

馬斯克和特斯拉的代表也在發布會上承認,要實現大規模生產低成本機器人的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機器人要實現全部功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特斯拉能達到臨近於商用,例如終端零售價20萬人民幣,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存在,會刺激供應鏈,大幅拉低整個行業成本。

“優必選產品大概賣40萬,假定成本20萬,如果有特斯拉拉動供應鏈、完善解決方案,就能夠做到20萬以內,整個機器人行業有可能出現類似90年代中期PC公司的情況。”業內人士期盼。

相關證券:
  • 特斯拉(TSLA)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擎天柱問世,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夢到了哪一步?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