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18
我在長期維護GX18,每周日在公衆號發布周報。
我用等權方式計算指數變化。
以2020年12月18日爲基准,初始1000點,91周報719.71。
當前權重top5是特斯拉TSLA,ZIP,拼多多PDD,PUBM,DDOG。
關於每支GX18成分股,我都有預期估值,我正在挨個聊,以挖掘它們成長的價值。我會在長期維護迭代這個指數,吐故納新。
關於我在財報跟蹤文裏常用的標的估值表格,我做了一些標注,剩余的數據都有表頭,應該很好理解。
中美指數估值
道指30,標普500,納指100的2022前瞻PE截止本周收盤約是15.66,16.15,21.14。大約比2019年初(疫情爆發、美聯儲放水前一年)高出-10.5%,-9.7%,12%。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的2022前瞻PE截止本周收盤約是8.72,10.05,13.83,17.59。大約比2019年初(疫情爆發、美聯儲放水前一年)高出2.1%,-1.9%,-16%,-19.7%。
*納指100,調整新低,當前高點回撤35%
*科創50回撤率43%,創業板50回撤率38%
*近期明顯感受到蘋果和特斯拉的補跌,迫使納指Q3財報前就調整新低了!
*假如保持現價到2023年初,基本上是上個加息周期的估值水平新低
中概互聯30
本周中概互聯30當前的(3年加權)PE約16.09,此前最低曾經跌至13.5x。A股場內跟蹤的ETF有159605,159607。
"2022年中概股的業績會經歷明顯的低谷,已經進一步確認。2022的前瞻PE大概會升到40x以上,(阿裏巴巴Q2後PE已經升到40+了)但是如果用22Q2的前後1.5年(總3年)加權平均的話,當前的動態20x不到的市盈率仍然是比較貼近事實的!"
截止本周收盤權重如下:
騰訊調整新低,阿裏接近前低,美團人在家中坐,王座天上來。美團目前中概權重第一!
跟蹤的中概互聯恆生科技的Q1財報:
夜報|小米22Q1財報跟蹤,業績符合預期
夜報|JD京東22Q1財報跟蹤,比預期要好!
夜報|騰訊22Q1財報跟蹤,財報有夠差
夜報|PDD拼多多22Q1財報跟蹤,業績超預期
夜報|BABA阿裏巴巴22Q1財報跟蹤,小超預期,靜待Q2業績底
夜報|快手22Q1財報跟蹤,業績略超預期,經營水平明顯提升
夜報|BIDU百度22Q1財報跟蹤,300億現金500億市值
美團22Q1財報跟蹤,業績超預期,年內最高看240
Q1目前我認爲超出預期的是拼多多/美團,略優於預期的是京東/快手/百度,遜於預期的是騰訊,而小米/阿裏巴巴符合預期。
跟蹤的中概互聯恆生科技的Q2財報:
BABA阿裏巴巴22Q2財報跟蹤,Q2業績底初現曙光
00700騰訊22Q2財報跟蹤,調整新低,有底沒底?
PDD拼多多22Q2財報跟蹤,增長大超預期,提升盈利預期!
快手22Q2財報跟蹤,增長跑贏中國互聯網大盤,6开頭進入低估區間
小米22Q2財報跟蹤,增長跑贏中國互聯網科技大盤,2022估值高於蘋果
持續更新...
Q2目前我認爲優於預期的是拼多多,略優於預期的是騰訊,快手/小米/阿裏巴巴符合預期。持續更新...
阿裏和騰訊不約而同都在Q2財報中透露了Q3業績回暖的跡象。也許2023年會是業績增長靚麗的一年。
騰訊控股:
股王騰訊因爲連續兩個季度財報拉垮,我覺得Q4之前420會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這就會壓制所有的中概互聯和恆生科技ETF走勢。
盡管我認爲騰訊Q4前過不了420,但是300附近在此後的任意時段內都頗有吸引力,是低吸機會。
阿裏巴巴:
阿裏巴巴率先發布了第二自然季度的財報。
阿裏巴巴過去3年的利潤巔峰是1400億人民幣出頭,目前的主流預期是在未來的21個月內,阿裏巴巴有望脫出舊的樊籠。屆時,如果給20xPE ,大約接近3萬億人民幣,對應美股股價167。
這應該就是未來21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的阿裏股價天花板了。
ETF網格
此前發布的中概網格策略:中概互聯的網格交易策略
我擴大過網格範圍,但是仍然將格子範圍圈定在了PE20x下方。這個20x的PE,大約是2022年中的前18個月以及後18個月的加權平均。2022年中概互聯網公司業績普遍下滑,預計2022年內PE會升到40x上方。
10月初,中概ETF重新來到了下半區。我准備开始重新打網格交易。
到時候可能會擴大網格。
目前點位的中概30估值水平接近於標普500,低於納斯達克100。
貼一張標普500網格標作參考:
人民幣下跌,標普500場內ETF沒有咋跌,但是PE下來不少,畢竟是人民幣計價美元資產。
如果未來人民幣和美股重新回升,A股的場內ETF就會抵消反彈。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股大觀|92周報,美股新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