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32款機器人商用!助力大灣區建築業轉型,碧桂園向“雙碳”目標邁進 | 崛起!大灣區新勢能
1年前

截至今年9月,碧桂園旗下子公司博智林已有32款建築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機器人建房子”的建築行業變革持續進行中

《投資時報》記者  呂貢

高科技與智能制造,已成爲越來越多傳統建築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隨着人口紅利逐漸退去,處於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傳統建築業,正面臨諸多挑战。一方面,傳統的生產方式粗放、科技含量偏低、技術創新滯後,導致生產效率普遍較低;另一方面,傳統建築業還存在產品性能欠佳、資源浪費巨大、安全問題突出、碳排放量持續處於高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

如今,“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爲全球共識,中國已向世界鄭重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有此背景助力,疊加產業數字化時代與科技迅猛發展的推動,傳統建築業亟需通過科創賦能,進行一場深刻變革,從而找到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

這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一直走在科技創新的前沿,並已取得不小的成績。據近日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報告(2022)》(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廣東省高校科研院所通過技術开發、咨詢、服務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超75億元,位列全國第三;通過轉讓、許可、作價投資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超10億元,位列全國第六。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科技企業專利开放許可超2073件,佔全省近九成;成果轉化載體方面,廣東孵化器達1111家、衆創空間達1076家,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正是這樣一塊持續鼓勵科技進步、產業开發達到新高度的土壤,持續吸引着希望通過科創實現轉型升級的傳統行業企業。作爲一家以房地產爲主業、積極向高科技、智能化邁進的企業,碧桂園也不例外。

近年來與大灣區相互賦能,該公司在科技成果方面收獲累累。2018年7月,碧桂園成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博智林)。截至今年9月,博智林已有32款建築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蓋30個省份超600個項目;累計交付超1600台,累計應用施工超1000萬平方米。

目前,碧桂園同行業大背景、政策大環境步調一致,積極推進機器人建房的試點工程,探索“拆解一棟樓”的應用試驗,希望通過科學鋪排施工工序讓建築機器人像流水线生產一樣施工作業,從而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力。

政策利好  智能建造迎風口

作爲建築大國,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市場,建築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不過當下,傳統建築業發展受多重因素制約,如用工老齡化問題凸顯,用工成本上升,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加劇。爲提高人效、降低成本、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和推進智能化蓋樓方式已成爲建築業的必然選擇。在既有現代化技術體系中,最有可能承擔起建築業革新重任的舉措之一,便是機器人技術應用和智能建造體系搭建,這一舉措也得到了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近年來,國家及相關部委先後頒發多個指導性文件,加速建築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

在2020年和2021年兩年裏,相關部門先後印發關於推動智能建造、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以及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的文件,指出要大力發展建築工業化,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進而形成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並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明確在上海、重慶、佛山、深圳的7個項目开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碧桂園佛山順德鳳桐花園項目即位列其中。

進入2022年後,相關部門亦出台政策表示,將積極推進建築機器人在生產、施工、維保等環節的典型應用,重點推進與裝配式建築相配套的建築機器人應用,輔助和替代“危、繁、髒、重”施工作業;同時還徵集遴選部分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試點,爲全面推進建築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可以預見,在上述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建築機器人與智能建造未來有望迎來可持續的發展機遇。

工信部關於建築領域機器人應用優秀場景公示名單

信息來源:工信部官網

與大灣區相互賦能  共推科技成果轉化

利好政策接連出台,科研方面持續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由此,科技成果的轉化也日漸成爲“剛需”。一直走在科創前沿的粵港澳大灣區,敏銳捕捉到了這一點。

近年來,爲助力越來越多科技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大灣區付出了不少“心血”。

一方面,制定一系列鼓勵政策。如廣州科技成果轉化淨收入70%以上可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團隊),並通過給予住房、發放補貼等措施引進創新人才;另一方面,組建全新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聯合體,搭建科技企業孵化器、衆創空間等孵化載體。與此同時,這片土壤上還湧現出一批新興技術轉移機構,如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華南技術轉移中心等,它們都在不斷探索技術轉移服務模式。

得益於大環境的政策鼓勵與措施推動,碧桂園近年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开啓的一系列智能建造試點項目,也收獲頗豐。其中,作爲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試點的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表現尤爲出色。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該項目位於佛山順德機器人谷,總建築面積13余萬平方米,开展了建築機器人應用的多項試點,包括首次完成機器人參與建設示範區、首次建立機器人調度中心、首次跑通修整類機器人多機聯合施工模式等,實現了少人化或無人化施工作業,產品和技術的先進性在工地實際應用中得到充分驗證。

2021年7月28日,該項目“測量機器人和智能測量工具”“施工機器人和智能工程機械設備”兩項經驗做法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批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時至2022年1月底,該項目已累計進場機器人35款70余台。

除此之外,碧桂園博智林還开展了多個智能建造項目。如2021年5月,在新建廣州白雲站綜合交通樞紐的施工現場,博智林完成的首次面向外部單位中鐵建工廣州白雲站項目的混凝土產品线機器人施工應用,項目期間,現場勞務工人實現了一人操控智能隨動式布料機進行布料作業,操作輕松、節省人工。

同年10月,博智林的室內噴塗機器人進駐深圳瑞和建築佛山項目,在佛山完成的一次樣板間乳膠漆噴塗作業。相較傳統人工模式,室內噴塗機器人的最大綜合工效可達到150/h,約爲人工輥塗的4倍;而自動作業覆蓋率可達90%至100%。兩個月後,博智林又在碧桂園汕頭金平項目首次完成“BIM+FMS+WMS+建築機器人”多機施工系統的驗收,共有8款施工機器人、6款運輸及上料機器人、5款集中工作站开展多機協同裝修施工作業。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堯學教授曾表示:“碧桂園集團旗下博智林通過BIM數字化、建築機器人、新型建築工業化等技術創新,在多個復雜的施工場景上成功實現多機協同施工,在國內智能建造領域屬於首創,對中國乃至世界建築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成立至今,博智林借助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的科研土壤,充分發揮自身科研優勢和研發資源,推進多元人才孵化生態,提供集研發試驗、生產應用於一體的多樣化科研交流機會;同時聯合打造創新合作,如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开展香港科技大學—博智林聯合研究院等產學研一體化合作。

碧桂園博智林地坪漆塗敷機器人。

助力建築行業轉型  向“雙碳”目標邁進

除了助力企業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廣東省近日還印發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其明確提出,爲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要鼓勵和支持行業、企業應用先進適用的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推進規模化減碳技術示範和產業化,在新能源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實施一批先進科技成果應用示範項目;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綠色技術銀行等服務平台建設。

同時,上述《意見》還強調,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共建綠色低碳灣區。

數據顯示,全國建築行業上下遊加起來的碳排放量,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比重超過50%。由此可見,對於傳統建築業而言,推廣綠色建造方式、开展綠色建造示範工程創建行動、探索綠色建造產業鏈等,無疑成爲該行業未來轉型升級、將上述《意見》落實到具體發展中,保持綠色、高質量和可持續狀態的必經之路。

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陸續踏上了這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如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採用研發建築機器人的方式,高質量、穩定施工,以及數字化、智能化工地管理,提高了作業效率,大幅減少了施工返工率。在效率提升的同時,該公司還通過科學的材料算量系統,減少建築材料浪費,降低工業污染排放及碳排放量。

那么,博智林自研的BIM系統和WMS系統是怎樣實現上述目標的?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BIM材料算量系統通過計算使建築材料算量可視化、數據化,將施工計劃與材料用量相關聯;而WMS系統則能實現物流類機器人全自動調度、智能電梯自動控制、物料消耗的精確管理與數據化監控,對工地物料消耗的管理可以精確到任一樓棟、樓層、戶型,使用了多少塗料、多少塊瓷磚。在工序執行的全過程中,WMS會全程實時監控物料的出庫、運輸和數據反饋,使物料數據與BIM協同平台作出的計劃相匹配,從而實現智慧工地物料系統閉環。

此外,博智林自研的建築流動制磚車同樣值得一提。該制磚車能夠提供建築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一站式解決方案,將建築垃圾直接轉化爲園林路面磚、植草磚、盲道磚、各種實心混凝土磚等再建材制品,即產即銷、變廢爲寶。目前,該制磚車已在住建部辦公廳首批智能建造試點項目鳳桐花園累計消納建築垃圾450噸,生產路面彩磚(230*115*60mm)超過20萬塊。

發展至今,碧桂園博智林已在智能建造方面取得亮眼的成績。未來,該公司將繼續圍繞智能建造、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與社會各界开展在應用型科研項目上的深度合作。在核心技術的研究上,公司將積極協調促進研究成果轉化與落地,並引進更多高科技人才,以激發公司的創新活力。

碧桂園博智林卷揚式外牆乳膠漆噴塗機器人。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已有32款機器人商用!助力大灣區建築業轉型,碧桂園向“雙碳”目標邁進 | 崛起!大灣區新勢能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