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0億回購76次!騰訊拐點將至?
1年前

段永平又出手了。

“又买了一點,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投資大佬段永平又一次加倉騰訊。這已經是段永平今年以來第六次加倉騰訊了,此前他在2月、3月、4月、8月、10月先後5次买入騰訊。

在股價表現上,去年以來騰訊的股價一路下跌,今年已經累計下跌53.23%。就騰訊自身而言,該公司今年以來已回購76次,斥資245億港元遠超往年,且還在10月中旬加大了回購力度,單日回購金額從3億港元左右提升達到6億港元。

消息面上,10月24日,針對市場傳聞的“中國移動收購騰訊部分股權,實現騰訊部分國有化”一事,騰訊方面回應券商中國記者稱,該消息不實。

段永平年內六次加倉騰訊

10月25日,在市場震蕩之下,騰訊控股低开後小幅震蕩,一度跌破200港元關口,向下觸及198.6港元,創2017年3月以來新低,不過,收盤翻紅,收於206.4港元/股,上漲0.1%。

10月25日,知名投資人段永平通過其雪球账號“大道無形我有型”透露,再次买入騰訊控股在美國掛牌的ADR。

“又买了一點,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段永平在雪球發帖稱,並用“看看蘋果就明白了”來回復其他投資者的互動。

實際上,這已經是段永平今年以來第六次“抄底”騰訊。

回顧以往,最近一次买入騰訊是10月13日,段永平表示,买入了美國掛牌的騰訊ADR(美國存托憑證)價格爲32.05美元,合計买入10萬股,耗資約3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94萬元)。

今年2月28日,段永平發帖稱,“(騰訊)低過我上次买的價錢了,那明天再买點”。

今年4月下旬,段永平發帖表示,剛以42.71美元买入騰訊控股(ADR),並還表示“分紅的錢終於花掉了”。

今年8月1日,段永平在雪球账號上透露以37.37美元的價格再买了10萬股騰訊控股ADR。若以此計算,耗資373.7萬美元(約合2530萬人民幣)。此外他還表示,如果騰訊ADR跌至30美元以下,將會再多买一些。

不過,在今年8月,段永平透露其對騰訊持倉位不高,“目前還不到1%,還不算實質性投入”。

行情數據顯示,騰訊控股自去年以來總體處於下跌態勢,2021年2月18日騰訊控股股價曾高達758.9港元,截至10月26日收盤價格爲206.4港元/股,累計跌幅超七成,騰訊控股的ADR也大幅下跌,最新騰訊ADR報價25.68美元,這意味着,段永平大概率浮虧。

對於騰訊,段永平在今年8月曾闡釋過看法,“騰訊對我來說確定性確實比蘋果小不少,這也是現階段一直下不了大決心多买的原因。蘋果下來的時候我完全不用下決心就能下买單。不過,騰訊對我而言依然是非賣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好的公司不容易。我猜未來幾年內我還會有機會進一步加倉騰訊的,目前確實還是有些事情沒想清楚。”

騰訊今年已回購76次

今年對於騰訊來說,除了應對業績下滑的壓力,還有來自股東減持帶來的股價下跌挑战。

今年上半騰訊總收入爲2695億元,同比下降1%。按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爲537億元,同比下降20%。

此前的6月27日,騰訊控股公告稱,主要股東Prosus(由Naspers擁有大多數股權及本公司控股股東)及Naspers宣布,將开啓一項長期、开放式回購計劃,用以提高每股資產淨值,回購資金將通過Naspers集團有序小幅出售騰訊公司股票獲得。Naspers預計,每天出售的騰訊股份數目平均不會超過騰訊日平均成交量的3%-5%。

爲了提振信心,騰訊今年以來進行了遠超往年的回購,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以來,維持了較高的回購力度。

根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10月14日,騰訊今年以來累計回購了76次,合計回購耗資金額達到245億港元,遠超2021年全年的回購規模。其中,6月28日至今已累計回購51筆,期間平均耗資約3.5億港元,單日回購金額由初期的3億港元,提升至3.5億港元,而10月中旬三個交易日(10月12日、13日和14日)單日回購金額均提高到6億港元以上。

國海證券分析認爲,騰訊回購計劃是回饋股東、提振市場信心的有效方式。從歷史來看,股票回購大幅增加可能是中期市場底部的一個有效且實用的領先指標,考慮到目前互聯網平台公司估值大都處於歷史低位,看好政策回暖、後續疫情和宏觀邊際改善後公司的業績提振,以及中長期增長潛力。

相關證券:
  • 天弘恆生科技指數(QDII)C(012349)
  • 騰訊控股(00700)
  • 天弘新華滬港深新興消費品牌指數C(013889)
  • 阿裏巴巴-SW(09988)
  • 美團-W(03690)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超200億回購76次!騰訊拐點將至?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5570.html